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尽早实现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硬脱钩

2016-02-22 14:13:24 中国能源网   作者: 秦京午  

近日重要与能源新闻,仍聚焦环境安全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前景。一是中国社会科学院2016经济形势座谈会2月16日举行,专家提出中国经济面临重大风险挑战,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仍处在弱脱钩状态。二是沙特、俄罗斯、卡塔尔、委内瑞拉4国达成把原油产量冻结在1月份的水平。伊朗表态支持后原油价格上涨。三是德勤16日发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受油价下跌影响,不少石油企业出现资产流动性吃紧和削减债务能力下降等问题,今年全球约三分之一石油生产商面临资金链断裂的威胁。四是是2月19日国务院新闻界举办环保中外记者见面会,透露中国环保取得重大成果与面临风险挑战。

据外媒报道,尽管沙特阿拉伯、俄罗斯等等4国达成协议,在其他产油国也同意的情况下把原油产量冻结在1月份的水平,国际原油价格在星期二(2月16日)仍然出现较大幅下跌。早些时候上升5%的北海原油价格下跌2%,至每桶32.77美元,美国原油价格下跌2.3%,至每桶29.03美元。

沙特阿拉伯石油部长阿里•纳伊米声称把产量冻结在1月份的水平就足够了。我们只需要价格稳定。目前产油大国伊朗成为关注焦点,伊朗表示支持产油国冻结产量,国际油价17日大幅上涨。由于国际原油价格往往决定其他大宗商品价格走势,自然引起各国能源蜀经济界关注。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2016经济形势座谈会上,专家史丹提出:“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脱钩了吗?”2015年中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0.5%,经济增长6.9%,经济界说发电量增长是历史最低的水平。这么高的增长,这么低的能源消费增量,难道是和能源消费脱钩了吗?判断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脱钩有两类指标,一个是绝对量指标,一个是相对量指标。绝对量和相对量同时下降是强脱钩,如果消费总量还在上升,但是相对量下降,叫弱脱钩。从数据当中可以看到,只有2005年-2015年10年间美国、日本和英国实现了强脱钩。三个国家的能源消费量已经过了峰值,因此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能源弹性系数下降,能源的总量也在下降,属于强脱钩。而中国实际上属于弱脱钩,发达国家的能源脱钩,促进经济增长主要源于技术进步,中国和这些国家相比技术进步的贡献率要低30多个百分点,单位能源产出和人均能源消费呈现此消彼涨的情况,在技术进步比较低的情况下,中国靠增加能源投入维持经济增长。韩国也是靠能源替代,能源投入中国还高,但是韩国为什么没有环境问题?原因就在于能源结构的问题,中国环境问题在于经济增长过程当中,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长期没有得到根本改善,韩国进行能源替代的时候,主要发展了核电,实现了清洁能源。中国是否应当加速能源结构调整和科技进步以尽早实现能源强脱钩?

关于未来经济走向与发展战略问题,社科院原副院长李扬指出,供应侧改革找大学人讲,讲着讲着就讲到了供应经济学上;找发改委来讲,讲着讲着就讲到计划经济上去了。展开供应侧改革的探讨,千万不要滑到供应学派,也不要滑回计划经济。从现在到未来的很长时间内,中国的财政赤字、中国政府债务会迅速地、巨额地增加。要研究巨额的政府债务和巨额的政府赤字下如何促进经济平稳发展。日本三十几年,欧洲三十几年,美国四十几年在高赤字、高债务下运行。发达经济体居民和政府消费率在经济中占比比较高,所以用CPI(消费者价格指数)有合理性。中国消费率只占51%,光用CPI衡量物价不全面。如果只用PPI衡量,中国的工业制造业在经济中的比重高于发达经济体,中国要更多关注PPI变化,中国PPI连续接近4年负增长。中国工业在经济中的比重只占40%多,仅用PPI衡量价格也不全面。希望通过加大需求侧和供给侧政策力度,尽快走出通货紧缩。在中国现有体制机制下,中国企业去产能,僵尸企业处置需要加快推进,要推进竞争性国企改革,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缓解通缩压力。加强对TPP规则研究,加大中国四个自贸区改革力度,为中国整体改革推进创造有益经验。专家张平认为关键是完成中央提出的五大任务: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其中四项都是供给侧改革,提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三大原则作为当代马列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方面已经提出。第一,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第二,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第三,坚持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专家张宇燕认为,目前看世界经济进入了“有毒组合”,低通胀、低增长、低利率、高负债,谁都知道这种组合不可持续。关键是解决债务积压不存在着完美的手段,需要更快的增长,债务重组、通胀、财富税等等,但所有手段都有自身问题。去杠杆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全球经济增长。

全球债务现在达到了人类历史上的最高水平。麦肯锡全球研究所去年有一个关于债务的估算,全球债务现在超过200万亿美元,他们去年四月公布的报告是199万亿美元,占全球GDP的290%,这是历史从未遇到过的。特别是新增债务数量很大,2009年到2014年净增57万亿美元债务,很多国家债务和私人部门债务增长速度很快。新兴经济体到去年年底,借债7.6万亿美元,一旦美国加息,对新兴经济体影响非常大。信贷乘数再加上监管疏漏,意味着美国贷出1美元在巴西变成4美元,马来西亚是8美元,在智利变成10美元,这个乘数上去了,一旦加息,会出现大规模资本流动。总需求不足成为常态,各个国家通过竞争性贬值以求获得全球经济的高大份额。这是当今世界的一大风险。

李平指出:现在所讲能源革命最终的变革是需要储能的变革,现在有一系列储能的重大突破,比如美国宣布汽车的一次充电可以行程600公里以上,比如说日本,充电的速度可以提高到现在充电速度的十倍,中国上海的微材料研究所也已经提出来,7秒钟充电可以行使70公里,包括储能技术、生物技术,中国已经做到3D生物血管打印等等,这样一些技术群体已经形成主导的技术产业体系的变革。他还认为中国包括世界的经济长周期会在2020年实现,但这一过程中有一些悖论在里面,包括自由市场与垄断寡头的悖论,渐进升级和激进颠覆的关系,包括跨界融合与深耕细作的关系,包括门槛降低与竞争残酷的关系。殷剑峰提出中国应当防止日本病,中国从2015年开始,不仅实际GDP在下降,名义GDP也在下降。2015年经济增速是6.8,金融业贡献非常大,如果把金融业去掉,可以看到2015年四季度实际GDP增速是6.8,名义GDP增速只有6.02,去掉金融业的名义GDP增速只有4.78,所以去掉金融业之后,实际金融业增速不到5%,名义GDP增速不到4%,已经进入到名义衰退非常明显的过程。还有一个问题日本病的关键是通货紧缩,目前中国的PPI通缩已经持续了4年之久,CPI扣除食品和能源之后也在2%以下,远远低于调控目标。魏后凯认为,说中国的城镇化严重滞后,这种观点已经不再成立,因为中国的城镇化率2012年是52.6%,2014年是54.8%,所以2012年就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人均GNI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不到60%。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下降。潘家华认为中国2015年煤炭下降的幅度是在急速加大,而且根据能源局白克力的展望,到2016年中国煤炭还将进一步下降接近2000万吨,这就表明自然资源消耗速率降,而且污染物的排放也大幅下降。他认为自然气候稳定的价值应该在GDP的5%,美国学者Nordhous说应该采用另外一种贴现率。而讲21世纪资本论的皮凯蒂出,确实存在土地价值之迷。怎么定义纯土地呢?是说没有任何的人为改进的土地,这样的土地它认为是可以忽略不计,因为全部资本存量之间纯土地份额只有0-20%,这样的价值即使在《21世纪资本论》中也是可以不考虑的。自然价值,是可以跟抽象的劳动,社会劳动相比,可以用来交换、可以提供服务。可以转换为社会必要劳动。生命林的生长是在不断的增值。现在多哈卡塔尔建立的这些楼,从建起来开始就在不断的贬值,50年后、100年后,一堆垃圾。而自然在不断的增值。现在很多人在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讲生态马克思主义、有机马克思主义,但资本主义的核心矛盾皮凯蒂认为资本的收益率大于产出的增长率,资本收益率大概在10.5%左右,产出的增长率大概1.5%左右,这就使得资本不断地在集中在少数人手里,而对这些弱势的,只能提供劳动力的支配地位越来越强势。所以皮凯迪认为经济科学是错的,应该叫政治经济学。因为它有规范、有政治,有道德目的。而我们现在生态破坏的内在原因在哪呢?应该是资产收益率高出自然的增值力或者自然的恢复力,就使得现在环境不断地破坏。西方主义讲生态马克思主义与有机马克思主义,现在国内有一些课题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流派,但是这些流派没有从根本上考虑自然价值,如果讲这种自然价值的话,确实我们是需要,不知道中国可不可以提低碳马克思主义,如果不能提的话,我们至少可以讲马克思主义的低碳政治科技学,因为所有的环境问题,污染也好,自然资源破坏也好确实归根到底就是碳的问题。张晓山指出,中国农业最大问题,就是十二连增之后国内农业生产成本快速攀升,造成了进口入市、收购入库的现象,这种现象最后导致了财政的成本负担,大量的收购粮食压在库里出不去。2015年进口1.2亿吨,其中大豆进口将近8000万吨,但是库存5亿吨,但是库存压了这么多,这里面包括2亿多吨的玉米,实际上反映了供和需的矛盾,库存放在那不断的贬值,不断的陈化,然后还得付仓储费用,还得付贷款利息等等,他认为今后粮食安全的基点放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上。吕政指出,中国能源需求急剧下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中国去年的经济增长率低于3%,中国工业能源占全国消费能源总量的70%,工业能源消费中间冶金工业、建材工业、发电、重型设备制造、石化和化工六大部门占整个工业能源消费的80%或者79%,也就是占整个中国能源消费总量的56%,这六大高耗能工业“十二五”以来明显下降。能源需求的下降导致能源原材料工业的下降。专家上述论述值得能源界投资界人士关注。

澳大利亚媒体2月17日发文称,中国大力发展电动汽车短期会增加对雾霾,以煤电为动力的电动汽车增加,会让清洁能源转型受阻。为减少频繁笼罩中国城市的雾霾,中国政府一直支持电动汽车产业,这也使中国成为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目前,新能源汽车占比不到1%,但增长的脚步有可能加重雾霾。清华大学进行的一系列研究显示,以煤电为能源的电动汽车产生的悬浮颗粒和化学物质是汽油动力汽车的2至5倍,中国计划用可再生能源或者洁净煤发电,作为2020年降低碳排放60%目标的一部分措施。清华大学环境科学学者表示,这会加速电动汽车产生的“绿色影响”,不过,这个目标“实现起来有难度”。清华大学的研究质疑,如此激进地发展电动汽车是否明智,他们认为,除非电力改革提速,否则电动汽车并非“环境友好”。但北京、天津和河北超过90%的电力来自煤炭。电动汽车的广泛使用至少可以把污染源带离拥挤的市中心。有人称不管电动汽车影响如何,转变发电方式才是清洁天空的最快路径。中国应当加速发展清洁可再生能源,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才能保障电动汽车电力来源清洁。

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说,截至2015年底,中国的城镇污水日处理能力由2010年的1.21亿吨增加到1.82亿吨,已成为全世界污水处理能力最大的国家之一;中国安装脱硫设施的煤电机组由5.3亿千瓦增加到8.9亿千瓦,安装率由83%增加到99%以上;安装脱硝设施的煤电机组由0.8亿千瓦增加到8.3亿千瓦,安装率由12%增加到92%;安装脱硫设施的钢铁烧结机面积由2.9万平方米增加到13.8万平方米,安装率由19%增加到88%;安装脱硝设施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由零增加到16亿吨,安装率也达到92%。2011年到2014年,中国累计淘汰火电装机2365万千瓦,淘汰炼铁产能7700万吨、炼钢7700万吨、水泥6亿吨、造纸2900万吨、制革3200万标张、印染100亿米,“十二五”重点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任务均提前一年完成。工业本身的排污情况在明显好转,比如说,全国火电行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累计下降47%和50%,全国单位工业增加值COD和氨氮排放强度分别下降42%和48%。2015年11月中旬的时候,北京全年的PM2.5浓度下降超过20%。但是到最后一个半月三次重大雾霾天气让全年减少大气污染成果打了折扣。中国今年将加大治理雾霾和减少散烧煤。

今年年底北京要完成400个村的煤改清洁能源的任务,要淘汰所有的燃煤电厂。2017年城八区要实现无煤化。2020年要完成全部平原地区的散煤治理任务。这一系列措施能否有效减少供暖期雾霾,其实还取决于中国经济发展能否尽早实现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硬脱钩。中国能源界与投资界应对此有所准备。




【中国能源网独家稿件声明】 凡注明 “中国能源网”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 未经中国能源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

标签:环境安全,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