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电力
  • 综合
  • 从印度大停电事故看我国电网建设应吸取的教训

从印度大停电事故看我国电网建设应吸取的教训

2012-12-20 18:26:00 中国能源网

(一)

电网建设采取合理的区域结构和科学的互联方式,是电网安全稳定的基础。尤其是区域电网之间互联方式,直接关系到电网安全和国家能源安全。

两种不同的互联网方式,产生两种截然相反的不同结果。专家们形象的说明,一种叫“手拉手”的联网方式,即采取直流工程互联或交流弱联,就可避免或减少区域电网之间事故的扩大。另一种叫“心联心”的联网方式,即采取交流工程将几个区域电网强联成一个统一同步电网,必然为整个大电网发生大停电事故埋下严重的隐患。

我国国家电网公司,执意采取“心联心”的方式用交流特高压将华北、华东、华中三大区域电网强联成一个统一交流的同步大电网,简称“三华电网”。

“心联心”方式的好处是输电中间可以落点,发挥网络功能和互剂作用,但最大的问题是它具有不可控制的固有技术特性,一旦发生故障或遭受自从印度大停电事故看我国电网建设应吸取的教训蒋兆祖等33位业内资深专家然灾害或战争攻击,必将引发连锁跳闸,破坏稳定,瓦解崩溃的骨牌效应造成大规模停电灾害。同时,交流同步电网电压越高,电网规模越大,稳定问题越突出,越难控制,越不安全,发生大停电事故概率也越大。

(二)

国际上的经验也表明心联心方式的惨痛的教训。

印度今年7月30日、31日连续两天发生重大停电事故,其范围之广,影响之大是史无前例的。印度这次大停电在全国五大区域电网中有三大区域电网(包括北部、东北部、东部)崩溃,全国28个邦中有20个邦、一半以上人口(6.7亿人)被迫电力供应中断。地上地下交通陷入混乱,首都新德里供水系统瘫痪,数百名矿工被困井下。西方媒体评论,认为印度“堪称全球最大停电国”。媒体报导这次事故的原因是:7月30日、31日西部与北部电网一回交流40万伏联网线路跳闸,引发功率转移,以连续跳闸最终发生几个区域电网大停电事故。其实,分析世界大停电事故原因很多,大小自然灾害和人为诱发因素都可以威胁大电网的安全,如几大电网联网,则可能影响整个电网都停电。印度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通过建设直流工程将东部、西部、南部、北部四大电网实现直流异步联网。1992年通过建设22万伏和40万伏交流输电线路,实现了北部和东北部电网同步互联,结果在1996年10月,印度北部电网因负荷过载停电,影响两个邦1.45亿人口用电。进入21世纪后,通过建设许多条40万伏和76.5万伏交流输电线路将东部、西部、东北部和北部四大区域电网强联成一个统一交流同步中央大电网,因而埋下了大停电的隐患。这次事故,也是从北部电网开始,连锁反应,造成中央大电网瓦解崩溃。事故涉及范围由1996年的两个邦扩大到二十个邦,影响人口由1996年的1.45亿扩大到6.7亿,而南部电网由于用直流工程与中央电网实现互联没有受到影响。这说明印度在电网结构改革上走了一步重大错棋,教训十分深刻,应以引为戒。

美国和加拿大2003年大停电也是由于美国和加拿大是以交、直流多点混合联网,结网非常复杂又很不合理,而且电网规模大、电压等级高,事故一发生,造成用电负荷大范围转移,电网稳定破坏导致大面积停电。而南部、西部电网与东部电网都是采用直流工程非同步互联,没有遭受大停电的影响。2008年美国电科院研究了美、欧多次重大停电事故的教训,提出将美国东部电网(7.55亿千瓦)

用直流工程分离为四个交流区域电网;欧洲几十个国家电网之间互联,多采用交流弱联方式,在发生事故的情况下都具有可控性。日本去年3.11大地震和海啸,使最大东京电力系统设施遭到严重破坏,但没有发生全国性大停电,其原因在于日本九个独立运行交流同步电网,相互之间采取了直流互联或交流弱联的联网方式,都具有可控性,有效阻止了东京电网事故范围的扩大。我国2006年7月1日华中电网稳定性破坏事故,未涉及其他电网,因我国六大区域电网之间,除华北与华中有一条交流输电线互联外,与其他区域电网之间都是采用直流工程互联,因而末受到影响。

(三)

国家电网公司,执意要用交流特高压将华北、华东、华中三大区域电网强联成一个统一的交流同步大电网(简称“三华电网”),必将重蹈印度大停电的覆辙。我们曾多次向国家能源局、国家发改委、国务院领导报告,对构建“三华电网”可能造成的危害绝不要掉以轻心。今年2月22日我们有25位同志签名向中央和国务院领导呈送的“交流特高压‘三华电网’将是一步导致重大失误的错棋”报告中,曾再次呼吁“交流特高压‘三华电网’最要害的是为全国性大停电埋藏着重大安全隐患”。谁知我们的呼吁,竟在半年后为印度大停电的事实所印证,现在该是决策部门,真诚倾听忠言逆耳呼声的时候了。

从印度特大停电事故中我们应吸取教训

1、必须尊重电网发展的科学规律。一是要从理论和实践上高度重视交流同步电网具有不可控制的固有技术特性,一旦发生故障或遭自然灾害和战争攻击,必将引发连锁跳闸,稳定破坏,瓦解崩溃的骨牌效应造成大规模停电灾害。二是交流同步电网电压越高,电网规模越大,稳定问题愈突出,越难以控制,也越不安全,发生大停电事故概率也越大。印度这次大停电事实,再次证明尊重电网发展科学规律的重要性。

2、电网规划建设和运行管理都必须坚守住安全第一的方针这条红线。这次印度大停电事故,给世界各国政府和电力部门敲响了“世纪警钟”。我们必须从维护国家安全战略高度,以“十二五”规划纲要确定的“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化能源供应体系”战略目标要求,从电网与电源建设指导思想、规划设计,运行管理等各方面全面贯彻落实,力求做到防患于未然。

3、坚持科学合理的电网结构是电网安全稳定的基础,这是我国总结的基本经验。我国现有的以六大区域电网为基础的分层、分区、分散外接电源和区域电网之间采取直流工程互联的电网结构,已为30多年来运行实践证明是科学的、合理的,这是我国老一辈电力专家对电网建设的理论创新。并为近半世纪来世界发生20多次重大停电事故所反证。

尤其是为这次印度大停电现实教训再次所证实。从国家长远的全局利益出发,我们坚决反对未经论证评估,执意花超万亿元投资构建“三华电网”和花800亿元建设“华东特高压交流同步环网”的错误主张和做法。印度这次大停电的悲剧就是“三华电网”的一面镜子,再次为我们敲响警钟,希望引起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并责成决策部门坚决予以纠正,避免决策的重大失误。

4、必须控制交流同步网规模。交流同步网、电压等级越高,电网规模越大,电网发生稳定破坏、瓦解的概率增大,也必然为大停电埋下严重隐患。2008年我国雨雪冰冻灾害后,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关于加强电力系统抗灾能力建设若干意见》明确指出,“优化电源电网结构布局,合理确定输电范围”的要求,希望决策部门加强检查监督,贯彻落实,切不可好了伤疤忘了疼。

5、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法制政府建设的意见”要求,加强重大决策反馈和责任追究。七年多来交流特高压项目的决策过程,存在着论证流于形式,走过场,越权违规决策的突出问题,应当认真反思和改正。为此,我们建议:为了总结经验教训,实施跟踪反馈,对已耗资百亿多元晋东南至荆门交流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进行公正、科学、全面后评估,并对“三华电网”规划和交流特高压项目,必须按国家规定严格实施社会安全风险和经济效益评估论证。对违反科学民主决策规定,出现重大决策失误,造成重大损失的,要按照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追究责任。

以上报告当否,请批示。




【中国能源网独家稿件声明】 凡注明 “中国能源网”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 未经中国能源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

责任编辑: 曹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