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煤炭市场呈现“供需两弱”的特征,长协周转加快,现货价格缓慢上涨。终端采购行为存在较多不确定性,等到阶段性采购结束后,需求将逐渐转冷,煤价也将失去支撑。虽然正值传统用煤旺季,但实际成交有限,市场各方均保持谨慎观望态度。短期来看,在“高成本支撑、南方高温拉动”与“下游小批量采购、高库存压制”交织在一起,市场处于横盘整理阶段,预计煤价小幅爬升为主。
在工业用电恢复缓慢的情况下,煤炭市场主要“靠天吃饭”,支撑了沿海八省电厂日耗保持在180-190万吨之间,港口煤价继续小幅探涨。本周,沿海地区高温天气持续,叠加发运成本持续倒挂和环渤海港口库存继续下滑等因素影响,市场交投情绪较为乐观,贸易商积极挺价,煤价稳中偏强运行。一方面,优质中低卡市场煤出现结构性偏紧,叠加高温来袭,支撑了贸易商挺价心态;另一方面,下游需求释放有限,叠加进口煤价格优势再次显现,终端对高价现货接受度不高。
市场不利因素开始积累,抑制了煤价过快上涨。首先,国内供应加快恢复。安全生产月结束,安检力度趋向宽松;而为期一个月的第三轮第四批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也将结束,产地煤矿开工复产将逐步增加,产地煤炭供应将恢复至高位。其次,随着进口煤价格的回落,外煤的价格优势再次凸显,国内终端招标采购积极性将恢复;近期,通关到港的外轮明显增加,对沿海电厂形成强势补库,影响了电厂拉运内贸煤数量。再次,尽管电厂日耗在波动中增加,但电厂库存并未减少,且江内和接卸港库存仍处于高位;尤其沿海八省电厂,库存保持高位运行,可用天数稳定在18天左右,大规模补库的可能性不大。第四,进入夏季,中下旬,水泥、钢铁等非电行业将开展错峰生产,耗煤量和耗电量将双双回落。造成非电行业对原料煤的采购减少,社会用电量也受影响。
六月下旬至今的上涨过程,主要是因为:环渤海港口去库、优质现货紧缺,叠加下游阶段性采购,以及高温来袭后带来的利好,煤炭市场的供需关系并未发生根本性好转,国内动力煤依然处于明显的买方市场。随着空单补货及终端刚需阶段性采购的结束,煤价缺乏大幅上涨依据,预计煤价涨势难以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