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电力
  • 综合
  • 电力体制改革大风起 江西电力市场准备好了吗?

电力体制改革大风起 江西电力市场准备好了吗?

2016-12-15 10:41:43 北极星输配电网

电力体制改革大风起,2016年11月1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同意江西省开展售电侧改革试点,在复函中提到江西省售电侧改革试点方案中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成立售电公司,从事售电业务;鼓励供水、供气、供热等公共服务行业和节能服务公司从事售电业务;允许符合条件的开发区(工业园区)成立售电公司;允许拥有分布式电源的用户或微网系统参与电力交易;允许符合条件的发电企业投资和组建售电主体进入售电市场,从事售电业务。本次北极星输配电小编带您去江西电力市场看一看,江西电力体制改革风潮下的售电公司将如何下手。

江西电网概况

2014年和2015年配电网投资分别为64亿元和81亿元,占电网总投资的60%以上;2015年江西农网改造升级投资41.5亿元,完成农村低电压治理35.06万户。江西将通过特高压交流联通湖南、湖北、浙江、福建等周边省份电网,通过特高压直流线路与西南大水电直联,构建既能输入又能输出的区域性枢纽电网。根据“十三五”电网规划,未来5年江西将建设6条特高压交流线路、2条直流线路。

2015年,江西省发、用电均保持较快增长,全社会用电增速同比增长6.75%,增幅列全国第三(注:新疆区统计口径不一致,排序时暂未考虑);发电量同比增长12.06%,增速列全国第四。购入电量累计104.22亿千瓦时,同比下降26.45%,其中:12月份购入电量8.03亿千瓦时,平均购入电力107.87万千瓦,同比下降38.64%。全社会用电量累计1087.2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75%;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10.51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36%;第二产业用电量747.7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01%;第三产业用电量144.6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05%;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84.4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1%。

江西电力交易时间轴

2013年,江西省组织发电企业与赛维公司开展交易,合计交易电量3.30亿千瓦时,电厂交易平均电价为407.2元/千千瓦时。

2014年1月9日,江西省能源局印发《江西省2014年度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试点实施方案》,规定2014年电力直接交易试点规模总量(用电量)初步安排20亿千瓦时,电力用户年度交易电量原则上不低于5000万千瓦时,不高于2亿千瓦时且不高于上一年度用电量(不含自发自用电量)的60%;发电企业年度累计交易规模不高于5亿千瓦时,其设备利用小时数(含交易、代发、外送等电量)原则上不高于5600小时。参与直接交易的发电企业,可与多个电力用户进行交易;电力用户只能与一家发电企业进行直接交易。

2014年11月28日,江西省发展改革委印发《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办法(试行)》,参与直接交易的发电企业机组年度发电利用小时数原则上不超过5600小时,单个电力用户交易电量暂定不超过5亿千瓦时;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依据年度实施方案进行存量或增量交易。并探索投产3年以上的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进行增量交易,探索用电量在5亿千瓦时以内的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进行全电量交易。江锂、新钢、江铜、方大特钢等7家用电大户成为江西省首批试点用电企业,“直购电”交易规模约15亿千瓦时。

2015年2月,江西省能源局公示了2015年电力直接交易资格名单,有11家发电企业和26家用电企业入围,2015年江西省电力直接交易的规模初定为25亿千瓦时。

2015年完成大用户直接交易电量25.2亿千瓦时,2016年电力直接交易电量计划达37.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7.6%。

2015年11月3日,江西省能源局发布关于做好2016年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工作的通知。2016年1月,江西获得电力直接交易资格的用电企业34家、发电企业12家。

2016年1~10月,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全口径售电量完成794.817亿千瓦时,增速达10.82%。

江西售电侧改革的主要目标

继续开放社会资本、放开试点地区增量配网、建立保底供电服务制度、完善电力交易机制和管理、创新能源综合管理体制、加强对电力市场的监管。

按照“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体制架构,结合输配电价改革和电力市场建设,有序向社会资本开放售电业务,未来三到五年年全部放开除公益性调节性以外的发用电计划,允许符合条件的各类市场主体成立售电公司。

先对几个主要的城市进行试运行,如南昌、上饶、赣州、宜春、九江等地区选择符合试点条件且积极性较高的区域开展售电侧改革试点,有序向社会资本开放售电业务和增量配电业务,多途径培育售电侧市场竞争主体,提升售电服务质量和用户用能水平,总结经验后逐步推广到全省。鼓励供水、供气、供热等公共服务行业和节能服务公司从事售电业务。允许符合条件的开发区(工业园区)成立售电公司,允许拥有分布式电源的用户或微网系统参与电力交易,允许符合条件的发电企业投资和组建售电主体进入售电市场,从事售电业务。

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运营增量配电网,组建拥有配电网运营权的售电公司,无歧视地向区域内售电公司和用户开放,并提供保底供电服务。创新能源综合管理服务机制,探索差异化售电模式,构建电、热、冷、汽等能源一体化服务体系,为用户提供智能综合能源服务,进一步提高能源服务质量和水平。

江西电力交易中心

2016年5月31日上午,江西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成立大会暨揭牌仪式在南昌举行。江西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在业务上与电网企业其他业务分开,在财务上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在运营上按照政府批准的章程和市场规则提供交易服务,将有力促进江西电力市场化改革进程,持续有效释放改革红利。

江西的电力交易中心并不是以盈利为目的的,江西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是江西省电力市场业务的组织实施机构,其日常运营不受电网企业干预,受江西省电力市场管理委员会的管理和各市场主体的监督。在华中能源监管局和省级能源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的业务指导和监管下,依照政府批准的章程和规则为市场主体提供规范、公开、透明的电力交易服务,履行电力市场交易管理职能,负责全省电力市场交易组织,并提供结算依据和相关服务。所有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的用户必须严格遵守市场交易机制,用户一旦进入交易市场后,如果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严重违反交易规则和破产倒闭的须强制退出市场,列入黑名单,不得再进入市场。

江西电力交易中心的主要职责

1.拟定交易规则。根据国家电力体制改革要求和江西省电力市场发展目标,逐步完善江西省电力市场体系,健全市场交易品种,编制市场准入、市场注册、市场交易、交易合同、交易结算、信息披露等规则,起草市场建设方案、实施细则等文件,经政府主管部门和监管机构批准后组织实施。

2.交易平台建设和运维。逐步提高交易平台自动化、信息化水平,根据市场交易实际需要,规划和建设功能健全、运行可靠的电力交易技术支持系统。加强技术支持系统的运行管理,支撑市场主体接入和各类交易的开展。

3.市场成员管理。根据发电企业、售电企业和电力用户准入目录,受理进入目录企业自愿提交的入市申请,对入市申请进行审核,与符合准入条件的市场成员签订入市协议及交易平台使用协议,管理市场成员注册信息和档案材料。根据授权,监管市场成员在市场中的行为,对违反市场规则或达到退出条件的,按照规定实施处罚或清退。

4.交易组织。发布交易信息及交易公告,完成交易组织准备,并按照交易规则,通过交易平台组织市场交易,发布交易结果。

5.交易执行及认定。根据各类交易合同编制交易计划,告知市场成员,并提交调度机构执行。跟踪交易计划执行情况,确保交易合同和优先发用电权合同得到有效执行。根据授权,对交易执行结果及偏差责任进行认定,为交易结算提供依据。

6.交易结算。根据交易执行结果和偏差责任认定,按照结算规则出具电量电费、辅助服务费及输电服务费等结算凭证。组建初期,在江西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出具结算凭证的基础上,电网企业提供电费结算服务的方式不变。条件成熟后,探索建立第三方支付平台等多种交易结算方式。

7.信息披露。按照信息披露规则,在交易前、交易后,及时汇总、整理、分析和发布电力交易相关数据及信息。

8.市场服务。为省内发电企业、售电企业和电力用户等电力市场主体提供政策咨询、教育培训、参与交易、投诉管理、电话热线等服务,确保市场主体参与交易过程中接受便捷、高效、优质的服务。

9.承办江西省电力市场管理委员会交办的其他事项;承办政府主管部门交办的其他事项。

2016年6月初,江西省发改委印发了《江西省电力交易中心组建和规范运行方案(试行)》。

江西电力市场主体准入与退出

(一)售电公司准入条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完成工商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经营范围包含电力销售项。

(二)市场主体准入程序。电力市场交易资格采取注册制,不实行行政审批。售电公司对照准入条件,按照“一注册、一承诺、一公示、三备案”的程序,在电力交易中心注册后参与售电市场交易。

(三)市场主体退出机制。市场主体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规定、严重违反市场规则、不能保持准入条件要求、发生重大违约行为、恶意扰乱市场秩序、未尽定期报告披露义务、拒绝接受监督检查的,强制退出电力市场,有关法人、单位和机构情况记入信用评价体系,不得再进入市场。

江西省2017年度电力直接交易实施方案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及其配套文件有关要求,为加快江西电力市场化建设,进一步扩大和深化省内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以下简称:“直接交易”),制定本方案。

一、交易范围和总量目标

经省政府同意,2017年按照市场化交易电量有序放开的原则,直接交易规模总量目标为150亿千瓦时(含园区交易电量)。

按照分步有序放开的原则,放开11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电力用户参与直接交易;允许电压等级35千伏且年用电量达到一定规模的电力用户参与直接交易。积极探索省内工业园区内中小电力用户通过园区“整体打包”或自主委托售电公司参与直接交易,发电企业、售电公司和园区中小电力用户开展市场化交易方案另行制定。

二、交易原则

(一)自主协商原则。按照“双边协商为主,集中撮合为辅”的原则,由本方案规定范围内具备条件的市场主体自主选择交易对象,在江西电力交易平台上统一开展直接交易。

(二)重点优先原则。重点支持具备直接交易准入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优势特色产业同等条件下优先开展直接交易。有色金属企业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关于完善用电政策促进有色金属工业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有关工作的通知》(发改能源〔2016〕2462号)执行市场化交易。

(三)节能环保原则。参与直接交易的发电企业、用电企业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有关能耗、环保要求,采取负面清单管理。支持符合准入条件的电能替代项目开展直接交易。

三、市场主体及其准入条件

市场主体应是具有法人资格、财务独立核算、信用良好、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经济实体;内部核算的电力用户、公用发电企业需取得法人单位授权。

(一)发电企业

符合国家基本建设程序,2017年底前完成并网商业化运行、纳入省级以上统一调度管理且环保设备正常投运,符合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要求的常规火电机组;探索条件成熟的水电富集区水电企业(非省级统一调度的水电机组)开展直接交易。

(二)电力用户

符合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及节能环保要求(落后产能、违规建设和违法排污项目不得参与);无长期拖欠电费等不良信用记录;且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

1.接入电压等级为110千伏及以上(含新投产项目);

2.接入电压等级为35千伏,投产2年以上,且年用电量超过4000万千瓦时。

四、交易方式

直接交易按照双边协商为主、集中撮合为辅,年度交易为主、临时交易为辅的原则开展。

电力用户选择单个发电企业进行直接交易,电量限于自用,不得转售或变相转售;发电企业可与多个电力用户进行交易,其交易电量规模原则上不低于企业年度发电量的15%,不超过年度发电量的1/3。

五、交易价格

参与直接交易的电力用户购电价格由直接交易价格、电网输配电价、输电损耗和政府性基金及附加组成。直接交易价格由市场主体通过自主协商或集中撮合等市场化方式形成,第三方不得干预;已单独核定输配电价的电力用户,按照国家批复价格执行;暂未核定输配电价的电力用户,采取购销价差传导模式;政府性基金及附加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输电损耗率由省级价格主管部门确定。

六、交易组织

2017年度直接交易具体实施步骤分为:用户申报、资格准入、用户注册、双边协商(或集中撮合)、合同签订、交易执行、计量结算等。

(一)用户申报(申报时间自方案下发之日起至2016年12月31日):以设区市为单位,由各设区市电力运行主管部门组织用户报名和资格初核,于12月31日前汇总申报材料成册并正式行文上报省能源局。

(二)资格准入(2017年1月初-2017年1月15日):江西省能源局会同省工信、环保等部门对推荐企业名单资格进行复核、公示,准入目录在江西省能源局和江西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网站发布。

(三)用户注册(2017年1月16日-2017年1月底):通过资格复核的电力用户应在1月底前在江西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完成市场主体注册。

(四)双边协商(或集中撮合)(2017年2月):直接交易先行采取双边协商模式形成交易初步意向,视双边协商情况适时采取交易平台集中撮合。

(五)合同签订(2017年3月):电力用户和发电企业达成直接交易意向性协议后,由调度机构完成安全校核,签订正式交易合同,报江西省能源局和监管机构备案。

(六)交易执行(2017年全年):直接交易以年度交易为主,分月执行。

(七)计量结算:直接交易合同一经签订,在年内优先执行,交易电量不随年度发电量计划调整而调整。直接交易电量按现有方式计量并进行电费结算。因电力用户造成合同电量计划没有完成的,按实际交易电量结算;由此造成的损失,由发电企业、售电公司和电力用户自行在直接交易合同中约定赔偿措施。

七、保障措施

(一)江西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牵头负责推进江西省电力直接交易工作。

(二)江西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负责直接交易的具体实施,成立后的江西省电力市场管理委员会配合能源主管部门和监管机构,做好各类市场主体日常监督管理和信用管理,督促交易机构定期披露市场交易信息,协调解决交易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三)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公平开放电网,做好直接交易电力用户供电服务和电力可靠供应工作。直接交易暂不另收辅助服务费用。

有句话说的好,那么多捧着电网公司金饭碗的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地投身售电大军,肯定有“猫腻”!这个“猫腻”能不能抓好,能不能把握,就是见仁见智的事儿了。电力体制改革大风已起,江西电力市场,大家都准备好了吗?




责任编辑: 江晓蓓

标签:电力体制改革,江西电力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