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建设安全高效的新兴现代化煤矿

2008-09-26 14:44:00 中国能源网   作者: 尚海涛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突飞猛进,快速发展,但仍处于工业经济时代的中期,或称作正由轻化工业化阶段转入重化工业化阶段,这一阶段国民经济增长较快,主要重工业产业发展迅速,但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也高,环境污染严重,这些都最终将制约经济的发展。

最近几年,随着国民经济对煤炭需求的不断增加,煤炭工业也得到迅猛发展,但煤炭行业长期积累的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科技水平偏低、生产安全事故高发、资源浪费严重,环境治理滞后等深层次问题逐渐显现。

矿井是煤炭企业的主体,矿井的面貌决定了煤炭企业的发展水平,因此,研究矿井的发展方向和准确定位,制定矿井发展标准,就显得特别重要。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原煤炭工业部将矿井的现代化建设作为奋斗目标,号召全国煤炭企业努力实现,九十年代又提出建设高产高效矿井的指标(即双高模式)对煤炭工业的发展,都起到了有力的推动;进入二十一世纪,情况有了很大变化,矿井发展不能再继续沿用原来老的标准,必须提出来新的更高、更切合实际的目标,才能带动煤炭工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适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个人认为,这一新的目标应该是:建设安全、高效、新型现代化矿井。其具体内涵如下:

首先是安全指标,也就是矿井的安全生产。煤炭生产是高危险、重体力、环境恶劣的行业,事故多发,难以预防为其特征。因此,关注安全、警钟长鸣就是其第一位的事情。一般来讲,矿井的安全生产是指不致于对人的身体造成伤害,精神构成威胁和使财产导致损坏的状态,煤炭生产必须安全,安全必须为天。煤矿生产想做到安全无事故,就要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安全投入,落实安全“五要素”到位,建立安全长效机制,提高防灾抗灾能力,以人为本,提高煤矿员工队伍素质,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使煤矿安全状况根本好转。作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居安思危、常抓不懈。

第二个标准是高效,高效包括高效率和高效益。高效是通过集约化来实现的。工业化的过程,经历了粗放发展到集约化发展的演变。粗放式发展的特点是强调增加投入,单纯追求产出的增长;集约式发展强调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即等量的要素投入获得尽可能高的产出,或者说是等量产出要用更少的要素投入,要素使用效率的提高,既包含了结构优化效益,也包含了规模效益,更重要的是包含了技术进步效益。在生产系统中,是技术作用于各种生产力要素,使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使工艺不断得到改进,使劳动者素质和管理者经营水平提高,从而使生产要素,使用要素得到提高。煤矿生产集约化的特征是:扩大储量、集中生产、简少环节、优化设备和科学管理。

概括的说就是扩大矿井可采储量,为增加矿井产能提供保证。布置大(工作面长度要大)长(采区走向尽可能长)厚(煤层全厚一次采完不再分层)工作面,减少搬家次数,提高工作面单产,减少煤炭损失,尽可能少的安排同时生产的回采和掘进地点。最好是一个矿井只有1~2个工作面,一条运输线,选用的设备性能最优、型号单一、数量最少,便于集中操作和联动控制,容易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

第三个标准是新型现代化,在现代化前边加上“新型”二字,是为了和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建设现代化矿井有所区别。新型现代化是新型工业化在煤炭工业的具体体现,和原来的现代化矿井建设有着本质的不同。其要求是:实施精细化管理、创建数字化矿山、构建和谐家园、打造生态化矿区。生态矿区的主要内容有珍惜资源、绿色开采和清洁生产。

珍惜资源——截止2 0 0 5年,我国已查明的煤炭资源量为1.21万亿吨,居世界第三位。但按可供开采的资源量计算,人均占有量仅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煤炭资源在开采过程中,破坏和浪费现象十分严重。据统计,近几年煤炭回收率普遍降低,平均只有30~50%左右,其中,小煤窑是10%~15%,而一些大矿也只有40%~50%,也就是说,按年产煤炭20亿吨计,每年将消耗资源量近70亿吨,扔掉或呆滞量为50亿吨。另外,与煤伴生的资源如煤层气、矿井水、油母页岩、高岭土、膨润土、硅藻土、高铝粘土、非晶质石墨等共有几十种,可供开发利用的也有十几种,大部分没有被开发利用,就是使用的几种,也只是利用了很少一部分,大部分都白白扔掉了。我们以煤层瓦斯气为例,据西安煤科分院提供的“全国煤层气资源评价报告”我国煤层瓦斯资源总量为31.40万亿立方米,平均吨煤瓦斯含量为28m3,煤层瓦斯既是隐患、灾害又是资源,其热值大于33000千焦/m3,与常规天燃气相当。我国每年向大气排放瓦斯约120~160亿m3,每年抽放瓦斯不是20亿m3,且一多半没有被利用。珍惜资源首先要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减少开采损失,使煤炭资源回收率达到国家标准的要求;同时还要考虑伴生资源的开发利用,就废为宝、变害为利。
绿色开采——绿色开采是指集成采矿、生态、生物、绿化、环保等学科领域的先进技术,创建生态型绿色煤矿建设的技术体系和模式,就是要大力推进煤炭生产中的洁净煤技术和矿井本身的循环经济,促进煤矸石、煤泥和矿井排放水的综合治理和利用,加强矿区生态环境、矸石山绿化、水资源保护和采煤沉陷区的治理,作到环境友好,造福一方。

清洁生产——认真贯彻执行“工厂矿山清洁生产法”搞好矿井清洁生产,通过对矿井生产全过程的控制,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勤俭节约、降低成本、实施正规循环作业,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赢。搞好矿井文明生产,改变煤矿杂、乱、脏、差的生产环境,傻、大、粗、黑的矿山形象,并且还要引导用户合理用煤,节约用煤和有效用煤,加强煤炭使用侧管理。

实施精细化管理——精细化管理是一种对人的管理,同时也是对组织对物的管理,对环境的管理,是执行力和控制力的表现,对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技能、高境界的矿工队伍,将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煤矿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工人大部分来自农村,近年来,他们虽然勤劳善良能吃苦,但是缺乏训练,缺少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团队意识和整体观念 ,大局思想比较淡薄,与现代化矿井建设,与安全生产的要求,都很不适应,因此,推行精细化管理,建设一支高水平的煤矿职工队伍,就显得特别重要和迫切。精细化管理的核心是现场管理,动态管理和人本管理。枣庄矿业集团等一批煤炭企业通过推广精细化管理,锻造了一支思想进步,训练有素、作风顽强、纪律严明、素质过硬的团队,塑造出了整洁干净的新型煤矿形象。目前精细化管理加准军事化行动已是大势所趋,是煤矿进行安全生产,企业文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打造数字化矿山——煤炭生产也是技术密集型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有先进技术支撑,数字化矿山就是在新形势下对煤矿生产提出的高标准要求。它包括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等技术在煤矿的应用。如:远程遥控自动化采煤系统;瓦斯抽放智能化系统;矿井事故分析、灾害预警及智能决策系统;煤矿主要生产设备自动化集中控制系统、以及井上、下、区域内外的通讯,信息网络等。数字化矿山难度大,涉及面宽,需要多种先进适用技术的综合集成,是个具有前瞻性的目标,因此不可能“一促而蹴”,要分阶段按类别逐步攻关。

构建和谐矿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从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全局出发而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企业是工业化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和谐社会都是由千千万万个和谐企业、和谐矿区所组成。因此,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构建和谐矿区,现在明确的和谐社会的三条基本内容和六个基本特征,也同样适用于煤炭企业的矿区 ,也是煤炭企业发展的内在需要和必然选择,同时也给煤炭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综上所述,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煤炭企业必须依靠集约化发展,实施精细化管理,建设数字化矿山,打造生态化矿区,建设安全、高效、绿色、和谐的新型矿井。

(作者为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主任)




【中国能源网独家稿件声明】 凡注明 “中国能源网”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 未经中国能源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

责任编辑: 曹吉生

标签:安全高效,现代化,煤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