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国家能源局召开党组扩大会议,认真总结三年来学习贯彻落实能源革命战略思想的生动实践,研究部署下一步贯彻落实工作。就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点工作,会议从七方面进行了安排部署。一是研究制定2050年能源转型路线图,明确重要时间节点、阶段性目标和具体路径。二是深入抓好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的约束性目标、改革举措和重大项目的落地,尽快启动中期评估研究工作。三是出台《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防范和化解煤电产能过剩风险的若干意见》,坚决把2020年煤电装机控制在11亿千瓦以内。四是加快出台《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2017~2021年)》,着力解决用气用电“最后一公里”等制约清洁供暖的突出问题。五是研究起草《推动能源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进一步明确能源互联网的内涵、发展路线图和重点实施举措。六是持续深化电力、油气体制改革,更大程度释放改革红利。七是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为依托,围绕国际资源获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国际能源治理完善等,全方位深化能源国际合作。
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15日在发改委新闻发布会上表示,5月2日至26日,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和脱困发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组成8个督查组,赴各地开展取缔“地条钢”专项督查。
目前各地排查发现的“地条钢”产能已全部停产、断水断电,正按照“四个彻底拆除”的要求将“地条钢”取缔到位。截至5月底,全国已压减粗钢产能4239万吨,完成年度目标任务84.8%,退出煤炭产能9700万吨左右,完成年度目标任务65%。
此次督查的10余项具体内容中,涉及去产能的就有3项,包括压减5000万吨左右钢铁产能,退出1.5亿吨以上煤炭产能以及淘汰、停建、缓建5000万千瓦以上煤电产能。筹备多年的原油期货今年以来上市进程加速,按照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此前发布的通知,6月13日起开始接受境内外客户开户申请,作为国内首个对外开放的期货品种,原油期货也是首个实施投资者适当性制度的商品期货品种。
能源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能源中心已启动并将加快推进会员和特殊参与者招募,存管银行、交割仓库、质检机构以及信息转发商协议的签署。同时将在近期启动对于政府及监管机构、石油公司、结算银行、交割仓库等多个大类的原油期货业务培训和推广,并进行全市场的生产系统演练,争取年内推出原油期货。6月9日,中国工程院召开重大咨询项目“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研究”成果发布会。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增长了7.5倍,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近30倍,能源支撑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