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有些事,“快不来”

2014-11-24 09:19:00 中国煤炭报   作者: 王丽丽  

煤炭行业的一位前辈曾说过一件事。某大型煤炭企业在一个大都市边上拥有一片山林,那里空气清新,风景秀丽。这位前辈建议该企业以此为基础,认真发展旅游业,将其打造成休闲度假胜地。这事后来没做成,原因是该企业领导积极性不高,倒不是说市场前景不好,而是嫌投资见效太慢。

那时煤炭行业效益好,投资办个煤矿,投产即能见效。旅游业不一样,就算景区位置和市场没问题,景区开发出来了,仍需要较长时间的宣传、改善和积攒人气。把一个景区培育成熟,比让一个现代化矿井达产,要慢得多。

山西介休的绵山风景区是煤炭资本进军旅游业的成功范例。其开发商三佳煤化集团是一家民营煤焦企业,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大规模投资绵山的开发,景区2000年全面开放。但投资并非就此结束,一支200多人组成的宣传促销队伍遍及山西省内外,另一支200多人组成的绿化队伍常年在山上植树种草。有报道称,十几年间,三佳煤化集团在绵山投资达20多亿元,金额之大是他们远未预料到的。

经历了十多年的精心打磨,绵山风景区2013年成为山西省第四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如今,景区内14大游览区、360余个景点的格局基本形成,游客接待量在山西省名列前茅。

这算是一个“付出终见回报”的励志故事吧,只是回报来得比较慢。三佳煤化集团的一位领导说过,发展旅游业,做的很多事当时看不出效果,显现可能是几年之后,甚至更晚。

仔细想想,天底下的很多事都是“快不来”的,哪有那么多今天投资明天见效的好事?当下,无论是个人成长、企业发展,还是社会进步,人们普遍过于焦急,总是希望三五年内有个结果。可旅游业偏是磨人性子的产业。

对于很多煤炭企业来说,寻找接续资源和产业是绕不过的话题,早晚都要面对。只要方向是对的,选准了产业,别嫌它发展慢,有些事“快不来”,要不怎么叫“好事多磨”呢?




责任编辑: 张磊

标签:煤炭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