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要能源新闻较多,除清洁可再生能源,还包括油气资源及其相关企业安全。首先是是媒体1月22日报道,中石油勘探成果丰硕连续10年油气储量以10亿吨规模高束增长。二是国有企业三桶油发展坏蛋改革战略方向已确定定。四是中石油勘探成果丰硕,中石油连续10年油气储量以10亿吨规模高位增长。
据22日《人民日报》报道,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2016年,在国际油价持续低迷、生产经营面临严峻挑战的困难下,全年国内新增探明油气当量超过11亿吨,其中石油地质储量6.49亿吨、天然气地质储量5985亿立方米。截至2016年,中石油已连续10年国内新增探明储量保持10亿吨当量的高位增长,充分发挥了国内资源“压舱石”作用,为国石油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资源基础,也为中国油气资源安全和经济安全增加了筹码。据中国石油董事长王宜林介绍,自2014年国际油价暴跌以来,中国石油集团坚持过紧日子,投资规模连续2年大幅下降,累计降幅接近50%。但“压投资不压勘探开发”,去年勘探开发投资超过1200亿元,占公司当年全部投资的60%左右。在保持资金投入的同时,科技创新也是中石油储量高速增长的重要支撑。“十二五”期间,中国石油仅在地质勘探领域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就有40多项。例如长庆油田大面积岩性油藏立体勘探技术,在陇东地区新增探明石油储量3.69亿吨;塔里木油田强化复杂山前地震攻关,新增天然气地质储量3000亿立方米。勘探开发成果也支撑着油气产量的稳定增长。2016年,中石油再次实现“油气两旺”,全年石油产量超过1.05亿吨,连续22年保持1亿吨以上水平;天然气产量980亿立方米,实现产量10年翻一番。
另据媒体20日报道,随着一年一度工作会议的正式落幕,“三桶油”2017年的发展战略方向已基本敲定。中石油打算“2017年中石油将完善海外五大油气合作区、四大战略通道和三大油气运营中心战略布局。”今年中石油将延续2016年的国际化战略,推动国际油气合作实现新突破。
中石油旗下的中亚-俄罗斯、非洲、中东、美洲和亚太五大海外油气合作区初步建成于2012年,拥有油气投资业务与工程技术等服务保障业务一体化发展格局。据中国石油网消息,虽然去年中石油的海外投资规模较2015年同期压减近30%,2016年中石油海外油气业务仍同比增长5.5%,完成油气权益产量当量7600万吨,其中原油5752万吨,天然气232亿立方米,同比分别增长4.3%和9.5%。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董事长戴厚良也提到,2017年中石化要提升海外油气资产创效能力,持续提升工程服务外部市场占比,但更多将关注国内市场的油气业务。“要全力推进国内油气业务高效勘探和效益开发,发挥炼油板块创效潜力和推进化工板块结构调整。”2017年中石化将做大炼油自销产品经营量,全力推进天然气拓市扩销。在国内的油气领域,以上游业务男为主的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下称中海油)和中石油一样,都以油气主业增储稳产为重点,防范重大风险,扩展天然气市场。此外中石油还提到,2017年将推进炼化业务结构调整,弥补销售短板,并继续专项研究大庆油田及其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华尔街日报》报道称,发改委最新发布的能源行业五年计划显示,截至2020年,国内石油产量将降至2亿吨,较2015年约下降7%;天然气产量则增长近2/3,至2200亿立方米。伴随着央企混改和油气改革的双重推力,“三桶油”董事长在2017年工作会议上都提到,今年都将持续推进业务整合重组和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快推进市场化机制改革。1月12日,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钱兴坤在《石油行业发展报告》发布会上表示,《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将在2017年出台,其重点包括上游矿权改革、天然气价格“管住中间,放开两头”以及推动上海石油与天然气交易中心的进一步建设等。日前中石油审议并原则通过《集团公司市场化改革指导意见》和《集团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指导意见》,提出了分类推进、引入各类资本和完善公司治理等主要改革举措。中石油重点提出要深化工程技术服务业务、金融业务改革。并相继对油田机构、炼化业务和天然气销售等企业试点实施了经营自主权改革,并率先进行了天然气销售管理体制改革。中石油天然气销售分公司第二家区域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销售北方分公司在北京正式挂牌成立。目前中国原油自给率已不足40%,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也在大幅上升,中国理应以加速改革来保障能源安全与可持续发展。
中石化是“三桶油”中最早启动混改。截至2016年底,中石化已对旗下的销售公司、油服公司、机械工程资产和油气管网资产进行了整合混改。去年12月12日,中石化股份(600028.SH)发布公告称,中国人寿及国投交通将以现金合计228亿元,认购中石化川气东送天然气管道有限公司50%的股权。本次增资完成后,管道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将由1亿元增加至2亿元,管道有限公司将不再纳入中石化的合并财务报表。
中海油董事长杨华在会上明确提出,2017年中海油将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预计到2020年完成向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转型,形成与公司发展战略相匹配的管理体制和市场化经营机制,形成更健全的法人治理结构,在全球的资本布局结构更趋合理。“在组织管控上,要以管资产为主向以管资本为主转变。”电网两巨头混改重在合资合作国网争取市场化交易电量破万亿。
另据新华社《经济参考报》1-月22日报道,在电力体制改革和国资国企改革全面落地的背景下,国网和南方电网公司两大电网巨头不约而同把2017年1号文件给了“改革”。今年这一工作将在电改、混改和内部变革三路并进铺开,其中,国网将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争取市场化交易电量突破1万亿千瓦时,混改以合资合作、上市为主要形式,以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增量配电投资业务放开、产业和金融单位等为重点。
在1月19日国家发改委2016年改革工作进展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巡视员王强介绍说,截至2017年1月,除西藏自治区正在制定试点方案外,已有21个省(区、市)开展了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9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展了售电侧改革试点,3个省(区)开展了可再生能源就近消纳试点,输配电价改革试点覆盖了除西藏以外的所有省级电网和华北区域电网,第一批105个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项目落地,形成了以综合试点为主、多模式探索的格局。
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包括直接交易在内的市场化交易电量突破1万亿千瓦时,约占全社会用电量的19%。“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在制定《关于有序放开发用电计划的通知》,拟适时出台。”王强透露。在1月19日的国网春节供电优质服务暨电网发展新闻发布会上,国网体改办副主任魏玢透露,2016年国网经营区域内完成市场交易电量7907亿千瓦时,今年将积极汇报、促请放开市场主体参与省间交易购电选择权。
南网也表示要当好电力体制改革排头兵。《南方电网公司关于2017年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今年公司重点抓好的6项工作:持续完善输配电价机制建设、持续加大电力市场化交易力度、努力提升电力交易机构规范运行水平、深入推进售电侧改革、积极参与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稳妥推进独立供电区改革。
在电力体制改革推进的同时,混改也有望进一步突破。国家发改委日前表示,将在电力、石油、天然气等关系国计民生和经济安全的重要领域和关键行业加快推进混改,第一批试点企业实施方案正在讨论。
南网表示,2017年将积极做好深圳前海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项目。而国网则提出,抽水蓄能电站、调峰调频储能项目实行投资放开。采取全资、控股等方式,积极参与增量配电投资业务放开改革试点项目,扩大市场占有率。加快产业、金融单位上市步伐,提高资产证券化率,强化上市公司规范管理。探索科技型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积极开展试点。
值得注意的是,电力需求增速趋缓、市场化改革推进等对电网公司自身发展也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在此之下,两大电网巨头纷纷抓内部强身健体改革,南网明确了7项主要工作:创新电力营销体系、构建物资和招投标管理新体制、拓展综合能源等涉电业务、拓展完善集团金融平台、加强国际业务归口管理和统筹主导、开展专项行动、补齐农村电网短板。而国网则着重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改进决策机制和管理流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建立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项目选择、选人用人、薪酬分配、业绩考核等制度,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开展职业经理人制度试点,探索多元化薪酬分配方式。
在国际形势多变与地缘战略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中国能源战略理应更快转型与加速能源企业改革,真实实现能源革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保障中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