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因能源短缺而被动的欧洲

————美俄冲突背后的能源暗战



2014-04-01 10:12:29 中国矿业报   作者: 赵腊平  

白宫日前宣布,为了惩罚俄罗斯“并吞”克里米亚,除了已经宣布的经济制裁外,美国总统奥巴马和其他国家领导已经决定,暂停俄罗斯在八国集团成员国的地位。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则回应:美国从来就没有把俄罗斯当成自己人,八国集团从来都是西方国家的俱乐部,被踢出八国集团“没什么大不了的”,如果俄罗斯的西方伙伴认为“G8模式已经走向尽头,就让它走到尽头好了”。

有关人士分析,美国在执意将俄罗斯踢出八国集团之后,如果继续加大对俄罗斯的制裁,把俄罗斯逼得太狠,站在美国一边但1/3甚至更多的天然气都要依靠从俄罗斯进口的欧盟,就可能面对俄罗斯对欧洲国家“断气”的威胁。而美国将伸出援手,帮助欧洲国家摆脱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

西方有句谚语:“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乌克兰危机不仅牵涉到民族和地缘政治问题,更牵涉到乌克兰、俄罗斯、美国和欧洲国家的具体利益。从目前的局势来看,问题恐怕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在乌克兰紧张局势背后,欧洲的能源软肋无疑是这场大国博弈棋盘中不可忽视的一颗棋子。美国与俄罗斯针锋相对的背后,可能暗藏着更深层次的博弈和暗战。

“阀门”掌握在普京手里

旧事刚了,又添新愁。俄罗斯对欧洲国家的能源供应刚刚稳定了几年,现在却又因乌克兰危机再度面临变数,这也许就是欧洲国家的宿命。

就像北约在美国的怂恿下拼命东扩,并把导弹部署在俄罗斯的家门口,直把俄罗斯逼到墙角一样,俄罗斯“收回”前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送给乌克兰的克里米亚的决心是铁定的。事实上,克里米亚从公投到入俄只用了短短几天的时间,这样闪电般的速度使得美欧国家一片惊愕。震惊之余,美欧国家开始对俄罗斯实施 “制裁大战”。但是,普京却对美方的制裁并不担忧惧怕,俄罗斯内部甚至还有更多不以为意的声音。

但正如有关专家分析,美欧国家的制裁对俄罗斯肯定是有影响的,但影响肯定不可能是灾难性的。俄罗斯的经济结构和别的国家不一样。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远低于美国,与美国间的直接贸易量也很有限。俄罗斯的主要贸易伙伴集中于欧亚。据俄海关总署的数据,2013年俄罗斯最大贸易伙伴为中国,其次为荷兰、德国、意大利、乌克兰、白俄罗斯、日本,俄美贸易总额不过277亿美元(其中俄进口165亿,出口112亿),双边贸易量占比仅3.3%,和俄中贸易(总量888亿美元,占比10.5%)相比差距甚远,且因美国能源自给率近年来不断回升,俄拳头出口产品——油气对美输出量几乎可忽略不计。但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和工业金属出口国,尤其是欧洲国家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的主要输出国。欧盟对俄罗斯天然气依赖严重,天然气供应量1/3仰赖从俄进口,28个欧盟成员国中,天然气供应100%依赖俄罗斯的有6个,依赖率50%的则有12个。但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和工业金属出口国,尤其是欧洲国家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的主要输出国。如果欧盟有本事,那就不从俄罗斯购入天然气,而这对于欧盟国家是不可能的。

俄罗斯人可不是一个光是打打哈哈就算了的民族。事实上,对于欧盟国家而言,也并非不想在乌克兰问题上采取进一步的行动,但这些国家的领导人早已意识到,不仅任何军事恐吓不可能迫使俄罗斯改变立场,就连经济制裁也很可能会让俄罗斯停止向欧洲国家提供石油天然气,而这对欧洲国家来说,无疑是无法承受之重——这些国家应当还对发生在2009年1月的那场“断气”危机记忆犹新。

众所周知,俄罗斯供往欧洲国家的天然气是通过管道输送的,必须要途经乌克兰。 2009年1月1日,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宣布开始停止向乌克兰供应天然气。1月6日早晨,乌克兰突然决定关闭4条向欧洲输送俄罗斯天然气的战略性管道中的3条。这等于俄罗斯切断或减少了对欧洲十几个国家的天然气供应。结果,俄乌这场“天然气大战”迅速殃及整个欧盟。

据欧盟委员会当时发布的消息,输往匈牙利的天然气减少了65%,希腊减少了81%,保加利亚90%,法国70%,意大利90%。对4个巴尔千国家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波黑和前南共和国马其顿的天然气供应完全停止。奥地利、斯洛伐克、波兰、斯洛文尼亚和罗马尼亚获得的天然气量也大幅下降。德国也未足量获得俄罗斯天然气。而当时,一场暴风雪偏偏降临欧洲,数十万欧洲人无法取暖。据报道,由于俄罗斯切断天然气供应,瓦尔纳、多布里奇等保加利亚东部城市供气完全中断。面对严寒天气,瓦尔纳市1.2万户家庭却得不到中央供暖。保加利亚天然气公司宣布保加利亚的天然气储备仅能维持“几天时间”。

那次“断气”的原因说起来也很简单,那就是乌克兰和俄罗斯的“双边贸易争端”:当时西方的媒体报道称,“欧洲大部分地区的人们今天一早醒来,发现俄罗斯的天然气供应已经在一年中最冷的日子里被掐断了,这缘于莫斯科和乌克兰关于费率的争吵突然间愈演愈烈”。俄罗斯曾向乌方提出2009年以每千立方米250美元的价格(2008年为179.5美元)出售天然气,而乌认为俄罗斯向乌克兰提出的天然气报价没有任何依据, 200至235美元才是合理价位。乌克兰和俄罗斯彼此将天然气短缺的责任归咎于对方。乌克兰石油天然气公司表示,天然气巨头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大幅减少了通过横贯乌克兰的管道向欧洲输送的天然气供应,从而导致“断气”。俄罗斯方面则反唇相讥,说乌克兰石油天然气公司单方面关闭了4个过境天然气管道中的3个。时任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副总裁亚历山大·梅德韦杰夫表示,欧洲成为了乌克兰不明智举动的“人质”,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正在遭遇对天然气赤裸裸的盗窃。

尽管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的官员表示,俄乌天然气之争纯属商业争端。但乌克兰官员谴责俄罗斯是企图利用中断天然气供应,破坏乌克兰的声誉、阻挠乌克兰加入欧盟和北约,是“经济压制”;欧盟中的前共产党国家更是谴责俄罗斯把能源作为政治武器,是“乌克兰总统尤先科积极争取加入北约的努力激怒了俄罗斯领导人”。

天然气短缺问题的扩展速度让欧盟大吃一惊。各国在抱怨俄罗斯全面停止经由乌克兰领土向欧洲客户输送天然气, “让欧洲没有天然气可用”的同时,赶忙寻找其它可以替代的能源。而此前,由于水力压裂开采方法对环境的不确定性破坏,欧洲一段时间内在开采页岩气的问题上趋于保守,法国、捷克、荷兰等国更是禁止了水力压裂法。另外,据说土耳其当时已在考虑其它的能源供应渠道,其中包括从伊朗进口天然气的方案;而欧洲最大经济体德国则准备启动紧急模式;匈牙利则下令国内各发电站如果可能的话使用其它燃料。但随着后来乌俄之间关系的缓和,替代能源的想法又被搁置起来。时至今日,欧洲国家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并没有根本的好转。

有意思的是,在此次美国和欧洲国家就俄罗斯“并吞”克里米亚决定对俄进行制裁之后,英国《周刊报道》(The Week)的评论员彼特·韦伯(Peter Weber)就后果做了分析:如果普京再次中断某些国际商品的供应,并提高原油和工业材料的价格,将令飞机、汽车及其它多项大件商品的生产受到影响,但对美国经济造成的影响可能有限;但俄罗斯如果对美国的欧洲盟友直接报复的话,可就未必了。一方面,欧洲国家目前仍然十分依赖俄罗斯输出的天然气,尤其是德国和意大利;另一方面,与美国相比,欧洲国家与俄罗斯的亿万富翁及商业巨鳄之间也有着更加深入和密切的双边商贸关系。因此,如果莫斯科执意在经济上下重拳的话,欧洲肯定会伤痕累累,“到头来,还得美国来收拾残局”。

在欧洲国家正在为如何进一步制裁俄罗斯而大伤脑筋的时候,据国外媒体报道,英国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的几位学者在美国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杂志《PLOS ONE》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也对制裁俄罗斯可能产生的后果进行了预测。文章称,“若俄罗斯切断对欧洲的天然气供应,欧洲经济则可能会面临崩溃”。研究人员说,他们在不考虑天然气送达用户一端的情况下,对现有天然气管道的运输情况进行了研究。研究共考虑两种危险状况:第一种是俄罗斯将中断对欧洲此前所有的天然气供给;第二种是俄罗斯终止所有途经乌克兰的天然气运输。学者认为,两种情况都会对欧洲经济造成巨大影响。但如果俄罗斯对欧洲“断气”,东欧国家将是遭受损失最大的一方。比如奥地利,如果没有了天然气供给,它将成为一个纯粹的地理意义上的欧俄“中转站”。但同时,有关方面及学者也提出欧洲国家可以寻求其它天然气来源以减少俄“断气”带来的损失的建议,比如:目前,欧洲钢铁工业联盟正竭力呼吁解禁页岩气开发,以应对俄对欧洲能源供应的威胁。而有些学者则建议:建设以荷兰和挪威为新气源的天然气管道;美国联手欧洲和中东国家打压国际油价,给俄罗斯的经济施加压力。

TTIP能让欧洲如愿以偿吗?

有人称,面对俄罗斯的强硬态度,美国已无牌可打。其实,美国根本没把心思放在制裁俄罗斯这副牌上。

美国-欧盟峰会之前,有关人士估计,美国总统奥巴马与欧盟领导人3月26日在布鲁塞尔举行峰会的时候,可能会涉及到夏天将举行的第五次欧美间《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TTIP)》谈判,其中可能会谈到了美国液化天然气外销至欧洲的问题。由此推测,这个议题可能将成为TTIP谈判的重中之重。鉴于这样的情形,曾任美国贸易副代表的米里亚姆·萨皮洛(Miriam Sapiro)在彭博社发文指出,加快TTIP的签署便可以解决欧盟天气供应的问题。文章同时表示,TTIP的签署还可以进一步紧密美国和欧盟的经济关系,帮助处于水深火热的乌克兰走出困境,从而达到进一步制裁俄罗斯的目的。

美国和欧洲有着世界上最大的双边贸易投资关系,双边拥有4万亿的贸易投资额,并为双边提供了1300多万个工作岗位。而建立TTIP最初的主旨就是强化美国和欧洲本来就已经紧密的经济关系。但多年来,美国力主的TTIP贸易谈判并不顺利,特别是斯诺登揭露美国监控欧洲领导人之后,谈判前途更加扑朔迷离:美国指责欧盟违背取消美向欧盟出口产品关税的承诺,而欧盟则指责美方的关税减让缺乏诚意,双方对此的争执影响了后继的贸易谈判前景。

米里亚姆·萨皮洛提出,在TTIP框架内,欧洲和美国应该尽一切努力帮助乌克兰解决与俄罗斯贸易中断的问题,使乌克兰过渡到一个健康运行的市场经济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应提供更多的援助。美国国会应该立马为乌克兰提供一个短期的稳定方案,而欧洲国家更应该继续带头为乌克兰设定一个更加长远的经济和财政援助计划。

在米里亚姆·萨皮洛看来,别的都是次要的,美国帮助欧洲国家摆脱对俄罗斯能源的过度依赖才是至关重要的。萨皮洛提出,美国和欧洲需要重启美国-欧盟能源理事会(U.S.-EU Energy Council),并出台一个共同的能源安全政策。能源出口是TTIP商讨的一部分,让能源出口进一步自由化应该是美国优先考虑的事情。

米里亚姆·萨皮洛的想法显然是“书生意气”。3月26日,奥巴马在美国-欧盟峰会会后召开的记者会上表示,“我们(美国)现在已经可以完成超出欧盟国家需求量天然气的出口”。美国准备直接向欧洲供应天然气,以降低欧盟国家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奥巴马的最新表态似乎在点醒欧盟,使其不必囿于“断气”之苦而对俄罗斯委曲求全。但在日前结束的美欧“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伙伴关系协定”第四轮谈判中,面对欧盟提出的将确保欧洲从美国进口天然气的条款写入谈判协议中的要求,美方并未接受。而在体现此次欧盟-美国峰会成果的充满外交辞令的联合声明中,在欧盟最关心的美国增加对欧能源出口,以使其有底气在能源贸易领域制裁俄罗斯这一问题上,尽管奥巴马承诺将帮助欧洲寻找一个新的能源替代方案,也表达了增加向欧洲出口美国天然气的可能性,但他在欧盟最关心的价格问题上未作任何承诺。他还清楚无误地告诉他的欧洲盟友:“在能源问题上,我要告诉欧洲理事会和欧盟委员会,欧盟在着眼于美国如何增加对欧能源出口的同时,也应该着眼于自己设法增加供给。”也就是说,欧洲要自行解决自己的能源问题。

有关专家认为,这是因为奥巴马预感到,此项动议肯定会在美国联邦能源管制委员会批准以及国会审批方面受阻。道理其实也简单,暂且不考虑获得相应部门审批所需的时间,也不说跨半个地球输送油气会伤及美国能源储量的“元气”,就建设液化装置和天然气出口终端就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和时间。更为重要的是,欧洲采用海运的方式进行远距离液化天然气运输进口报价本来就低于日韩等亚洲国家,若长期承受高昂成本或许会令白宫最终吃不消。同时,业内人士测算,如果欧洲国家天然气进口报价超过亚洲国家,所需支付的费用就会比从俄罗斯进口高60%,这对乌克兰等东欧国来说是无法承受的。美国天然气的“远水”能否解决欧洲“近渴”恐怕还是个未知数,还有待实践考验。

可见,米里亚姆·萨皮洛的上述冠冕堂皇的说辞只是表面上的,主要是说给欧洲国家听的。实际上,这其中暗藏着鲜为人知的巨大玄机。




责任编辑: 曹吉生

标签:美俄冲突,能源暗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