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独立第三方的研究机构——中国能源网研究中心,顺应社会的趋势,在油气改革的强烈呼声中于7月22日在北京召开了“中国油气产业变革及天然气发展前景研究”项目启动会,此项目由英国驻华大使馆中国繁荣基金(SPF)项目支持,具体项目实施方为中国能源网研究中心。项目启动会中英两国都高度重视,中方出席嘉宾不仅有能源局的相关官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土资源部、环保部、住建部、中国燃气、北京燃气、壳牌等机构和公司的专家和领导也都共同参与讨论。而英方代表除了大使馆的相关工作人员,恰逢此时在中国出访的英国能源与气候变化大臣Ed Davey先生也受邀参与。高规格、高级别的出席嘉宾说明了项目的双方都对此项目寄予了极大的希望。双方都希望通过这个项目,加深两国在油气领域的了解,从而能够促进两国双方的合作。正如会议的主持人中国能源网研究中心主任冯丽雯所说,希望通过国内外对比研究,对于中国油气产业当前的变革形势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在变革时代背景下的中国天然气发展前景进行探讨。
论及项目的选题,冯丽雯表示习近平主席此前就推动能源供给和消费革命的讲话,给研究中心的工作定了方向。在中国油气领域,有两个业界瞩目的焦点:一是中国油气产业正处于变革之中,为了更好地利用市场、配置资源、还原能源的商品属性,政府在进行顶层设计,大型国有石油公司和新型的投资主体也在进行积极的探讨。另外,中国能源结构正在转型,提高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已经成为国家的政策。在环境问题的倒逼之下,中国天然气时代正在来临。正是基于上述背景,本课题将油气产业变革及天然气发展前景作为研究内容,在课题开展过程中,研究团队将走访能源局、国土资源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政府部门和研究机构,以及大型石油公司和燃气相关的各个企业和机构,广泛听取各方专家的建议并形成报告,最终将研究成果提交相关的政府和机构,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冯丽雯主任不仅道出了项目实施的意义及方向,更道出了中国油气行业所面临的问题的关键所在。“还原能源的商品属性”、“让市场在资源的配置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这正是习近平主席一直强调,也是能源行业需要前进与变革的方向。能源安全关乎国家安全,关乎经济发展的大计,盘活能源行业,从而推动能源体制革命,打通能源发展快车道,坚定不移推进改革,构建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和市场体系,形成主要由市场决定能源价格的机制,转变政府对能源的监管方式,建立健全能源法治体系。所有这些都有赖于能源行业的持续深化的改变,而油气行业更是能源行业中的重中之重。
出席项目启动会的能源局官员对冯丽雯主任的介绍给予了认同,并高度评价了这个项目的意义。他指出油气体制改革是能源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意义重大。而当前我国大气污染形势严峻,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将成为调整能源结构、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重要抓手。他希望此项目能够成为中英能源领域合作的又一个成功范例。
而随后发言的英国能源与气候大臣Ed Davey显然有着另外一番体会。随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出访英国,中英两国在能源领域的合作已经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就合作的深度、力度和实践的跨度而言,能源领域一直是两国合作最为突出的领域之一。两国之间的能源合作空前高涨并非偶然。在历史的发展机遇面前,两国都认识到,在战略层面上,两国都有必要实现经济增长的绿色化和低碳化,两国都共同面临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空气污染问题,在进行一场悄然而至的清洁工业革命和能源革命面前,两国都看到了一个巨大的机遇。
为什么天然气在这样的革命中如此重要?原因可能有如下两点,第一、全球能源需求量现在已经达到30年前的2倍。根据国家能源署的估计,这一需求量到2035年将再增长1/3。所以,要从长远解决国际能源安全问题,我们就要实现能源结构的多元化,不要过于依赖任何一种来源,或者是燃料。所以说,在我们实现能源结构多元化的过程中,天然气大有可为。
天然气在这场新的能源革命中之所以重要,还有另外一点原因,即天然气是最清洁的化石燃料,每度电的排碳量要比煤炭低50%,造成的空气污染也要大大减少。随着我们努力实现经济的低碳转型,天然气在能源结构中的位置有可能会日益突出,要实现温室气体的大幅减排,一个现实又经济实惠的路径就是少用煤炭,多用气。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方面,天然气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各种政策及规划同时喻明,中国在天然气使用方面有着宏伟的设想与目标。至2020年,中国的用气量要达到现有水平的3倍,这不仅有助于中国在全球层面上实现能源安全,也有助于减少煤炭使用量,从而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正是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Ed Davey先生对于本项目同样寄予厚望,他认为在能源改革方面,英中两国可以相互学习的地方很多,英国正在对自己的能源市场进行空前的改革。我们的改革方案的目标是实现能源的低碳化,确保能源来源可靠。这与中国的能源改革目标不谋而合,他希望本项目能够发挥重要作用,不仅可以巩固中英两国的合作,同时可以借鉴一些英国的经验向国家能源局提出一些建议,这些建议包括基础设施、定价和监管方面。
据悉,这个项目的内容将涵盖天然气产业的各个环节的发展变革之路。本项目将主要有三个目标,一是分析中国油气产业变革形势;二是分析中国天然气市场现状和国外天然气利用经验;三是分析中国天然气供求前景。在随后的讨论中,与会专家献策献言,各抒己见。专家普遍认为,课题中提到的“变革”契合了当前的发展态势。
但是另一个值得注意的事实是,随着加拿大和美国的气源流向亚洲,俄罗斯的天然气也将进入中国,当前全球的液化天然气的市场正在逐步形成。以往的情况是,靠卡塔尔将气输向欧洲和亚洲;现在北美的天然气也能输向欧亚。此外,如果全球LNG的集装箱运输能够形成气候,就有可能形成一个全球性的LNG市场。如何利用全球性的天然气市场对于变革中的天然气行业的确是值得深思的一件事,我们不仅需要对内部的油气体制进行梳理变革,更要及时应对外部的发展变化,在能源革命的背景下,思考中国天然气的发展之路,这或许也是本项目的另一个意义所在。
油气改革的钟声已经响起,有些变革在行业内已悄然而至,有些变革仍然引而未发。寄托了两国深切厚望的“中国油气产业变革及天然气发展前景研究”项目或许可以为中国的油气产业变革添柴加薪,共同助推中国油气产业变革大潮的到来,对此,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