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以来,市场供给恢复明显低于预期,而需求则表现较好,全社会库存延续去化,继续对市场情绪形成较强支撑。截至8月11日,“CCTD环渤海动力煤现货参考价”5500K、5000K、4500K三个规格品分别收于684、621、556元/吨,日环比均上涨3元/吨,月内累计上涨30、32、32元/吨。
产地供给持续处于收缩状态
近期主产地降雨依旧偏多,部分露天矿继续处于停产状态,而少数井工煤矿也受积水影响,难以正常开展生产。另外,由于频繁的降雨天气,导致发生次生灾害的风险提升,因此部分区域针对煤矿安全生产的检查也较为严格,停产整顿煤矿也不时出现。
港口环节库存继续去化
降雨天气导致站台货源组织受阻,叠加本轮煤价上涨产地表现强于港口,集港发运成本持续走高,因此港口现货资源调入持续处于偏低水平,库存则延续去化。据CCTD监测,8月以来大秦线日均发运量95.6万吨,较上月日均水平下降6.8%,处于偏低水平,而环渤海主要港口库存则降至2401.6万吨,已低于去年同期水平。
市场需求表现较好
电煤旺季支撑明显,不管是沿海还是内陆电煤日耗均同比转正,叠加长协价格性价比再现之后,电企采购驱动明显增强。另外,近期流通环节用户积极参与市场,投机需求随之释放。从需求风向标煤炭海运费指标看,据CCTD监测,8月以来沿海煤炭运费持续上涨,最新一期中国沿海煤炭运价指数收于781.69点,较7月末上涨4.2%。
就8月中旬的动力煤市场情况看,预计推动市场继续向上的动能将有所减弱,动力煤价格涨幅有望逐渐收窄。
首先,据天气预报,未来十天晋陕蒙主产区降雨天气将明显减少,随着天气条件好转,煤炭产量有望陆续恢复至正常水平。
其次,近期内贸煤价格涨幅相对明显,进口煤的性价比优势持续扩大,目前各热值进口动力煤较内贸煤的价格优势均在40元/吨以上,后期沿海终端或加大对进口煤的采购力度。
再次,随着价格持续上涨,市场畏高情绪逐渐升温,叠加目前港口部分货源利润较为可观,因此卖方获利出货的意愿提升,进而削弱市场向上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