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姜天齐:如何推动水产养殖与光伏的转型升级?

2017-03-31 13:55:38 《分布式光伏》杂志   作者: 魏雪梅  
如今,分布式光伏的发展已经过了“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的阶段,全国掀起了一股“全民光伏”热,不论是洞察到市场潜力猛砸真金白银的企业还是渴望脱贫的普通民众,都已将目光聚焦在了“分布式光伏”上。

作为中国乃至全球唯一一家同时涉足农业和光伏产业的企业,通威集团如何抢占分布式的机遇?记者特别采访了通威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姜天齐先生。

姜天齐告诉《分布式光伏》,目前通威集团正致力于在全国范围内布局“渔光一体”项目,将国内原有的“渔光互补”项目升级到“互联网+”的3.0版本,实现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和“渔、电、旅游、环保、税收”五丰收的宏大愿景。

《分布式光伏》:您认为哪些因素让大家对分布式如此充满信心?

姜天齐:众所周知,光伏的发展一直与国家的政策息息相关,近年来,在国家电价补贴及各项促进光伏发展的政策驱动之下,光伏发电规模迅速扩大。但目前分布式在所有光伏电站装机中的占比仅为13%,发展规模显著低于预期。

在2016年下半年,关于光伏补贴下降的传言四起,各界都对分布式的未来充满着担忧,分布式将何去何从,大家呈现出一筹莫展的状态。

但是国家对于推动分布式光伏发展的决心是毋庸置疑的,最新文件《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调整光伏发电陆上风电报告上网电价的通知》中指出:光伏标杆上网电价I类区域为0.65元/千瓦时,II类区域为0.75元/千瓦时,III类区域为0.85元/千瓦时。

分布式光伏度电补贴价格在本文件中并未被提及,按照发改委2015年12月22日发布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调整光伏发电陆上风电报告上网电价的通知》(发改价格[2015]3044号)的理解,分布式光伏电价补贴将维持在0.42元/千瓦时不变。

上述政策的颁布,不仅打破了之前传出标杆电价下调的传闻,更是为2017年分布式光伏的全面爆发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而这对于分布式光伏的从业者而言,无疑是一颗定心丸。

《分布式光伏》:除了光伏产业政策和补贴层面,还有哪些有利因素?

姜天齐:目前光伏系统的价格呈下降趋势,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分布式光伏将在国家利好政策的扶持下获得更高的利润,对于安装光伏的业主来说更加经济实用,将更有利于分布式光伏的大力发展。

而就业内自主交流情况看,无论是此前专注地面电站开发的公司、还是地方资源丰富的光伏制造企业,都已开始全力开发分布式项目,且多家企业均表示其2017年分布式项目计划开发量达数百兆瓦。

在国家大力发展分布式光伏的政策驱动下,各项为其推波助澜的举措也初现端倪,随着环保税、碳排放交易权、绿色债券等政策和金融工具在2017年的落地,分布式光伏将在2017年迎来爆发式增长。

2017年是中国的“十三五”开局之年,中国现在属光伏大国,一直在光伏和部署方面遥遥领先。如今,中国在政策制定方面也将使分布式光伏迎来绝佳的黄金机会。因此,作为光伏行业从业者,我们不仅对光伏整个行业充满着信心,也更对分布式的发展充满着希望。

《分布式光伏》:通威作为农业、新能源的双叠加新型企业,怎么样实现光伏与农业的结合?

姜天齐:通威在农村市场深耕三十余年,拥有超过15000家下沉到村镇的饲料销售网点,拥有上千万的忠实用户,是中国乃至全球唯一一家同时涉足农业和光伏产业的企业。通威的水产饲料市场占有率达20%以上,产销量连续24年保持行业第一。在面对内地光伏与水产两个行业的发展瓶颈的时候,通威积极发展自身优势,将两种跨度非常大的行业进行了有机结合。

2014年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院渔业机械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学等机构和院校的教授、专家对通威自主研发的“模拟渔光一体”试验成果进行现场验收,专家验收组一致同意通过验收。项目完成各项技术、经济计划指标,采集到辐照度、水温、藻类含量等共计50000多个数据。同时本项目在现代渔业、渔光一体化、渔光效益互补等方面有多项技术创新,为我国打造太阳能产业链,发展清洁能源提供了技术支撑。

《分布式光伏》:通威在农业方面固有的渠道和布局对分布式的拓展有何帮助?

姜天齐:按规划,将结合通威15000余家遍布村镇的饲料经营网点、上千万的用户基础以及30余年凝心聚力打造的强大品牌影响力,充分发挥核心竞争优势、整合内外部资源,集中利用通威在东部及沿海地区占有主要饲料销售市场资源的优势,重点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经济发达、太阳能资源较好且群众环保意识较强的地区,尤其是针对具备良好安装条件的农村家庭,大力推广家庭分布式光伏。

《分布式光伏》:该模式的优势和发展特点是什么?对整个行业的发展意味着什么?

姜天齐:经过数年的科技攻关,通威独创的“渔光一体”模式将分散、零星的水面进行集中式改造,实现了从分散、传统养殖向设施渔业、智能渔业、“互联网+”渔业的转型升级,而空间性的立体互用使光伏发电及可再生能源利用找到了广阔的水面资源。全国有4500万亩池塘,2/3在中东部地区,这些池塘上若都建成光伏电站,就可以和当前全国发电装机总量相当,可见其利用空间的广泛和前景的广阔。

通威的“渔光一体”并非是单纯的“养鱼+发电”,而是在推动甚至引领中国水产养殖行业和光伏行业的转型升级。该模式不但将有力推动水产养殖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智能化发展,更可以体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安全可靠”,解决了光伏产业发展过程中发展迅速与土地资源短缺的矛盾,全面提高了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责任编辑: 李颖

标签:分布式能源,姜天齐,水产养殖,光伏,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