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国家;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所有人类;如果你控制了货币,你就控制了整个世界。
——亨利·基辛格
现代人类世界的核心利益架构由现行的国际政治体制所支撑,而国际政治的核心问题是经济问题,经济问题的核心问题是金融问题,金融问题的核心问题是资源问题,资源问题的核心问题是能源问题,能源问题的核心问题历史性地选择了石油这个被人类既恨又爱且离不开的尤物来构建解决通道。上述问题链条纽带一旦风险失控,人类付出的代价除了金钱就是鲜血。
石油价格牵动各国神经,随着各国对石油的依赖与日俱增,石油定价权亦一直被各经济利益体关注,尤其是近年来依靠石油再次崛起的俄罗斯、伊朗、委内瑞拉等国家。尽管目前俄罗斯是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国,但美国却控制着全世界的油气定价权和外汇交易权。俄罗斯等国要把石油和卢布捆绑起来向全球推销,并建立与石油美元相抗衡的能源交易和卢布货币体系,虽然困难重重,但也是莫斯科面临的一次重要机遇。
而经济在崛起的亚洲各国,因为对石油的依赖,也在多方谋划掌控石油定价权。印度、日本、伊朗、卡塔尔、新加坡、韩国等都在积极推出形形色色的石油期货品种,石油“亚洲定价权”之争已渐趋白热化,而已成为石油进口第二大国的我国,也在努力谋求定价石油价格。
毫无疑问,哪个国家如果能抓住机遇,就能够在新的格局调整中提升自己在世界石油市场格局中的地位。
中国正成为世界加工厂,而且,近年来,亚洲的经济发展如此快速,除了欧美,亚洲这个区域一定会产生一个重要的、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真正能够反映亚洲地区的石油价格体系的能源—石油的定价中心。
中国的石油消费已经是全球第二位,作为这样一个能源消费大国,从能源安全的角度考虑,也需要有这样一个定价中心。
中国有一个非常良好的政治和经济环境,有大量生产、消费的需求,为石油市场的流通和运转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当然,目前三大劣势是石油市场还没有完全开放、人民币自由兑换、无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定价体系的石油交易所。
目前,除了纽约石油交易所和伦敦石油交易所以外,亚洲地区要做石油的交易所比较多,如东京、迪拜、印度、新加坡等。我国的上海、北京、大连、香港都在积极地推动石油期货,研究不同类型的石油期货,走向世界强国的中国更应该完善石油价格体系,同时参与到亚太石油定价中心竞争中来,正常的竞争、良性的竞争才能真正早日使得亚洲、中国成为石油定价中心。
目前,世界石油业开始步入一个微妙的势力重划阶段,而我国的石油战略必须作重新调整,以此应对出现的严峻挑战。可以看到,随着我国国内石油进一步供应吃紧,我国将会在未来10-20年加大从海外进口石油的力度。在石油供应渠道上走多样化,避免更多的依赖于中东地区,是一个明智的抉择,但这还远远不够。我们必须运用国际贸易的规则和手段,避开一些产油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各个击破。在这方面,我国可以更多地借鉴同样是石油消费大国的欧美日等国的经验。特别是确立我们自己合理的石油金融战略,鼓励更多企业进入国际石油金融市场,积极尝试石油交易人民币结算,逐步建立石油期货市场等措施,以有效应对高油价。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日益加剧,近期中国在区域金融稳定和“贷款换石油”等方面频频出手,人民币扮演的角色也更加重要。与此同时,人民币区域化、在周边贸易和石油贸易中使用人民币结算的呼声变得越来越高。
业内人士认为,在美元长期趋于贬值的背景下,中国在对外贸易中,特别是石油等大宗商品贸易中,寻求货币结算的非美元化,不仅有利于增加人民币的话语权,而且会大大降低贸易中存在的汇率风险。由于国际上石油交易绝大多数用美元结算,因此,美元汇率的波动会对国际石油市场产生较大的影响。
若能够在石油等大宗商品交易中使用人民币结算,对产油国说可以减小原油价格波动的影响,对中国来说有利于掌握国际油价结算的主动权。应该抓紧研究由于石油交易而产生的人民币结算,包括境外石油对象国对中国的进口贸易如何进行人民币结算。
石油波动是美元现象,我国要建立石油期货交易所,就应该逐步寻找与其他国家石油交易结算货币的非美元化,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石油消费大国,有不少石油出口国表示愿意接受人民币结算方式。
目前海湾的产油国,俄罗斯、伊朗等国在与他国的石油交易中都在寻求非美元化。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机会,与其他国家在石油交易中逐步以人民币结算。面对国际上关于石油定价和交易货币的争夺,中国有必要逐步尝试建立“石油人民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