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关注气候变化挑战

2018-10-17 09:58:19 china5e   作者: 秦京午  

近日重要与能源相关新闻,一是10月8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布报告称,若全球气候变暖以目前的速度持续下去,预计全球气温最早在2030年就将比工业化之前的水平升高1.5摄氏度。二是媒体10月11日报道,2018年全球清洁能源继续强势增长。三是国际能源署(IEA)10月8日公布最新市场预测,现代生物能源将在2018年和2023年之间引领可再生能源增长。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布报告称,若全球气候变暖以目前的速度持续下去,预计全球气温最早在2030年就将比工业化之前的水平升高1.5摄氏度。人类仅有12年的时间避免气候灾难!英国广播公司(BBC)将这解读为号召人类避免全球气候灾难的最后呼吁。2015年12月达成的《巴黎协定》曾提出,要把全球较工业化前水平升温控制在2摄氏度之内,并努力把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内。8日在韩国仁川发布的这份报告预测,全球气温在2030年至2052年间就会比工业化之前水平升高1.5摄氏度。此后,哪怕温度仅再升高0.5摄氏度,都会显著加剧旱灾、洪水、酷暑等灾害的概率。同时,珊瑚可能彻底灭绝、极地冰层可能大面积融化,此外还可能造成亿万人的贫困。英国《卫报》称,这意味着人类当前还剩12年的时间可以避免这些气候灾难。

这份由来自40个国家的91名作者完成、引用超过6000份科研资料的报告指出,过去一段时间以来,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迟缓。照当前趋势发展,全球升温将不止是1.5摄氏度,而将灾难性地达到3摄氏度。为把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报告呼吁全球必须推进“迅速、广泛和前所未有的变革”。科学家认为,这一目标虽然紧迫而艰巨,但完全可以实现。报告称,除在能源、土地、城市和产业四大领域进行改革外,个人生活方式也必须发生变革,包括少吃肉食、尽量吃本地生产的应季食品、减少浪费以及多开电话会议少出差,等等。据悉,报告将提交至定于今年12月在波兰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供各国政府审议《巴黎协定》时参考。报告称最紧迫的一点是在2030年前大幅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排放量应双2010年减少45%!到2050必须达到碳中和。电力可再生能源比重将从20%提升至70%。为此预计到2032年每年需要投资2.4万亿美元。这巨大投资与无所作为付出的代价相比,“无足轻重。”中国能源发展应当关注气候变化挑战,及早谋划,大力发展清洁、低碳能源。

据《中国煤炭报报道》,市场咨询公司Frost&Sullivan最新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2018年全球可再生能源的新增产能将会同比增长13.3%,至154.6吉瓦。特别是发电技术和电力存储技术的进步预示着清洁能源行业将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风能在很多国家的能源市场已经是最具有价格竞争力的能源,可以与其他任何能源一较高下。

该报告称,2018年全球对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投资总额将达到2283亿美元。由于中国对太阳能行业增速的调控,2017年可再生能源领域投资增速同比略有下降。尽管如此,发电技术和电力存储技术的进步让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具有竞争性,加上公众对该行业的支持,可再生能源未来仍将强势增长。2018年太阳能仍将占据可再生能源新增产能的最大份额,新增产能达到90吉瓦,风能则为53吉瓦。一个增速引人注目的可再生能源产业是浮式太阳能发电产业。今年,原来全球仅有1吉瓦装机容量的浮式太阳能产业的装机容量将增长1倍到3倍之多。浮式太阳能发电不需要占用土地,加上它可以直接使用已经部署好的电力传输设施来传输电力,因此包括南美、南欧和亚太地区的许多用户对这一发电方式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相比之下,随着德国和英国等主要市场从基于补贴的市场模式转变为竞争性拍卖模式,风电行业的增长有所放缓。不过,可再生能源友好型能源政策的实施和成本的下降将推动风电行业在2019年后加快发展步伐。风能在很多国家的能源市场已经是最具有价格竞争力的能源,可以与其他任何能源一较高下。风力涡轮机的发展、电力电子技术的进步、管理系统的完善、混合动力系统的应用以及不断增加的电力存储选择保证了风能的长远发展。

报告还指出,电力需求的增加也推动了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水能的发展,但是这些产业的增长速度不会像风能和太阳能那样快,因为它们受到严格的资源条件限制,面临的风险更大且具有更高的前期资本要求。2018年,亚洲地区将是推动清洁能源增长的主要动力,新增产能将占全球新增总产能的58%。预计2018年该地区对可再生能源1150亿美元的总投资中的96%将集中在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领域。欧盟已经有望实现其可再生能源目标,即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占比达到20%。近日,欧盟承诺到2030年将可再生能源的消费占比提高到32%。北美的可再生能源市场保持稳定。预计该地区2018年对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投资水平将保持在331.7亿美元。拉丁美洲的情况则更加乐观。墨西哥、阿根廷、巴西和哥伦比亚等国都在转向使用可再生能源发电,预计今年可再生能源的新增装机容量同比将增长20.1%,投资总额达到177亿美元。

据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2018年可再生能源市场分析与预测报告》预测,现代生物能源将在2018年和2023年之间引领可再生能源增长,可以帮助构建一个健壮的可再生能源结构,确保更安全的和可持续的能源系统。可再生能源将在未来五年继续扩张,占全球能源消费增长的40%。它们在电力部门的使用继续以最快的速度增加,到2023年将占世界总发电量的近三分之一。由于较弱的政策支持和额外的部署障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在交通和供热领域的扩张速度要慢得多。尽管太阳能光伏和风能在电力领域的增长将持续,但生物能源仍是最大的可再生能源来源,因为它广泛应用于供热和交通领域,而其他可再生能源目前在这些领域的作用要小得多。

国际能源署执行主任FatihBirol博士认为,现代生物能源是可再生能源领域被忽视的巨人,如今生物质能在全球可再生能源消费总量中所占的份额约为50%,相当于水电、风能、太阳能和所有其他可再生能源的总和。预计现代生物能源将继续引领这一领域,并有巨大的增长前景。但正确的政策和严格的可持续性规范对于充分发挥其潜力至关重要。该报告确定了生物能源尚未开发的潜力,“绿色”并可使工业和运输业的能源使用多样化。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引领全球增长,这得益于中国的各项政策,降低所有行业的碳排放、减少有害的当地空气污染-并成为最大的可再生能源消费国,到2023年将超越欧盟(eu)。在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中,巴西是可再生能源的最大消费国,这是在生物能源和水力发电的巨大贡献的推动下,到2023年,巴西的可再生能源占总最终能源消耗的近45%。

同时,太阳能光伏主导了可再生电力容量的扩张。2017年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178吉瓦(GW)打破了另一项纪录,首次占全球净发电量增长的三分之二以上。太阳能光伏发电量增长最多(97吉瓦),其中一半以上在中国。与此同时,全球陆上风电装机数量连续第二年下降,水电增速继续放缓。预计太阳能光伏发电能力将增加近600吉瓦(GW),超过所有其他可再生能源技术的总和,或者是日本总容量的两倍,在预测期结束时达到1太瓦(TW)。尽管最近的政策发生了变化,但中国目前仍是太阳能光伏的绝对领导者,到2023年,中国太阳能光伏装机容量将占全球总量的近40%。美国仍然是第二大太阳能光伏增长市场,紧随其后的是产能增长了四倍的印度。到2023年,风能仍是可再生能源增长的第二大贡献者,而水力发电仍是最大的可再生能源。与去年的预测相似,风电装机容量预计将增长60%。与此同时,在技术进步和大幅削减成本的推动下,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增长了两倍,增长范围从欧洲扩展到亚洲和北美。即使可再生能源技术越来越具有竞争力,适当的政策和市场设计仍至关重要。在加速发展的情况下,如果政府采取更有力的支持措施,可再生能源在电力和交通领域的扩张可能会高出25%。生物能源在水泥、糖和乙醇工业中尚未开发的潜力也很重要。生物能源在工业、运输和电力行业的增长总和可能与电力行业的其他可再生能源一样可观。这种潜力的很大一部分依赖于废物和残留物,这些废物和残留物提供了低生命周期温室气体(GHG)排放,并减轻了人们对土地使用变化的担忧。此外,使用这些资源可以改善废物管理和空气质量。中国也应当加速发展生物质能源和其它清洁、可再生能源,以保障中国能源、环境安全并应对气候变化挑战。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