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电力
  • 水电
  • 金沙江攀枝花河段水电规划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金沙江攀枝花河段水电规划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2012-07-30 09:45:45 人民长江   作者: 许秀贞 张全发 翟红娟 党海山  

摘要:为深入了解金沙江攀枝花河段水电建设对该区域可持续发展影响,在分析河段水电规划背景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电力需求的基础上,从经济、社会和环境3 个方面预测评价了该河段水电规划对区域可持续发展产生的影响。分析结果认为,该河段规划的水电建设对攀枝花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方面均以有利影响为主,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工程建设对水生生物的生态环境影响,可通过采取人工捕捞、实施过坝措施、建设增殖放流站、开展渔业资源保护研究和监测等措施,不同程度减小其不利影响。

关键词:水电梯级开发; 生态环境; 可持续发展; 保护措施; 金沙江攀枝花河段

中图法分类号: TV212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1-4179(2012)02-0085-04

1 金沙江攀枝花河段水电规划背景

金沙江上起青海巴塘河口,下至四川岷江口,是长江上游河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长约2 316 km,天然落差3 268.6 m,河道平均比降1.41‰,水能蕴藏量为1.12亿kW,约占全国水能蕴藏量的16.7%,是全国乃至全世界少有的水能资源富集的河流,是国家的水电“富矿”。金沙江以石鼓镇、攀枝花市(雅砻江口) 划分为上、中、下游3 段,流域总面积约47.32 万km2,多年平均径流量1 565 亿m3,是我国最大的水电能源基地和战略水源地[1]。

根据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1990 年编制完成的《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简要报告(1990 年修订) 》(国务院1990 年批转该报告审查意见) 和1999 年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联合编制完成的《金沙江中游河段水电规划报告》(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2003 年批准该报告) ,金沙江中游河段最下一级为观音岩水电站,下游河段最上一级为乌东德水电站[2]。

本文所指金沙江攀枝花河段是指金沙江干流观音岩水电站坝址至雅砻江汇入口河段,由于河道两岸主要为攀枝花市辖区,所以俗称金沙江攀枝花河段。金沙江攀枝花河段上游紧邻观音岩水电站,下游即为金沙江下游河段的最上一个梯级乌东德水电站。

作为我国“西电东送”大型骨干电源之一,观音岩水电站建成后将按电力系统调峰要求日调节运行,日调节下泄流量为439 ~ 3 225 m3 /s,下泄流量日变幅2 000 m3 /s左右,发电尾水位最大日变幅高达7 m以上,以致下游攀枝花市中心城区金沙江河道日内水位发生较大波动和枯水常态化,将影响攀枝花市城市景观、供水和排水、岸坡稳定等。

乌东德水电站上距雅砻江河口河道里程214 km,推荐正常蓄水位975 m方案,该方案多年平均流量相应回水末端位于雅砻江河口下游2.2 km,相应水位约为981 m。

根据已有的水利规划和水利水电工程布局,观音岩水电站坝址至乌东德水电站库尾的金沙江攀枝花河段约有40 m的天然落差未被利用,多年平均流量达1 810 m3 /s(攀枝花水文站) ,水能资源相对丰富。《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简要报告(1990 年修订) 》指出,“乌东德梯级库水位不能与观音岩枢纽尾水相衔接,回水末端与攀枝花市尚距75 km,下一步需研究攀枝花河段的开发治理方案。”

2 水电规划概况

攀枝花河段上起观音岩水电站坝址,下至雅砻江汇入口,全长53.2 km,占金沙江中游河段的9.44%;天然落差36.7 m,占金沙江中游河段的4.39%; 区间流域面积约2 780 km2,占金沙江中游河段的6.18%,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约700 MW(占金沙江流域理论蕴藏量的0.63%) ,占金沙江中游河段的5.29%。

为了开发金沙江攀枝花河段清洁的水力资源,同时消除或缓解观音岩电站日调峰运行对攀枝花市的不利影响,合理衔接观音岩和乌东德两个梯级水位,促进攀枝花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007 年7 月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结合《金沙江干流综合利用规划简要报告》、《长江流域综合规划(2009 年修订) 》,拟定金沙江攀枝花河段开发任务为“以发电为主,并对观音岩水电站进行反调节,兼有改善城市水域景观和取水条件等作用”,研究提出了《金沙江攀枝花河段水电规划报告》。

2010 年6 月,国家发改革委以《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办公厅关于金沙江攀枝花河段水电规划报告的复函(发改办能源[2010]1313 号) 》批复同意金沙江攀枝花河段按金沙(1 021 m 正常蓄水位) + 银江(998.5 m正常蓄水位) 两级开发方案开发,并要求合理衔接观音岩和乌东德两个梯级水位,充分发挥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益,促进流域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攀枝花河段金沙和银江两级开发方案主要特征指标为河段总装机容量845 MW,年发电量约38.2 亿kW·h。

3 水电开发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影响

3.1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

四川省地处我国西部,是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区,也是“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区域,还是全国水能资源最丰富的省份,可开发水能资源量位居全国首位。四川省能源资源的构成为: 水能75.77%,煤炭23.19%,天然气1.04%[3]。由于水能资源开发相对迟缓,四川省一次能源资源蕴藏量占绝对优势的水电在能源生产消费结构中地位尚未充分显现,这与其在水能资源方面的突出优势极不相称。据统计,近些年来,随着四川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全省用电高速增长,用电总量和最大用电负荷不断攀升,部分时段出现了拉闸限电的紧张局面。攀枝花市2009 年用电总量为85.71亿kW·h, 2010 年首破100 亿kW·h 大关; 2010 年全市最大用电负荷为142 万kW,而2011 年3 月最大用电负荷已突破157 万kW[4]。《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 ~ 2015) 》提出,“十二五”期间全省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左右,2015 年国民生产总值突破3 万亿元大关,这将进一步带动用电需求的快速增长。根据《关于印发四川省“十一五”及2020 年能源发展规划的通知》(川办发[2007]14 号) , 2020 年四川全省电力需求预计将达到2 400 亿kW·h,其中水电等一次电力1 800亿kW·h。

未来几年,四川省经济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电力供需缺口仍然较大,供需矛盾非常突出。2011 年初,四川电网部分地区遭遇冰冻雨雪天气,由于线路覆冰跳闸一度出现150 万kW 的电力缺口[5]。截至2010年底,四川全省发电装机容量达到4 327 万kW,其中水电装机约3 100 万kW[6],现有发电装机容量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电力供应的强劲需求。同时,四川电网水电装机比重大,电源结构不尽合理,且径流式水电站居多,仅约1 /3 水电站具有季以上调节能力,调节能力较差,丰枯供电矛盾十分突出,需要实施大规模水火互济。冬季枯水期,水电电量偏少,造成电力供应紧张,需要大规模区外来电满足网内电力需求; 而夏季丰水期,防暑降温设施用电猛增,电网负荷不断刷新历史记录,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日益增大。

四川省境内河流众多,共有大小河流1 000 多条,水能资源蕴藏量丰富,理论蕴藏量1.5 亿kW,技术可开发量达1.2 亿kW,约占全国1 /4,在我国水电发展和能源战略中居重要地位,是今后10 a我国水电开发的重点地区[7]。目前,四川省水电已开发容量仅占技术可开发量的25% 左右,水电开发具有广阔发展前景。同时,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推进,四川省作为“西电东送”的输出省份之一,“十二五”期间将进一步加强能源保障能力建设,着力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坚持优先发展水电战略,到2015 年全省发电装机容量达到8 600 万kW,新增水电装机容量3 800 万kW,水电装机总容量将达到7 000 万kW,基本建成全国重要的水电基地,确保国家“西电东送”战略构想顺利实现。

金沙江攀枝花河段水电规划实施后,梯级电站的供电范围主要为攀枝花电网,这将有效缓解四川电网供电压力,减小未来的电力供需缺口,缓解日趋紧张的电力供需矛盾,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电力支持和能源保障。同时,梯级电站建设将引入国家巨额水电建设投入,并可通过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国内外资金、技术和人才,逐步实现水能资源与当地丰富的矿产资源开发相互依存、电矿结合、相互促进,带动矿业、冶金、机械、化工等相关产业的全面发展,将电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推动区域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缩小东西部之间的差距[8]。

金沙江攀枝花河段梯级电站建成后,对攀枝花市上游观音岩水电站反调节作用明显,可有效缓解其下泄非恒定流使河道水位日变幅达1.85 ~ 8.70 m的状况,可以提高以滑车或浮船取水方式为主的攀枝花市供水保证率,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水资源保障; 攀枝花河段水域面积将比现状多年平均流量相应水面增加38%,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攀枝花市主城区干热河谷气候条件,有利于沿江河谷植被、农作物生长,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 攀枝花市内金沙江河道滨水景观将得到改善,从而带动旅游、服务和沿江房地产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3.2 区域社会可持续发展评价

国内外实践表明,河流梯级开发具有协调各类矛盾、增加整体效益、减少建设资金、缩短建设周期和加速流域资源开发等多方面优势。随着金沙江攀枝花河段梯级水电站的陆续建设,库区对外、对内道路的修建,移民及工程开发建设资金的投入,将显著改善当地居民交通、生产和生活条件,为当地带来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由于金沙和银江两级开发方案工程投资较大,水库淹没指标相对较低,对社会负面影响较小,对当地经济发展带动明显,其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助推作用十分突出。

金沙江攀枝花河段梯级电站的建设,可以大幅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推动区域第三产业发展,促进当地居民就业,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对增加区域与外部社会经济交流,增强地区社会发展能力,加快当地城镇化进程,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外,通过金沙和银江梯级电站建设吸引先进技术、科技信息及高端人才,对促进当地教育事业发展,提高当地居民整体文化素质具有积极推动作用。银江水电站建成后,攀枝花市市内金沙江河道滨水景观将得到改善,城市品味得以提升,人居环境更加美化,市民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3.3 区域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

攀枝花市是长江上游重要工业城市,以钒、钛、铁等重要矿产资源为特色,能源消费结构以火电为主,占能源消费量的70% 以上。火电用煤煤质较差,含硫、灰成分较高,CO2、SO2、NOx(燃烧过程中产生的NO、NO2氮氧化物的统称) 等有害气体排放问题严重, 2005年被原国家环保总局列为“十大空气污染城市”,节能减排压力极大。经过几年的治理,攀枝花市空气质量虽然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由于该市工业企业较多,对空气质量影响依然较大。而水电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可避免大气和水体的污染,对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是国家大力发展的基础能源之一。根据计算,金沙江攀枝花河段规划梯级开发电站每年可为攀枝花电网就近提供清洁、可再生的优质电能38.2亿kW·h,每年可减少1 315 万t 标准煤,CO2减排量约0.034亿t,减少SO2排放量16 730 t[9],对改善四川省和攀枝花市的空气环境质量,以及环境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金沙江攀枝花河段水电规划实施后,河道水面扩大,可增加河谷地区的空气湿度,改善沿江小气候,有利于植物生长和有效控制水土流失,对攀枝花市乃至四川省生态建设总体目标的实现,以及长江上游地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改善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此外,随着金沙江两岸植被的改善,为野生动物和水鸟提供了适宜的栖息地,河道水面变宽,形成许多水禽觅食和繁殖的场所,对改善局部生态环境和维系生态系统稳定具有积极意义。

金沙江攀枝花河段水电规划的实施,对区域陆生生物以及生态景观体系的异质性、多样性影响较小,对水生生物和鱼类有较大影响,主要体现在改变鱼类生存环境和大坝阻隔生境上,尤其是适应于急流生境的鱼类,将逐渐退缩至干流库尾上游或进入支流,库区中鱼类种群数量将逐渐减少,而适应于缓流或静水环境生活的鱼类资源量将上升,并成为库区的优势物种。结合河段上、下游和支流雅砻江水电梯级开发建设,采取人工捕捞过坝措施、建设增殖放流站、开展渔业资源保护研究和监测等措施,规划河段梯级建设对鱼类的不利影响可得到不同程度的减缓。

4 结论

综上所述,金沙江攀枝花河段水电规划符合国家“西部大开发”和“西电东送”总体战略要求,规划实施将为四川省特别是攀枝花市的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电力支持,对保障区域能源安全、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加快实现攀枝花市乃至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步伐。

金沙江攀枝花河段水电开发对攀枝花市生态环境具有一定有利影响,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改变鱼类生存环境和大坝阻隔生境,可采取预防性、保护性措施予以减缓。总的来说,金沙江攀枝花河段梯级电站开发对区域生态环境的长期稳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对区域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将发挥较大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孙尚志,熊利亚.关于加快金沙江水能资源开发的建议[J].重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1,7(3) : 20-22.

[2]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简要报告(1990 年修订) [R].武汉: 长江水利委员会,1990.

[3] 刘建明,马光文.四川水电资源开发和利用[J].环境保护,2006,(7) : 58-60.

[4] 尹迪.全市新增10 万千瓦供电能力[N].攀枝花日报,2011 年6月20日.

[5] 新华社.四川用电告急华中电网送电2400 万千瓦时[N].华西都市报,2011 年01 月09 日.

[6]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2010 年度发电业务情况通报[R].北京: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2011.

[7] 王久兴,刘琦.加快水电开发势在必行[J].四川水力发电,2010,29(6) : 245-247.

[8] 邹广严.抓住西部大开发战略机遇加快四川水电建设[J].水电能源科学,2001,19(1) : 26-28.

[9] 田中兴.合理开发水能资源促进低碳经济发展[J].水电及农村电气化,2011,(8) : 14-15.

作者简介:许秀贞,女,工程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水生态环境保护研究、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责任编辑: 江晓蓓

标签:金沙江 攀枝花 河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