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杜祥琬:传统的资源禀赋认识并不全面

2023-05-15 07:34:00 中国能源网

“一说到能源资源禀赋,我们首先就经常听到这样六个字,富煤、缺油、少气,如果我们视野中的能源只是化石能源的话,这个认识也不错,但是现在这样的认识已经跟不上发展了。” 在5月12日,中国新闻社与能源基金会联合举力的2023年第一期国是论坛之“能源中国”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长,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顾问杜祥琬表示道。


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长,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顾问杜祥琬 中新社记者 田雨昊 摄

据杜祥琬介绍,可再生能源是我们现有的能源资源中不可忽视的部分。随着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双碳目标的实现在牵引着可再生能源快速的增长,而我们国家的自然资源、技术能力和成本的下降又在支撑着可再生能源快速的增长,从本世纪初我们把它叫做四个字“微不足道”,现在可以叫“举足轻重”,再往下走应该是“担当大任”。

目前我们国家的水、风、光、生物质这样一些装机规模是世界第一,拿2022年的数据来说,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的装机达到12亿千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的47%,而风和光的发电量首次突破了1万亿千瓦时,可再生能源的发电量(包括水、电在内)是2.7万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31.6%。所以,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的能源资源禀赋就不光是富煤、缺油、少气,应该认识到丰富的可再生能源是我国能源资源禀赋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国家已经开发的可再生能源资源不到技术可开发资源量的十分之一。

杜祥琬认为,我们对能源资源禀赋的认识长期以来有一些局限性和认识不到位的地方,一些能源负荷很重的,比如东部沿海的地区,通常认为这些地方负荷很重,但是资源很缺,这些资源通常认为就是传统的煤油气,而没有认识到身边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可以开发,因而长期以来形成了对外来煤、外来电的依赖,这个对能源资源禀赋的认识是影响能源政策和能源战略一个很实际的问题。而能源转型跟能源安全应该说是并行不悖的,特别强调的是可再生能源资源的利用,是我们自己可以掌控的,这一块越大,我们自己能掌控的就越强,它不依赖于国际地缘政治的变幻,不像油气依赖国际地缘政治的变化,这样有利于能源体系的独立性和安全性。因此,在他看来准确认识我们国家能源资源禀赋是正确认识本国国情的要素,也是影响我们国家能源政策、能源战略的关键点,所以对于确保国家长远的能源安全、引导能源转型具有方向性、战略性的意义。

提到安全可靠,杜祥琬认为,我们经济要高质量发展就得要求高质量的能源,能源系统过去有一个说法,就是一个系统要安全可靠又要经济可行,又要绿色低碳,这三个同时都有几乎是不可能的,这被称为“不可能的三解“,传统能源确实是这样的,很难满足三个,所以我们要正确认识这个能源资源禀赋,基础就是能不能让能源三角三个都做到呢?安全可靠这是对能源系统的基本要求,最起码要安全可靠,同时经济可行的能源社会才会接受,而绿色低碳是能源转型大方向,所以碳达峰碳中和呼唤的新型能源系统必须逐步做到满足这三个目标,把这个所谓的不可能三角一定要变成可能三角,这是才能高质量的能源系统。

中东部是中国能源电力的主要负荷区,怎么解决东部的能源和电力的需求呢?杜祥琬提到过去我们老说西电东送,好像就靠着西部来解决东部的问题,实际上中国东部和中部一定要“身边取”,加上“远方来”,过去我们没有身边取这个概念,但是我们首先做到的是身边取,身边有什么呢?有非化石能源,所以中东部要提高能源的自给率,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战略思想,就是中国的能源不能让东部等着西电东送,要提高能源自给率这个概念,不够的部分再由远方来,再由西电东送来补充,这样就很不一样,如果整个东部都要靠西电东送会有很大的问题。

在他看来,东部的各个省份提高自给率是完全有可能的。首先,东部的各省是节能提效的先行区,是核能发展的优先区,是海洋能发展的优势区,是天然气LNG这些进口的接收区,加上分布式的光伏,地热、生物质能,包括固废的资源化利用、工业余热等等,中国东部电力的来源是很丰富的,资源是充足的。而据一些专家的测算,一个千瓦时的电力东部自发电的成本比西电东送的成本低,自己能够发一度电比西电东送便宜,经济性就有了。如此东部就不仅仅是能源的消费者,同时也是能源的生产者,它们自发自用,这样的结果将极大地影响国家能源的战略。

与此同时,杜祥琬进一步提到了东部的煤电问题,在他看来东部仍然要用好这个煤电,要让它做好发电的主力,并进行清洁高效的改造,加上二氧化碳捕捉利用和存储,就是CCUS。同时要对煤电进行灵活性的改造,让它支持可再生能源调峰,而政策也要支持煤炭和新能源协力转型,这个对我们政策提出了新的要求。这样的思路符合国家电力转型和能源革命的方向,因为它有利于电力发展的区域平衡和充分,现在东西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如果按照刚才这个思路,强调东部增加自给率,就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去平衡,同时也利于电力系统的经济性、安全性和灵活性,符合绿色低碳高效智慧,对于中国能源的供需安全和环境气候安全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这个意义上讲,现在和今后一段时间,化石能源还是很重要的,因此,在这个期间化石能源和非化石能源要协调互补,先立后破,构建韧性的能源体系,这个韧性能源体系就是保证当前和长远的能源安全,就要靠着先立后破来解决这个问题。新房子没有盖好,不要拆老房子,这是非常简单的道理,这样既可以保证现阶段能源安全,也可以实现有序的转型。咱们经常把破说成是化石能源要逐步退出,杜祥琬认为把这个退出改成减退可能更为精确一些。在他看来,减退是肯定的,倒不觉得一定要彻底地退出,就是到2060年根据计算还要保留一点化石能源,有一些工业的环节还可以有一点二氧化碳排放,如果有了碳中和的能力与手段,保持碳中和是可能的,所以靠先立后破来保证现阶段的能源安全,而且一旦几十年以后实现了双碳目标,那么也一定可以保证了长期的能源安全,这就实现了把先立后破和实现双碳目标前后结合起来。

因此,能源转型是做加法,而不是减法,先立后破。它具有长期性、艰巨性,但是方向清晰。通过上面的创新,它可以共同成就我们国家能源的新常态、高质量和新体系。




责任编辑: 李颖

标签:杜祥琬,可再生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