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不足”,是多数人士对黑色系市场的共同观点,也是导致焦煤、焦炭、喷吹煤等产品价格持续走低的原因。但也有一个现象值得深入思考:钢铁市场其实没那么差,钢厂目前的吨钢利润150-200元,钢厂盈利率59.31%,铁水日产维持在240-245万吨的高位。若是需求不足,何以维持了钢铁业的利润?这其中还有一个容易被忽略的原因,是钢坯出口消纳了部分钢铁产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5年5月,国内钢坯出口总量137.23万吨,月环比增加74.93%,年同比增加344.71%。1-5月累计,钢坯出口总量471.65万吨,年同比增加305.80%,而且1-5月份钢坯出口均价454.5美元/吨,高于国内叠加运费的价格,利润空间较好。钢坯出口大大减轻了国内钢铁市场的压力。只简单地用需求不足还不能诠释市场的基本面。既然需求尚好,那一定是供给端出了问题。煤炭、焦炭,喷吹煤产量的大幅增加、形成需求错配才是问题的根本。喷吹煤市场也是一路下滑,截至6月中旬,长治地区低硫喷吹煤价格880元,同比下跌320元,晋城地区低硫喷吹煤770元,同比下跌360元。钢厂喷吹煤采购成本下降,也从需求端证明了喷吹煤价格走低,对钢厂降低成本带来一定的成效。根据钢铁工业杂志统计,喷吹煤5月份加权平均(折算成干基)的采购成本为903.47元/吨,环比减少27.35元/吨,下降2.94%;1-5月累计平均(折算成干基)的采购成本为979.22元/吨,同比减少156.29元/吨,下降13.76%。省到就是赚到,点击查看详情↓
钢厂为降低成本,喷吹煤比(喷煤比)一直呈现缓慢上升态势。根据中钢协的统计,2023年会员单位的高炉喷煤比为152.80kg/t,同比提高1.74kg/t,也就是说平均每生产1吨生铁,大约需要喷吹152.80公斤的喷吹煤粉(含烟喷煤和无烟喷吹煤)。这一比例的提升,反映了钢铁企业在提高喷吹技术、降低能耗方面的努力和成果。同时也表明,随着钢铁工艺的改进,钢厂对喷吹煤的选择路径更多,特别是磨机工艺的提高,对原来可磨系数(HGI35-40)较差、价格更低的无烟煤“硬煤”,既可以当烧结煤用,也可作喷吹煤用。
7月份喷吹煤的市场,也有明显的支点,市场回暖,价格稳定。
一是:钢厂盈利率较高,对原材料打压的预期减弱。目前钢厂的平均利润150-200元,2025年7月2日,钢厂的盈利率为59.31%,与6月28日相比,盈利率环比增加了23元/吨。而且钢材库存压力也不大,说明钢材需求较为稳定。这也是今年包括焦煤、焦炭和喷吹煤的持续下跌,给钢厂的利润“让利”的结果。
二是,铁水的高位运行,对喷吹煤需求持续稳定。目前铁水日产242万吨,仍处于较高水平。2025年5月我国生铁产量7411万吨,同比下降3.3%,而1-5月煤炭产量增加明显,特别是部分企业根据市场调整了品种,某大型企业今年以来就把电煤转化喷吹煤30多万吨。1月至5月期间,中国生铁的产量为36,274万吨,比2024年同期微降0.1%。较高的生铁产量对喷吹煤市场较为有利。
三是,煤矿减产、港口动力煤上涨、焦煤市场活跃,暂缓了市场压力。6月份,安全生产检查增多,山西煤炭预计减产明显,特别是部分民营高硫煤矿由于成本压力部分停产。山西南部地区两个无烟煤矿出现安全事故,停产整顿7-10天,当地无烟煤、喷吹煤减量,对价格较为有利。6月下旬,港口动力煤小幅上调,焦煤市场也在6月底小幅上调价格,也减轻对喷吹煤的压力。
来源 | 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转载请注明)
作者 | 若欣编辑 | 徐赫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