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能全,姜霖,王海滨
出版社:石油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01-01
纸张:胶版纸
装帧:平装
ISBN:9787518357437
前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立足中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党中央对碳达峰碳中和的高度重视再次得到充分体现。
世界气象组织(WMO)的《温室气体公报》显示,2021 年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的浓度分别为工业化前(1750 年之前)水平的 149%、262% 和 123%,危及《巴黎协定》的控温目标。全球碳达峰碳中和是关系人类生存空间的安全和宜居以及人类历史发展的重大战略,中国提出“双碳”目标,一方面体现了大国担当,主动承担全球环境治理责任;另一方面也是自身高质量发展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在此背景下,编写了《领导干部“双碳”基本知识》。本书共分五章,分别涵盖“双碳”的背景和缘起、国外碳中和政策和行动、中国“双碳”的政策和行动、国内外企业的减碳行动和“双碳”相关热点问题讨论。第一章、第二章、第五章第一至第四节由姜霖编写,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五节由王海滨编写。王能全、姜霖对全书做了统稿。
通过分析和借鉴国际走向碳中和的路径和经验,本书认为:政府在碳减排行动中扮演重要角色,正确的发展理念将对实现“双碳”目标起到积极作用;各国发展情况不同,尽管碳中和是大势所趋,但各国的减排路径仍应因地制宜、积极稳妥、不可过分激进;发展是人类社会的头等大事,基于中国能源的现实,能源企业在努力实现“双碳”目标的同时,要将保障供应和安全作为最重要的职责,应持续通过市场化改革,推动中国的能源发展,助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希望本书能为领导干部以及从事相关研究的人员等认识和了解碳达峰碳中和提供一些参考。
序言
近年来,全球极端天气频发,造成的灾难触目惊心。爆发于2019年7月初的澳大利亚丛林大火持续数月,数千万亩土地被烧毁,烧死了数十亿野生动物,据保守估计,2万只考拉在大火中丧生,鸭嘴兽成了濒危动物,30多人死于大火。2021年6月17日,美国加州“死亡谷”,地表温度达到53℃,成为全球地表最热的地方之一。2022年夏天,西班牙、法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连日遭遇40℃以上高温,部分地区气温刷新有气象记录以来6月同期纪录;与此同时,欧洲遭遇500年以来最严重干旱,欧洲第二长河多瑙河跌至近一个世纪以来的最低水位之一。这些事件以及造成的灾难,让世人切身体会到全球变暖导致极端天气频发带来的巨大影响,从而更加迫切地认识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2015年的《巴黎协定》,让碳达峰碳中和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共识。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六次评估报告指出,最近50年全球变暖正以过去2000年以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到2030年前后地表平均气温的升幅将达到1.5℃或1.6℃,比几年前的预测提早了10年,按照当前世界各国的减排政策,21世纪末全球升温将达到3.2℃,人类需要以更大的力度推进减排行动,才能实现碳中和以及控温目标。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也是世界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2021年,中国能源消费产生的二氧化碳为105.23亿吨,占世界的31.1%。2020年9月22日,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政府向国际社会做出庄严承诺:2030年前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并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1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2021年10月26日,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这两份文件对2030年和2060年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出了具体要求,对相关工作进行了具体的安排。所有这一切意味着,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将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降幅,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
从日常的观察中,我们看到,世界各国对“双碳”的认识是在曲折中不断提高的。国际上,在气候政策上最为激进的欧洲国家,最先遭遇到了能源过快转型的反噬,能源危机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愈演愈烈,在乌克兰危机的阴云下更是上升到了严峻的能源安全问题的境地。为了民生和经济社会的稳定,欧洲国家被迫重启煤电,引发人们对碳中和前景的疑虑。在国内,2021年上半年各地一度出现“一刀切”限电限产或运动式“减碳”,国家及时提出“坚持全国一盘棋,坚持先立后破”“稳中求进”“要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增加新能源消纳能力,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
为了帮助读者正确认识和理解“双碳”,王能全、姜霖和王海滨同志编写了《领导干部“双碳”基本知识》一书,较为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双碳”的缘起和背景,有助于读者认识温室气体排放对全球升温乃至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不利影响;介绍了目前全球碳排放形势与特点,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碳排放历史与现状,各国和地区在碳减排机制上的安排和碳减排技术上的进展;介绍了中国碳排放概况,以及从中央到地方的“双碳”政策及行动;通过案例,介绍了国内外企业的“双碳行动”;剖析了“双碳”相关热点问题,比如备受关注的能源转型、能源安全与“双碳”问题,等等。
刚刚结束的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立足中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
我认为,本书的出版,对大家正确认识并实践“双碳”目标会起到积极的帮助作用,特别是在落实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更好地推进中国“双碳”目标的实现之际,本书的出版恰逢其时。
张玉清
中国大连高级经理学院特聘教授,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
2022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