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分布式能源热电联产的最新动态

2008-10-30 09:12:00 中国能源网   作者: 热电专委会  

一、热电联产的现状

到2007年底为止,中国热电联产的情况:年供热量2 5 9 6 5 1 万吉焦, 比2 0 0 6 年增加14.13%。

供热机组总容量达10091万千瓦占火电装机容量的18.15%,占全国发电机组总容量的14.05%。是核电装机884.6万KW的11.41倍。

在运行的热电厂中,规模最大的为太原第一热电厂,装机容量138.6万千瓦,在北京、沈阳、吉林、长春、郑州、天津、邯郸、衡水、秦皇岛和太原这些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已有一批20万千瓦、30万千瓦大型抽汽冷凝两用机组在运行,星罗棋布的热电厂不仅在中国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迅速发展,就连黑河、海拉尔、石河子和海南岛这些边疆城市也开花结果,区域热电厂也从城市的工业区,蔓延到了乡镇工业开发区,苏州地区一些村镇办热电厂也在发挥着重要作用。最近几年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在中央“上大压小”政策影响下,将有更多的城市安装大型供热机组。有的城市在市区周边和开发区已建起十多个热电厂,形成当地重要的热能动力供应系统。有些私营企业家也看好热电联产投资建设热电厂。

热电厂供热生产情况

(1)热电厂供热设备容量情况 截止2007年底,全国共有电厂供热设备容量10091万千瓦(含部分6000千瓦以下机组),同比增长21.42%。电厂供热设备容量较大的省份依次为:

1.山东(1873万千瓦)比上年增27.68%

2.江苏(1419万千瓦)比上年增11.73%

3.内蒙古(762万千瓦)比上年增88.15%

4.河北(721万千瓦)比上年增17.05%

5.辽宁(707万千瓦)比上年增25.58%

6.河南(614万千瓦)比上年增53.12%

7.黑龙江(594万千瓦)比上年增10.82%

8.浙江(520万千瓦)比上年增13.54%

9.吉林(476万千瓦)比上年增17.82%

10.山西(401万千瓦) 比上年增13.27%

11.上海(327万千瓦)

12.北京(319万千瓦)比上年增4.93%

电厂供热机组主要分布在华北、东北等气候比较寒冷的地区以及华北、华东等工业用热需求量比较大的地区。贵州、云南、西藏、江西、青海没有电厂供热机组。

供热机组增幅20%以上的省份是内蒙、河南、辽宁、山东。

(2)热电厂供热量情况 2007年,全国电厂供热量259651万吉焦,同比增长14.13%。其中,电厂供热量比较大的省份依次为:

1.山东(47568万吉焦)

2.江苏(47228万吉焦)

3.浙江(35384万吉焦)

4.辽宁(21063万吉焦

5.河北(14721万吉焦)

6.吉林(11939万吉焦)

7.黑龙江(11837万吉焦)

8.内蒙古(6876万吉焦)

9.北京(6430万吉焦)

10.天津(6125万吉焦)

11.上海(5980万吉焦)

12.山西(5696万吉焦)

13.河南(5830万吉焦)

2006年山东省热电装机容量全国第一,供热量居第二位,而2007年装机容量和供热量均居全国第一位。

电厂供热量同比增长较快的省份主要有浙江(12.81%)、山东(33.48%)、江苏(23.90%)、河南(14.56%)、新疆(6.50%)。

(3)热电厂供热厂用电率 2007年,全国电厂供热厂用电率为7.46千瓦时/吉焦,同比上升了0.18千瓦时/吉焦。其中,在主要供热生产区域中,华北、东北区域各省的电厂供热厂用电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内蒙古最高为11.46千瓦时/吉焦;华东区域各省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4)供热煤耗率 2007年,全国供热标准煤耗率为40.50千克/吉焦,同比上升了0.18千克/吉焦。

供热煤耗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省份依次为:

1.广东(38千克/吉焦)

2.浙江(38.3千克/吉焦)

3.上海(38.6千克/吉焦)

4.北京(38.70千克/吉焦)

5.宁夏(39.7千克/吉焦)

6.江苏(39.9千克/吉焦)

(5)分地区热电厂供热情况



二、我国热电联产发展的几个趋势

(1)大容量供热机组增多;

(2)凝汽火电厂改供热或加装供热机组;

(3)生物质发电将有更快发展;

(4)企业自备热电站加快建设;

(5)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厂开始建设;国产首台低热值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机组投运;

(6)各城市重视环保,调整燃料结构,拔除小烟囱,发展集中供热;

(7)市场经济发展中热电企业受到不公平的待遇;

(8)媒体关注热电企业;

(9)热泵技术将成为供热制冷的新军;

(10)太阳能热水器在热水供应中处领先地位

三、天然气的分布式能源的现状

由于国内各地专家学者的大力宣传,积极推广,目前以天然气为燃料的分布式能源发展,已由学术研讨,进入工程开发。已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分布式能源的重要意义,有些项目单位的筹建人员由分布式能源的反对派转变为分布式能源项目的积极分子。

目前几个城市分布式能源情况如下:


北京第一个国产化的小型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建成发电:由北京恩耐持分布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负责系统集成的北京北燃港华燃气有限公司亦庄调压站燃气分布式热电联产系统,已于2007年12月28号建成试运行发电供热。该系统总装机容量约25KW(2×10KW+1×5KW)满足高压站约500平米建筑的全部电力负荷和部分热负荷,其余冷热负荷由燃气热泵空调解决。

该系统采用燃气发电机组和UPS系统相结合的方式向用户供电,充分保证了用户供电的安全性。系统设备和控制部分全部采用国内产品集成,是北京第一个国产化的天然气分布式热电联产系统。由于国产化大大降低了系统的造价,与从公用电网接入方式相比,为用户节约一次性初投资约40%(本工程总投资不到40万元,而如从电力局接线,仅增容费就要60万元);同时每年还可以节约运行能源费用20%。

该工程由北京恩耐特分布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负责全过程,从前期筹划可研分析,工程设计设备成套施工安装,调试直至投产,不仅加快了工程进度,还大大降低了基建投资,应该工程是我国分布式能源建设中的新成就,是值得推广的大好事。


根据以上情况,我们可以粗略估算我国分布式能源已实现热电联产和热电冷联产的情况以及今后一段时间将有一批项目投产的情况。

注:将投产的工程系指目前已施工,估计2007年底将投产的工程和目前已投产的工程合计。上表仅为不完全统计。

另据胜利油田胜动机械集团报导:该厂设备尚有一批待建工程。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编制的《2007年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提要》到2007年底,中国燃煤的单机6000KW及以上供热机组8578。89万KW,按国际分布式能源联盟的说法,这些全算分布式能源。全国供热设备容量达10091万KW,则到2007年底,中国共有燃煤,油、气的热电联产分布式能源机组总容量已达10591万KW,因而是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动力资源。在国际分布能源发展中我国也是重要的成员之一。位居世界前三名。




【中国能源网独家稿件声明】 凡注明 “中国能源网”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 未经中国能源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

责任编辑: 曹吉生

标签:分布式能源,热电联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