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煤炭
  • 综合
  • 浅析内蒙古煤炭产业的优势和发展

浅析内蒙古煤炭产业的优势和发展

2008-07-25 13:58:00 中国能源网

摘 要:本文针对内蒙古煤炭资源的地位和特点、内蒙古煤炭产业的发展状况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内蒙古煤炭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做出分析。

关键词:内蒙古煤炭资源 煤炭产业

面对经济发展对能源供应形成的长期压力,对煤炭资源十分丰富的内蒙古来讲,科学确定煤炭产业发展方向,对于内蒙古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一、内蒙古煤炭产业基础

(一)内蒙古煤炭资源的地位与特点

统计资料显示,截至去年年底,内蒙古煤炭资源探明储量居全国第一位,全区已查明煤炭资源矿产地445处,查明和预查煤炭资源储量达到7000亿吨。去年下半年,内蒙古又陆续在锡林郭勒盟、鄂尔多斯市等地发现了几处储量数十亿、上百亿吨的大型煤田。2007年内蒙古全年煤炭产量将达到约4亿吨。十一五末内蒙古煤炭年生产能力将达6亿吨。

目前内蒙古煤炭资源品种从褐煤到无烟煤均有分布,品种较为齐全。按照煤炭变质程度及煤类划分,内蒙古煤炭资源以褐煤与不粘煤为主,分别占40.78%与40.69%;长焰煤、弱粘煤、焦煤、贫煤等品种在内蒙古也均有储藏,分别占总储量的15.06%、0.41%、2.82%和0.07%。其中,阿拉善的无烟煤被称为“煤中珍品”;鄂尔多斯地区的不粘煤具有低硫、低灰、低有害杂质,中高热值,且具有良好的加工工艺性能,素有“天然精煤”之称,保有储量为1217.85亿吨,煤田储量大,易于露天或大型机械化矿井开采,是理想的能源重点开发区。褐煤主要集中在呼伦贝尔、锡林郭勒及通辽等地区,存储条件好,具有良好的转化性能,是煤基化工产业的良好原料。据预测,到2020年前内蒙古煤炭生产的主要区域为鄂尔多斯市、锡林郭勒盟和呼伦贝尔市,占生产总量的80%以上,以上几个区域的共同特点是煤炭资源储量丰富,特别是具有良好的煤层赋存条件和开采条件。煤层厚度大,覆盖层浅,适合大型露天或大型机械化井工开采,具有资源回收率高、工效高、生产成本低的特点。

(二)较好的煤炭产业发展条件

内蒙古除了煤炭外其他能源矿产资源储量丰富,据统计,2006年前10个月天然气资源储量为10.7万亿立方米,石油资源总量为20~30亿吨,另外内蒙古有丰富的太阳能源。内蒙古风能资源总量居全国之首,太阳能又仅次于西藏,居全国第二位。内蒙古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已经形成了包括煤炭、电力、石油和天然气工业在内的较为完整的能源工业体系。近几年,内蒙古在煤炭和电力工业选择了大型化和集约化的发展模式,使能源工业具有了技术设备先进、规模效益明显、成本竞争能力强的特点,在规模和技术水平方面为加快煤炭产业的发展建立了良好的条件。特别是“十五”期间,借助于市场和资源两个方面的条件,开始组建大型企业集团,提高了煤炭企业的竞争力,煤炭产量的增幅连续数年保持全国第一,2005年,全区煤炭产量达到25607万吨,比上年增长20.60%,比2001年增长了313.62%,不仅大大超出了自治区“十五”规划9500万吨的目标,也超出了2010年产量达到13200万吨的远景目标。据统计,内蒙古能源生产仍以煤炭占绝对主导地位的特征。

(三)巨大的区外消费市场

内蒙古地形狭长,东西蜿蜒2500公里,东部与东北老工业基地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接壤,南部与环渤海经济圈的北京、天津、河北相邻。除了黑龙江以外,上述几个省市的煤炭供应都是严重依赖于外部输入。未来东北三省和京津地区的本地能源生产增长潜力非常有限。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环渤海经济圈的发展所增加的能源消费将主要依靠从外部输入,内蒙古作为煤炭输出地区,具有距离上述地区能源市场最近的优越地理位置。

二、内蒙古煤炭产业的发展概况

伴随国家煤炭产业发展战略的调整,内蒙古煤炭产业发展先后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煤炭资源勘探、开采阶段。在此阶段,内蒙古煤炭产业主要注重煤炭资助勘探、开采,目的是寻找更多的煤炭资源储量和实现更多的煤炭产量。第二阶段是煤炭资源生产建设规模扩张阶段。该阶段,内蒙古煤炭企业将发展重心主要放在如何实现规模扩张、产量增加等层面上,同时也导致了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第三阶段是煤炭资源深加工、就地转化及综合利用阶段。在该阶段,内蒙古煤炭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由单方面追求经济利益转向兼顾经济与生态效益两方面,开始寻求煤炭资源深加工、转化及综合利用的新途径。

三、内蒙古煤炭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长期受传统工业经济发展理念的制约,内蒙古煤炭产业发展走的是一条高开采、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和低技术、低效率、低利润“四高三低”的粗放式经营道路,给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如资源利用方式粗放,浪费严重;产业结构不合理,产品附加值低;生态破坏严重,外部不良经济突出;技术水平低下,管理体制尚未形成;缺乏创新人才,创新投入不足等。这些已成为内蒙古煤炭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障碍。

四、内蒙古煤炭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发展循环经济是内蒙古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煤炭产业在国家能源战略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发展循环经济是缓解煤炭资源供需矛盾的根本出路。煤炭产业在国家能源战略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05年全国煤炭产量占能源生产总量的76.4%,在一次性能源消费中煤炭消费比例达68.9%,内蒙古则更高,分别达到了95.86%和92.30%。随着经济的发展,煤炭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能源原材料,其供给将存在较大的缺口。为了缓解经济增长对煤炭资源供给的压力,内蒙古煤炭产业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的有效途径。

发展循环经济,可以沿着煤炭产业生产多种相关产品,如洗选精煤炼焦,煤焦油生产煤化工产品,中煤、煤泥和矸石综合利用发电,粉煤灰提取氧化铝,煤矸石及煤渣生产建筑材料、修路、复垦土地、美化生态环境等,把资源“吃干榨尽”,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因此,要发挥煤炭资源的更大效用,内蒙古煤炭产业就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树立大能源观,对产业链上下游生产要素进行合理的优化配置,使煤炭和电力、炼焦、建材等产业协调发展,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价值含量。长期以来,内蒙古煤炭产业呈现出一种“资源—产品—废物”的线性经济增长模式,这一模式是以耗费煤炭资源、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已不能适应新兴工业化发展的要求。为此,内蒙古煤炭产业必须发展循环经济,改变以往所走的粗放开发、简易加工、低效利用的扩张型粗放增长道路,转向质量效益型集约增长,促进产业结构逐步升级,提高科技贡献率,做到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可持续发展,提高经济效益。

(二)自主创新是内蒙古煤炭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全球经济竞争的焦点日益聚焦在以自主创新为手段的技术独占优势上来,技术独占业已取代了资源独占成为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所以要推进内蒙古煤炭产业,不能再停留在传统的技术装备层面上,继续走以资源单向流动为特征的线性经济成长的老路,而应在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创新,大力提升煤炭产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向以自主创新技术为支撑的现代循环经济模式转变。

(三)大力发展替代能源

煤炭是古代高级植物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通过煤化工作用形成的固体可燃矿物。它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其采用量就是自然资源赋存的减少量。煤炭的开发利用不仅会破坏土地资源、水资源等,而且严重污染天气。

内蒙古煤炭资源非常丰富,即使它的开发利用有很大的害处,在当前经济开发对能源需求极高的条件下,在短时期内停止对煤炭的开发利用是不可能的,只有采用先进技术,减少对环境危害的条件下,利用内蒙古的其他资源优势,发展替代能源。1.风能资源。由于内蒙古有着丰富的风力资源,所以风能资源极为丰富。据初步估算,全区风能储量约为3.1亿千瓦,占全国的1/5。其中广大牧区风能蕴藏量为2.5亿千瓦,约占全区风能储量的82%,是内蒙古风能资源开发利用的重点地区。2.太阳能资源,太阳能又称光能,是一项最简单、方便又无污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十分巨大的光能资源。内蒙古的太阳能源十分丰富,全区年总辐射量在平方米5500兆焦耳以上太阳能丰富地区和年总辐射量在每平米5000—5500兆焦耳之间的太阳能较丰富地区所占面积72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区总面积的61%。开发利用内蒙古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对加速自治区工农生产发展、改善人民生活、保护生态环境将会起到巨大的作用。

(四)建立煤炭大学,培养煤化工等专业性人才

建立地方经济特色的煤炭大学,设置煤炭生产、加工、转换技术和煤炭经济管理专业,大力培养煤炭专业性人才,这对今后经济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内蒙古统计局.内蒙古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2005.

[2] 内蒙古国土资源厅.内蒙古自治区矿产资源总体规划[R].呼和浩特:内蒙古地质测绘院,2004.

[3] 陈伟.对内蒙古煤炭产业发展的定位思考[J].中国矿业,2007,(6).

[4] 陈伟.内蒙古煤炭产业优势及发展——国家战略能源基地的未来[M].1994-2007.

[5] 中关村国际环保产业促进中心.循环经济国际趋势与中国实践[Z].2005,(7).

[6] 潘克西.国家能源战略与煤炭产业组织[J].上海经济究,2003,(2).

(作者单位:内蒙古工业大学)




【中国能源网独家稿件声明】 凡注明 “中国能源网”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 未经中国能源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

责任编辑: 曹吉生

标签:内蒙古,煤炭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