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为响应广东的电力体制改革,惠州政府常抓不懈,目前为止工业用电量居于珠三角工业用电量之首,产业用电量也持续增长,经济运行平稳较快的发展,为惠州带来了实际的经济效益,到底是什么让惠州有如此好的发展呢?又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呢?
前三季度,惠州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8%,高出全国和全省1.1和0.5个百分点。25日,全市前三季度经济形势分析暨重点项目建设推进会举行。前三季度惠州经济运行继续保持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良好势头,但也面临着严峻形势。
惠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奕威主持会议并讲话,强调要增强信心、强化协调、提高效率、狠抓落实,努力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以优异成绩向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献礼。麦教猛、陈训廷、黄雁行、陈仕其等市四套班子主要领导等参加会议。
运行亮点
1.创新动力增强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近一倍
陈奕威在讲话中指出,在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前三季度惠州经济工作亮点很多,经济运行继续保持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良好势头,增速平稳、结构优化、动力增强、效益提升,成绩来之不易。
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惠州经济发展的创新动力不断增强,全市180家企业通过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审核(尚未公示认定),新获认定省级新型研发机构3家,主营业务收入5亿元以上工业企业设立研发机构比例达76%。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分别增长59.4%、95.8%(1—8月份数据)。技改投资完成334.8亿元,增长18.4%。
特别是前三季度,惠州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58.7%和41.6%,结构进一步优化。
碧桂园创新小镇、中关村科技小镇、华大基因惠州基地等一批项目签约落户潼湖生态智慧区,珠三角(惠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韩(惠州)产业园规划建设有序推进,惠州“六区联动、政策叠加”优势将进一步彰显。
2.工业生产回升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34%
前三季度,惠州部分先行指标向好。前三季度工业用电量增长8.7%,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增幅高于全省5.4个百分点,居全省第2位、珠三角首位。企业信贷需求保持稳定,截至9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3126.5亿元,增长16.3%,不良贷款比年初下降0.47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降幅收窄4.9个百分点。
惠州工业生产企稳回升,1—8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33.9%,增速高于全省高17.8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个数415家,比2015年同期减少82家,从这些指标说明惠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营情况逐渐好转,工业经济效益进一步巩固提升。
工业生产的企稳回升得益于惠州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在不断激发市场活力。据市委副书记、市长麦教猛介绍,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去降补”成效明显,为企业减负约85亿元,各类市场主体活力进一步激发。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5.2万户,增长13.7%。民间投资927.3亿元,增长16.4%,占全市投资的67.1%。
3.消费较快增长深圳限购惠州汽车销售猛增30%
前三季度,惠州市场消费较快增长,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1%,增幅比一季度(10.8%)上升1.3个百分点,与上半年(12.2%)基本持平。大宗商品如汽车销售受深圳等地限购影响,出现30%以上的增长率。
房地产市场保续热度,全市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1232.2万平方米,增长42.7%,商品房销售金额938.8亿元,增长78.5%;二手房销售面积324万平方米,增长57%。
此外,省十件民生实事涉及惠州“十件民生事实”顺利推进,1—9月全市十件民生实事支出27.9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84%;全市民生类支出完成241.1亿元,增长9.9%。
形势分析
项目投产基建加速有利因素正在增加
惠州前三季度经济运行中有不少亮点,但同时经济发展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比如经济增速不够理想,企业结构不够合理,项目建设进度偏慢,外贸进出口形势严峻等。
对于接下来的工作,虽有不少不利因素,但有利因素正在增加。信利一期进入量产,欣旺达、伯恩光学永湖、三和两个基地已进入试产阶段,中海炼化二期项目也将于明年建成投产,这些产业项目的投资将为惠州第四季度特别是明后两年发展提供强大发展动力和后劲。
目前惠州全市214项市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454.9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77.1%,列入省的66项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03.9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84%,居全省第4位,珠三角第3位。特别是赣深、广汕两条高铁将全面启动建设,武深、潮莞、从莞三条高速公路将进入投资高峰期,市区四环路等一批PPP市政项目全面动工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将迎来高速增长的“黄金期”。
陈奕威表示,全市各级各部门既要看到严峻形势,增强危机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又要看到有利因素有所增加、不利因素有所转化,特别是一批大项目今明两年投产积蓄了发展势能,进一步增强信心、强化协调、提高效率、狠抓落实,决胜第四季度,全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
第四季度如何发力?
发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减负85亿元基础上再减负
“大家都喜欢看篮球比赛,第三节输了,不等于整场球输了,第四季要加倍努力,甚至第四节往往会迎来爆发。”陈奕威强调,要深入贯彻省委研究前三季度全省经济形势专题会议和全省前三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精神,全力推动经济工作的落实;要突出重点,解决问题,全力以赴完成全年目标任务;要提高效率,落实责任,不断提高经济工作水平;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科学谋划明年工作。
在陈奕威看来,要全力以赴推进六个方面的重点工作,首先是全力以赴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完成好“三去一降一补”任务。麦教猛说,要坚持问题导向,坚定不移地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重点,主动作为,为企业扩大生产、开拓市场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
惠州将不折不扣落实中央、省、市各项扶持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深入实施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办法,在前三季度减负85亿元的基础上,进一步为企业减轻负担。同时将深化投融资项目审批制度、“一门式”“一网式”政府服务改革和网上办事大厅建设,激发民间创业投资潜力。
提高消费水平
将办云博会等多个展会
年终岁末往往是销售旺季。惠州将办一系列展会活动,在促进外贸稳增长方面,惠州将办好“惠货全球行”印度孟买展览会,支持企业参加境内外重点展会,巩固扩大十大贸易合作国家(地区)的进出口份额,开拓发展贸易合作新伙伴。
11月1日,第五届云博会即将开幕,12月惠州还将举办云栖大会,此外还有车展、房展、旅游文化节等展会活动,扩大市场有效需求。除了线下展会,还有线上促销活动。惠州将深入实施“十大扩消费行动”,利用岁末年终消费旺季,精心策划好“双11”“双12”购物节等网上促销活动,继续巩固汽车等大宗消费,大力促进健康养生等新兴消费,带动消费需求增长。
发展实体经济
推动“小升规”和“个转企”
经济发展还是要靠实体经济来推动,陈奕威说,全力以赴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着力加快民营经济发展,下大力气做好“小升规”“个转企”工作,把更多资金投向实体经济。当前不少中小微企业面临着融资难题,惠州将推动银行贷款向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倾斜。
惠州将切实加大对实体经济扶持力度,落实企业帮扶政策,提高服务企业水平,特别是惠州将深化“企业服务月”活动,建立企业问题台账,针对企业融资、用电、用工、用地等困难,加强调度安排,搞好统筹协调,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全力促进企业满负荷生产、正常高速运转。
惠州还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促进实体经济发展。麦教猛称,将全力抓技改促工业生产,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企业,推进产业转移工业园扩能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