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电力
  • 水电
  • 基于农田水利工程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的研究

基于农田水利工程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的研究

2012-07-24 14:51:51 科技资讯

摘要: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需要和生态系统结合在一起,通过其进行前期调研,可以发现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问题,促使其更好的与生态系统协调发展。当前需要把农田水平工程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从而能够对项目进行综合评价,提升项目实施的生态效益,为农村各项事业健康稳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农田水利工程 生态系统 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S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3(a)-0151-0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农田水利工程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重视, 生态系统破坏造成的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 因此需要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环境问题建设, 才能更好的推动农业增产,实现农民增收,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农田水利工程需要和农业生态系统结合在一起,形成协调发展的趋势,当前需要大力兴修水利, 充分发挥农田水利工程的重要作用, 为农村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奠定一个重要的基础。

1 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

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对整个农村生态环境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其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方面的影响, 此类影响可以通过有效的手段进行全面分析, 比如加强修建、预防、补充等措施对水利工程进行完善,从而能够形成完善的生态系统,为农业发展创造积极的条件。

1 . 1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不合理性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

从一定意义上看, 环境本身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 如果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对环境产生了破坏,那么从短期情况看,生态环境无法得到恢复,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效益,对农村各项事业发展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如果完全恢复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 水资源自身恢复过程中必须要拥有一定的水量, 因此农业生产过程中如果忽视了对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承载能力,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不能很好的考虑流域方面的问题, 那么生态环境会产生严重的破坏,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会产生不协调的发展。严重情况下会造成河道断流、水土流失、水源枯竭, 如果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选址不当,同样会给农村生态环境产生严重的影响。

1 . 2 农田水利工程施工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解决其基础设施方面的问题,从而能够更好的增强农业灌溉水平,促使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最终能够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积极的效应。从另一个角度看,随着农村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模越来越大, 因此工程项目施工对农村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的影响。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农药、化肥使用量在逐年增长,因此产生的退水流入农田中几率很大, 对农田水利工程污水排放工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具体实施过程中很难进行有效的措施, 对整个生态系统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2 农田水平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价

从近几年我国农村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情况看, 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在建设大型农田水平工程的同时, 需要对农村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进行综合分析, 从而能够形成一个合理的工程建设方案, 促使农田水利工程与生态系统能够全面协调发展。

2 . 1 农田水平工程建设前的预先调查

农田水平工程建设环境状况需要进行预算调查,通过大量的调查取证工作,前期调查工作对农田水平工程兴建和服务农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预算调查可以发现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产生的问题,通过对现状分析和相关发展状况进行综合研究, 可以提升地质、地形地貌、水文、地下水、生态方面环境水平,从而能够保证农田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2 . 2 农田工程建设环境具体分析

从生态环境调查角度看, 需要根据工程特征状况进行综合分析, 对与农田水利工程相关的环境因素进行预测、分析,同时根据环境的不同影响程度进行主次方面的分析, 一方面需要对农田水利工程的规划进行协调性分析, 分析其是否符合当地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把农田水利建设与农田水利总体规划保持协调性和一致性。其次农田水利工程方案环境需要进行合理性分析,需要从选线布局、选址等方面进行多种方案研究, 需要充分考虑环境效益最大化的基本原则, 把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最后是从影响源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农田水利工程前期的开挖、占地、弃渣等方面的施工进行有效性控制,对损坏土地、植被、扰动原地貌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全面研究, 降低工程施工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农田水利工程如果选址不当会对局部气候和水库水质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随着农业产业化程度提高,农作物对水温要求越来越高, 如果农田水平工程建设方案不合理对水温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对水温情况进行综合估算。水库对淤泥的承载程度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很难其进行量化,需要按照类比分析和机理分析进行预测处理。从根本上达到满足水利工程建设的具体要求, 农田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过程中需要运用生态机理学的基本原理, 按照工程兴建的具体情况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 预测其生态系统的总体情况, 为工程建设提供充足的依据。

2 . 3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生态环境综合评价

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需要根据环境影响状况进行预测, 同时需要把工程兴建过程中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全面研究,提升企业综合评价水平,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奠定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促使二者协调发展。农田水平工程建设过程中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把对生态环境产生的综合影响通过模型进行评估, 从而减少农田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农田水平工程项目评价过程中需要把其对局部气候的影响进行重点分析, 从生态环境用水和人群健康等方面出发,把对水环境、陆生环境的保护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 最终能够控制工程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 提升农田水利工程的整体建设效益, 在全球经济日益恶化的具体,需要不断转变观念,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才能保证农村各项事业可持续发展, 农田工程项目需要与生态系统环境结合在一起, 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 为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创造积极的条件,保证农村生态环境工程日趋完善,提升农业综合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 周春火, 刘士余. 生态修复对防治水土流失的作用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6(18).

[2] 左元庆.重庆市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初探[J].安徽农业科学,2006(18).

[3] 彭珂珊.水土流失对经济发展的冲击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4] 王永喜, 王丽坤. 石质边坡生态修复技术[J].中国城市林业,2004(4).

[5] 刘苏,张重禄,孙国庆,等.洞庭湖区域公路建设中湿地生态环境评价的若干问题[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6(2).

作者简介:任丽维(1983,12,17-),女,汉族,黑龙江人,本科,助理工程师,黑龙江省八五五农场水务局科员,主要工作方向:农田水利工程。




责任编辑: 江晓蓓

标签:基于 农田水利 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