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新能源
  • 综合
  • 施耐德电气 Mario Haim:双引擎驱动可持续未来,能源需求侧变革是核心

施耐德电气 Mario Haim:双引擎驱动可持续未来,能源需求侧变革是核心

2025-09-17 17:56:30 中国能源网

当前,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技术浪潮正在加速重绘全球能源结构图景,并为全社会、全产业推动可持续发展转型提供了新的动能。日前,产业技术的全球领导者施耐德电气出席2025世界清洁能源装备大会,展示出自身在引领能源转型和推动产业绿色变革方面的创新成果和卓越影响力。

在本届大会的新型输变电装备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会议上,施耐德电气全球副总裁Mario Haim发表主题演讲,深入剖析了全球能源转型的核心挑战与机遇,阐述了施耐德电气以数字化和电气化“双引擎”驱动可持续发展的深刻洞察与创新实践成果。

A person standing at a podiumAI-generated content may be incorrect.

数字化与电气化深度融合,构建智能绿色能源体系

在不断攀升的全球气候及能源供需挑战面前,能源结构的电气化转型正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紧迫性。来自国际能源署和施耐德电气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的数据显示,要在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目标,全球电气化率需从当前的20%跃升至55%,同时还需通过提升能效、发展循环经济以及推动化石能源脱碳等途径,实现以更低的碳排放供应更多能源。

Mario Haim指出:“尽管各国能源转型的进程和重点存在差异,但能源转型的核心,在于能源需求侧的根本性变革。”面对复杂挑战,施耐德电气坚定不移地以数字化与电气化作为能源需求侧变革的“双引擎”。其中,数字化是提升能源效率、促进循环经济的核心引擎,而电气化则为能源脱碳提供了充足动力,只有充分发挥这两者叠加的协同作用,才能够推动实现全社会、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愿景。

Mario Haim谈到,施耐德电气一直在依托自身在创新技术、行业经验以及合作伙伴生态上的多重优势,持续拓展数字化与电气化方向的业务布局。凭借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的16万名员工,以及分布在各个领域的合作伙伴,施耐德电气正通过广泛赋能智能家居、智能楼宇、智能工业、智能公共设施、智能交通、智能电网、微电网以及数据中心等各个领域,以推动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创新技术破局,加速构建未来电网

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背景下,为了满足电网智能化升级的需求,施耐德电气提供了可扩展的数据基础设施、资产管理软件、电网控制自动化解决方案以及创新的硬件设备。其不仅拥有ADMS先进配电管理系统、DERMS分布式能源管理系统、ETAP电气系统数字孪生平台,以及AVEVA一体化运营中心及PI System数据库等软件解决方案,还搭配了PowerLogic P5继电器、T300远程监控单元以及AirSeT环保型中压设备等创新硬件设备,从而构成了全套智能电网解决方案,能够显著提升智能电网的可靠性、效率,并增强对分布式能源的消纳能力,有效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与此同时,施耐德电气还以创新技术,积极解决低碳可持续趋势下的行业痛点。例如,在全球日益对电网设备中的强效温室气体——六氟化硫加强监管的趋势下,施耐德电气前瞻性地研发并推出创新绝缘技术,结合独特的并联真空灭弧室设计,在中压环网柜等设备中采用符合IEC 63366标准的净化干燥空气代替六氟化硫气体,并提供包括回收处理在内的全生命周期服务,助力用户树立行业绿色转型的标杆。

作为数字化与电气化融合趋势的另一个典型体现,施耐德电气还通过技术生态合作,积极利用创新的云架构和AI等创新技术为智能、绿色的能源体系进行赋能。例如,施耐德电气将EcoStruxure平台与微软Azure云服务深度集成,为能源领域的用户提供了卓越的可扩展性、敏捷性、安全性,并为加速创新提供赋能。例如,双方为PG&E公司联合开发的云DERMS系统的上线时间仅需9个月,显著加快了能源转型的进程。

面向未来的能源转型需求,施耐德电气还研发了支撑高比例新能源接入与低碳灵活用能的中压直流技术,可广泛服务于可再生能源、电动汽车、储能等场景,助力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降低输电损耗,并增强系统稳定性与灵活性,从而为未来用电侧的产消者灵活用能和持续提升可再生能源结构比例提供可靠、稳定的支撑。

Mario Haim不无自豪地谈到,在以数字化与电气化驱动能源结构转型的进程中,施耐德电气的行动足迹早已遍布全球,并持续为用户和生态伙伴创造出智慧、绿色价值。例如,施耐德电气采用ADMS高级配电管理系统,为意大利国家电力公司的配电系统提供了规划、运行、模拟和分析等全套功能在内的实时解决方案,每年可为其节能144吉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5万吨,实现每年 2000万欧元的资金节省。

再如,借助施耐德电气提供的EcoStruxure解决方案,哥斯达黎加的圣卡洛斯农村电气化合作社成功实施了变电站的数字化升级改造,并对智能电表进行实时监控。通过这些举措,该合作社显著提高了能源效率,并改善了服务的连续性,转向了更加先进高效的预防性维护模式。这一转变,为当地带来了每年1600万千瓦时的电力节约,相当于7250户家庭的用电量,每年还减少了580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深耕中国市场,创新实践引领全球能源转型

作为全球最大的清洁能源市场和能源转型的引领者,中国更是早已成为施耐德电气以数字化和电气化“双引擎”驱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策源地。对此,Mario Haim博士谈到:“中国不仅是巨大的能源技术市场,更是推动能源转型的创新试验田,我们致力于将全球经验与中国的创新智慧和示范性应用相结合,并积极与本地伙伴携手,深度参与并见证中国的能源转型之旅。”

正如Mario Haim所言,中国已经成为了施耐德电气推动能源转型的“关键主场”。今天,中国已成为施耐德电气全球第二大市场,也是最重要的供应链基地之一和四大研发基地之一。公司持续加大在华研发投入,目前已设立北京、上海、无锡、西安和深圳五大研发中心。

在推进供应链绿色化的进程中,中国同样是施耐德电气的重要基石。在中国,施耐德电气打造了无锡、上海两大“灯塔工厂”,并拥有21家零碳工厂,本地化采购比例高达90%。依托这样的绿色布局,施耐德电气不仅自身积极践行低碳发展模式,还引领供应链伙伴共同参与到可持续发展的行列当中,共同为广大用户实现绿色赋能。

在演讲的最后,Mario Haim再次强调了施耐德电气的企业宗旨:“是通过赋能所有人最大化利用能源和资源创造影响力,推动人类进步与可持续的共同发展。”

为此,施耐德电气正凭借领先的数字化电气技术、创新的绿色解决方案和坚定的可持续发展承诺,不断在能源转型的蓝图上笔耕不辍。未来,施耐德电气意在携手更广泛的生态伙伴和用户,共同为数字化和电气化的“双引擎”注入更加充沛的动力,携手推动全球能源系统向更清洁、更智能、更普惠的方向加速演进。




责任编辑: 江晓蓓

标签:施耐德电气,能源需求侧变革,清洁能源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