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做一个有作为的旁观者

2014-01-10 16:08:58 中国能源网   作者: 冯丽雯  

严格意义而言,我们是能源行业的旁观者。作为一个旁观者,看清即罢,这就叫“旁观者清”。但我们却偏偏不满足于“旁观者清”,不仅要看清楚究竟,也要想清楚究竟,还想说清楚究竟,并希望将这些究竟告诉应该知道的人们。这就是我们的担待,特别是本书作者韩晓平,总希望了解每一件事情的原委,及时提出自己的建议,并希望从自己独特的视角,给人以独到的启示。

1985年大裁军,韩晓平卸下披甲十年的戎装,离开了部队。当时他在部队有着很好的发展前程,但他还是决定转业,选择一个新的人生目标。军人的生活既简洁又单纯,外面的世界充满机遇和挑战,这对于一出校门就进军营的人来说却是一片茫然。但他选择了面对,自此他的人生,变得复杂,却更加多彩。

转业之后,他来到了中国民航总局。那是一个充满了变革和挑战的年代,一进民航就赶上李鹏副总理坚决推进民航业改革。航行管理和民航运营政企分开,航空公司与机场行业分离,形成六大航空公司多变竞争的市场。面对如此激烈的变化,许多民航同事都陷入恐慌。民航来自空军,一直处于准军事化管理,一夜之间进企业的进企业,交地方的交地方,很多人都难以承受如此剧烈的变化。各大航空公司相互竞争,航空公司管不了机场,安全将如何保障?大家将如何面对市场化的竞争?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改革的推动下,如今我国民用航空业不仅覆盖了全国,而且辐射了全球,已极高的速度发展,保障了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对空中交通要求,行业竞争力不断加强,经营收入逐年快速增长,迅速成为全球最有竞争活力的民航市场之一。

九十年代初,中国电力供应紧张,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放开市场,引进国外投资者。许多国外独立发电公司(IndependentPowerProducer简写IPP),纷纷希望投资中国。像许多在海外中国留学生一样,他参与了我们的创业团队。我们要做的不只是帮助中国企业引进国外的资金,更希望能够吸收国际上先进的市场化的项目开发融资管理经验。为冲破改革阻力,朱镕基总理“抱着粉身碎骨冲出地雷阵的决心”一口气拆掉了九座庙。电力部被撤销,成立了国家电力公司,并进一步推动了厂网分开为核心的电力改革。在担任多家国际IPP在华投资项目顾问的过程中,使我们更加深刻的体会到,在能源行业全面推动改革,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用市场优化配置资源的必要性。

2000年,在他的倡议下,我们共同创办中国能源网,并将我们的能源投资咨询业务和诸多业内专家共同搭建了中国能源网研究中心。在创业初期,必须准确定位公司的角色和目标,这是我们企业长久生存发展的基石,也是我们能够在中国能源行业有所作为的关键。

能源自身不是一个独立的行业,它是各行各业的基础,不仅是经济的原动力,也决定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结构,决定了生产力的进步,也决定了生产关系的协调。但能源作为一个产业集群却是由一系列相关而又不同的行业交织而成,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传统上因燃料的性质不同而分成煤炭、石油、天然气、核能和水能、风能等,还有近年来得以广泛关注和高速发展的可再生能源与非常规油气,这些均被称为一次能源;而由上述燃料转换产生的电力、动力、热力、冷能、氢能等,则被称为二次能源。这是业内众所周知的分类,但凡被业界称为能源专家的,都是上述某一个或一些行业的专家。他们几乎都需要倾其毕生的经验与造诣,长时间进行积累和实践。但没有任何一位从事能源研究的人,能够有机会跨越所有行业并同时深入其中。能源还与现代物理学和化学、装备制造和工程建筑、经济学和金融投资、环境保护和生态科学、战略和地缘政治学、系统科学和信息科学等多方面的深入交织。要完整准确地研究能源问题就必须全面关注上述所有的问题。

那作为专注于能源的独立第三方的信息服务与研究机构能够能做些什么呢?对这一问题的探索一直伴随着我们团队的成长。

在我国目前的发展阶段,能源领域处于自然垄断国有控制的大背景下,大型国企云集,人才济济,但要找到一家能够提供独立且跨行业的信息与咨询服务的机构却不容易。

作为使用能源的用户一般只关心电价油价气价热价的涨跌,民众现在更加关心环境污染和雾霾对他们生活和健康的影响,政府的着眼点大多是在供应安全保障,而企业注意力自然是如何提高在行业内的竞争力。而中国能源网自建立之初,一直努力通过我们的服务能够搭建一系列无形的桥梁,为各方建立互通互信互容互助的平台。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各种新技术的不断突破,特别是网络信息技术的突破对人类的未来影响深远,使得我们必须建立一种新的理念,去思考、审视、判断能源的发展趋势,这就是大能源的思维模式。于是我们选择了跨越能源传统行业的“5e”来界定我们关注的方向——Energy能源;Efficiency效率;Environment环境;Economy效益;E-Commerce电子商务,以此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能源,也了解中国能源网。

举两个例子可能更容易说明我们存在的必要。

  (完整内容请见图书)……




【中国能源网独家稿件声明】 凡注明 “中国能源网”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 未经中国能源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