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在新年来临之前,中国能源行业本年度最大的悬念——“新版电力体制改革方案”终于落定。《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新电改总体方案)已获原则性通过,待批复后择机发布。此次电改方案能够通过,我国改革的最前线深圳所采取的输配电价改革试点可谓是功不可没。当我们讨论“改革”,“深圳”,那有一个人将不得不被提到。那就是曾任深圳市常委的“电改闯将”——张思平。
“身上流淌着改革的基因”
张思平在河南农村长大,当过铁道工人、大学教师,并在1978年考取了中国社科院的研究生。谈及当年,张思平认为自身的命运与时代紧连。彼时国家处于拨乱反正、社会经济大变革的时期。作为改革开放后的全国第一批研究生,张思平学习期间正好是三中全会召开之际。“1978年的改革让我立志要为国家要为社会为民主奉献,加之几十年来形成的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础,所以我身上流淌着改革的基因。”
研究生毕业后,27岁的张思平进入湖北省社科院,当时仅是经济研究所一名研究人员,5年后就升为副院长。那时的他,出版了《流域经济学》、《长江经济研究》等专著,获得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担任副院长期间,张思平还分管当年在青年的思想界、理论界很有影响力的杂志—《青年论坛》。
1987年9月,中央开始筹建海南省。次年,张思平来到刚刚建省的海南。首任海南省省长梁湘曾任深圳市委书记、市长,以锐意改革闻名。张思平在海南工作的两年期间,就是辅佐梁湘搞改革。张思平在这片改革热土上,把他的改革理念付诸实践。
1990年,36岁的张思平出任深圳市委政研室副主任,三年后任体改办主任,成长为一名“学者型”官员。在深圳市体改办任上,张思平提出并实施了深圳国企改革的两大举措,一个是深圳国资系统的“分级管理”,深圳国资局通过各资产管理公司对下属国企进行管理;第二个是“员工持股”,当时在金地集团等企业实施了中国较早的员工持股计划。
主持电改
2000年到2002年的广东电改为全国电力体制改革发挥了先行先试的重要作用。我国电改最早在广东突破,没有广东的破题,不会有后来全国的电力体制改革。从1997年起,张思平担任广东省体改委主任,负责全省的体制改革。到1999年底,由于省政府机构改革,体改委撤销了。张思平本要回深圳,但省委书记李长春同志表示,广东是改革大省,虽然省体改委撤销了,省政府仍需要一些了解改革的同志继续推进改革。于是张思平就被留任广东省政府第一副秘书长,协助常务副省长分管协调有关计划、改革、物价等工作,具体负责电力体制改革。在当时的广东省长卢瑞华的信任与支持下,张思平担任电改小组组长,总体协调电改。
在全国电力体制改革方案出台以前,广东省大体上做了卖电厂建电网、厂网分开、电网上市、竞价上网这几件事。
第一,提出卖电厂、建电网的广东电力建设基本策略,也就是基本方向,现在来看也符合如今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厂网分开和竞价上网的前奏,为广东电改走出了坚实的一步。张思平提出“卖电厂建电网”:让电厂建设社会化,通过市场化的电厂建设促进电源建设,而卖电厂的钱又可以帮助电网建设。
第二,推动厂网分开。广东率先进行的厂网分开并不容易,当时有很多人不赞成,在省委常委会讨论时,张思平历数了厂网分开的好处及不分的不利,会议最后决定分开。这个过程总体比较顺利,电力系统对厂网分开也没有很大的抵触情绪,因为改革非但没有损害他们的利益,反而增加了一套班子,分别成立了粤电集团和广东省电网公司。总体上,广东的厂网分开没有后遗症,这对后来推动国家电网改革都相当有利。
第三,推动电网上市。厂网分开后,按照国外输电网公司的模式,“网”可以上市,用来募集更多资金进一步壮大。张思平请了中金公司来做广东电网的上市前期工作,直接厘清了广东电网的资产,确认了电网的盈利水平,提出了输配电价改革方案。这个方案在小组已大体通过,但由于国家提出组建南方电网的事,广东电网上市的事最后还是功亏一篑了。
第四,竞价上网。既然厂网分开了,电厂投资主体多元化了,竞价上网就是一个必然要求。当时已拟定了广东省竞价上网的基本方案,该方案已经不是一个内部方案,而是一个公开征求意见的方案。
在全国电力体制改革方案出台以前,广东省大体上就做了卖电厂建电网、厂网分开、电网上市、竞价上网这些工作。现在回头看,当时广东电力体制改革确实胆子大,步伐大,真正起到了率先突破的作用。
围绕广东省电改,也为全国电改,张思平当时带队考察了好几个国家,如美国、阿根廷等,并为后来的国家电力体制改革起了积极推动作用。也就是说,这场改革并不是拍脑袋进行的。由于广东是改革开放先行的地方,一直都很坚持市场理念,所以市场化改革在广东一直不断,这样就为电改提供了很好的环境。
事非经过不知难
“我这一生几十年能够始终在改革第一线工作,能够为深圳的改革做点贡献,是我一生的最大荣幸。”2014年11月21日,年满60周岁的深圳市委常委张思平在统战干部大会上作告别发言,说到动情处他眼圈泛红,哽咽了十几秒。这是一个人人期盼改革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改革风险的时代。这位深圳的改革先锋在推动了深圳改革近20年后,带着一颗不舍的心告别官场。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张国宝亦在微信中写道:深圳市委常委张思平今天退休了。我和他相识是因为电力体制改革,他当时任广东省政府副秘书长,负责改革工作。改革前广东省电力资产是属于广东省的地方资产,并不属于央企。电力体制改革方案中要将全国电网拆分成两个,以西电东送工程形成的云南、贵州经广西向用电大省广东送电形成了南方电网雏形。但云、贵、广西电网资产属国家电力公司,三个省加起来也不及广东一个省的资产总量,所以在拟议中的南方电网,广东省电力资产占了近7成。如果按原有资产股份,广东省应该是控股的,南方电网应该是广东省控股的地方企业。但这对于央企的云、贵、广西电力部门是不能接受的,改革推进不下去。作为广东省副秘书长的张思平是支持电改的,但立场当然会站在广东的角度考虑。后来的结果是将云、贵、广西、广东、海南电力资产组成南方电网,收归成为了一个网,南方电网主要干部由中组部任命,广东省是“人财两空”。最初张思平准备到南方电网任职,结果也落空了。应该说在这场改革中广东省顾全大局,没有广东省的支持,电力体制改革是搞不下去的。这期间我和张思平打了很多交道,成了朋友,许多不知道电改之难的人在夸夸其谈,我知道他心中的苦衷。今天谈到电力体制改革,事非经过不知难。
结语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退休之后张思平的办公室悬挂的书法作品也由常年的“天道酬勤”四个字变为了曹操的《龟虽寿》。尽管曾经的电改闯将如今已经解甲归田,然而我国电改这部大戏才刚刚拉开帷幕,这部跌宕起伏的大戏该何去何从,我们将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