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笔者从鹤煤公司了解到,2015年,鹤煤公司坚持科技兴企,强力推行科技创新,积极推行科技成果转换,在逆势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激发内生力,助推企业增效、发展。2015年,共收购各项技术成果576项,组织申报了3项河南省科技进步奖、3项中煤协会科技进步奖,获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8项。其中,推广应用新技术109项、技术革新122项,4项成果通过了河南省科技厅的科技成果鉴定,2项获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科技进步奖,创经济效益1.25亿元。这些新技术项目在矿井生产中的推广应用为解决煤矿安全生产中的重大、重点技术难题、提质增效保生存和企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完善科技创新机制,激发积极性。鹤煤公司不断完善自主创新体系和激励机制,激发全员创新积极性,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
2015年,该公司结合实际建立健全了科技创新管理体系,制定了“科技创新奖励资金”、“科技市场管理”和“科技市场验收”等管理制度和奖励办法。先后印发了《鹤煤公司科技市场考核验收办法》、《鹤煤公司科技市场管理办法》、《鹤煤公司科技成果奖励办法》、《鹤煤公司科技创新项目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和奖励机制。积极进行科技成果鉴定并申报各种科研成果。其中,鹤煤十矿与河南理工大学共同完成的“深部岩巷围岩变形规律及其控制技术研究”项目经过了河南省科技厅的科技成果鉴定,技术水平国内领先。该项目根据松动圈范围和巷道变形控制技术分析,提出了有效控制巷道围岩变形破坏的措施,并设计了锚杆注浆和增强型U型钢联合支护方案。通过推广应用,极大地提升了煤矿巷道施工速度、安全管理等指标,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鹤煤中泰矿业完成的《中泰矿业赵荒风井井筒损坏原因分析与加固处理技术研究》项目,通过了河南省科技厅的科技成果鉴定,并且在国内具有较高先进的支护技术水平,在同行业矿井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该项目通过赵荒风井加固,使矿井正常恢复生产,为矿井挽回经济损失,达到施工工期短、维修成本低和延长井筒使用年限的目,有效的增强井壁支护强度及井壁后围岩自身承载能力,为矿井挽回经济损失3077.85万元。
运用科技项目,解决安全生产难题,提升瓦斯治理水平。鹤煤公司紧紧围绕矿井瓦斯区域治理的重点和难点,强力推进科技创新,依靠科技创新打破制约区域瓦斯治理的瓶颈。全面推广应用水力冲孔卸压增透措施。鹤煤公司目前所有底板岩石抽采巷采用穿层钻孔预抽煤巷条带和回采区域消突的,都采用了水力冲孔卸压增透措施,通过采取措施,严重突出区域煤巷单进由以前的20米左右提高至目前的50余米。鹤煤三矿通过对三水平北大巷、四水平南翼第一辅助回风巷进行水力冲孔,北大巷带抽浓度最高97%,钻场总测浓度57%。
大力推广新项目在矿井的应用,提升转化能力,提高效率。鹤煤公司积极推广科技创新成果和科研新项目在矿井中应用,有效促进了矿井的安全高效发展。鹤煤九矿对ZJZY-1型钻机助移装置进行分析、研究,将钻机整体式底盘改为分体式底盘,缩小钻机助移装置的体积和重量,使运输、安装时间由原来的48小时缩短为16个小时,操作人员由4人减少到2人,降低了成本和劳动强度。
同时,加强科技创新市场化运作和管理,促进科技研发、成果推广应用及产业化。该公司制定“科技市场管理”办法,坚持“放开、搞活、扶植、引导”的方针,统一管理,分级实施,实行“五位一体”的运作管理模式,即分别按照“科技项目管控体系、科技成果评价体系、科技成果收购体系、科技成果推广体系、推广成果验收结算体系”逐级实施、分步运作,制定了《鹤煤公司科技创新市场考核验收办法》,设立了科技市场和“五小”成果奖励基金,积极构建科技创新成果和技术经验交流平台,促进科技市场化运作科学规范,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矿井的安全生产,提升了科技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