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石油天然气信息速递(2017-07-24)

2017-07-24 14:00:50 5e

涪陵页岩气田上半年销售页岩气27.81亿方

2017年上半年,涪陵页岩气田累计销售页岩气27.81亿立方米,日均产量在1600万立方米高位运行,为全年建成百亿方气田打下了坚实基础。

目前,涪陵页岩气田通过大力推行“一井一策”管理,该气田对45口低压气井实行了间歇开采生产制度,提高了气井开井率。针对集气干线积液、输压高的实际情况,该气田仅用29天就完成清管站建设,累计发送4个清管球,气田日产量由清管前的1565万立方米提升至1640万立方米,提高了集输管网安全运行水平。此外,涪陵页岩气公司还借助国内首个页岩气院士专家工作站,开展了“页岩气差异富集机理及预测模式”“页岩气水平井提高钻速技术研究”等4项课题研究,加快科技进步、技术创新,助力气田科学开发。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试验段二期正式开工

中石油天然气管道局17日透露,由该局承建的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黑河—长岭段)试验段二期16日9时27分在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龙镇GAC2016+900m打火开焊,标志着这一国家重要能源通道的试验段二期正式开工建设。据介绍,试验段二期线路总长70公里,管径1422毫米,壁厚分别为21.4、25.7和30.8毫米,设计压力12兆帕。

由管道局承建的第一、二标段,线路长度共26.6公里,包括长度4000米的讷谟尔河大开挖穿越和长度750米的引龙河定向钻穿越两项控制性工程。管道局承建管段途经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北安管理局龙镇农场、五大连池市龙镇、军队系统6409农场和沈阳军区农副基地4个区域。

2016年10月至2017年3月,管道局在其承建的试验段一期(长度7公里)工程建设中,克服了冬季严寒、大口径、高钢级等重重挑战,成功应用管道局自主研发的CPP900系列自动焊接和机械化防腐补口装备,按期完成了业主交给的施工、试验任务,总结形成了23项试验成果,为试验段二期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技术保障。

神木气田累计产气超30亿立方米

7月7日,生产报表显示:神木气田投产以来累计生产天然气30.1亿立方米,年平均产气量7.34亿立方米。在近3年的调试平稳运行中,神木气田已成为长庆油田保障首都北京及周边地区天然气供给的又一重要气源地。

神木气田属于鄂尔多斯盆地典型的致密砂岩气藏,自2011年大规模评价开发以来,负责该气田开发的长庆采气二厂不断转变开发理念,从多层系开发到加大下古开发力度,再到上下古兼顾的立体开发思路,大胆运用滚动开发技术,持续加快神木气田产能建设步伐。

面对神木气田资源重叠情况严重、开发难度大、安全管理风险高、气井数量多、自然环境恶劣等开发管理上的实际困难,长庆采气二厂提出煤气同采思路,利用丛式井开发优势,以直、定向井为主的大型丛式井组开发。在减少占地、保护环境的同时降低了成本,实现了气田精细化管理和快速发展。

西南油气田生产天然气109.7亿立方米

截至6月30日,西南油气田生产天然气109.7亿立方米,比去年同期增加11.4亿立方米,增幅11.6%;销售天然气128.5亿立方米,比去年同期增加26.2亿立方米,增幅25.6%,实现产销两旺。

西南油气田大力开拓天然气市场,销售形势稳定向好。在西南油气田和西南销售一体化新销售体制下,公司充分发挥上中下游一体化优势,科学统筹六大气源,持续加强产购输储销统筹衔接,深入分析天然气需求增量潜力,有针对性地开展策略研究工作,精细编制销售计划,不断完善监控机制,超额完成半年销售任务。公司成立滇黔桂3个省级代表处,有效把“川渝模式”引入滇黔桂市场,努力扩大市场份额,促进滇黔桂市场快速增长。

宁波市象山县天然气管道项目获批

近日,象山县天然气高压管道工程项目获省发改委批复。该项目作为“县县通”宁海至象山天然气管道工程的配套工程,符合《象山县天然气综合利用规划》。该项目由象山华润燃气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约2亿元。项目将建设天然气管道1条,管线从西周镇牌头村开始,途径西周镇、墙头镇,止于中心城区调压站,全长约39.9公里,设计压力1.6至4.0兆帕,管径DN400,设计年输气量2.1亿立方米。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管道铺设,以及门站1座、阀室2座、调压站2座等。据介绍,该项目的建设有利于完善象山县天然气管网基础设施,满足管道天然气供应需求,对优化象山县能源结构、促进区域节能减排、减少大气污染等具有积极意义。

中石油大港石化大检修完成

从中石油大港石化公司获悉,7月14日10:54,催化裂化装置喷油成功,这标志着第三联合车间催化裂化装置一次开车成功,历时58天的检修任务圆满完成。此次大检修第三联合车间共完成检修项目1536项、技改技措项目39项,车间员工全面发扬苦干实干的精神,与各参战部门、施工单位团结协作、紧密配合,日夜奋战,打赢了这场大检修攻坚战。

为了使今年大检修能够交上完美答卷,大港石化公司车间提前编制检修计划和开停工方案,深度识别防控“两个界面交接和三个过程控制”的风险,保证安全检修。同时,为了全面提升员工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车间提前开展监护人培训、开停工方案培训、党员技能攻关等活动,选拔了一批责任心强、业务能力较高的人员组成专职监护小组,为大检修保驾护航。

茂名石化化工新产品产量站排头

上半年,茂名石化生产化工新产品9.51万吨,新产品占树脂产量比例为11.8%,创历史新高,产量在中石化系统排名第一。茂名石化积极推进产品战略部署,抓好顶替进口牌号开发工作。上半年,该公司重点做好市场调研、样品收集、剖析检测、方案制定、工业试生产、市场推广等方面工作,首次工业化生产大型缠绕管材料TR457M、高流动刚韧平衡抗冲聚丙烯PPB-MN50-G、家电用高刚抗冲聚丙烯PPB-MN10-S等3个新产品。

中科院启动“智能导钻”研究

中国科学院18日宣布,科研人员将研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导钻系统”,实现“圈得准”“定得准”“打得准”,形成深层6000米油气资源开发整体技术解决方案。该系统未来有望破解深层油气勘探开发难题,大幅度提升我国油气产量。

从中科院重大科技任务局获悉,18日启动的中科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智能导钻技术装备体系与相关理论研究”由中科院地球科学研究院(筹)/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牵头,联合多家单位系统开展攻关研究,预期将实现四川、塔里木等典型盆地深层-超深层战略选区突破,优选出5到6个“亿吨级”有利区带,确定2到3个“千万吨级”勘探目标。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