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地供应方面:
短期来看,今年以来,国家及地方政府积极推进煤炭增产保供工作,而煤矿在高开工状态下面临的安全风险往往较高。9月份以来,国内发生多起煤矿安全事故,涉事煤矿均被要求停产整顿,整顿时间基本在一个月左右。同时,临近“二十大”,安全生产成为重中之重,近期,晋、鲁、冀、辽地区纷纷部署加强煤矿安监工作,主产地煤矿安全形势较为严峻。再者,为保安全,部分煤矿生产负荷有所降低。预计“二十大”召开前,主产地煤矿安监力度及范围均将较大,煤矿产能释放或持续受限,同时,考虑到电煤长协保供政策将持续推进,短期内市场煤资源或将维持偏紧态势。
中长期来看,榆林市全市所有涉煤企业自今年9月1日起停止使用榆林市煤炭销售计量专用票,改用磅单统计。另据市场消息,鄂尔多斯市自今年9月19日起取消纸质煤检票政策,正式实行电子煤管票,预计后期主产地煤炭运输效率将不断提升,有利于促进增产保供政策的落地。
● 下游需求方面:
一是,近期,国内单日新增本土病例降至100例左右,预计随着疫情形势好转,后期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措施将逐步落地见效,非电行业补库需求将逐步释放。此外,据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监测数据显示,近几周,甲醇、合成氨、纯碱等化工行业企业耗煤量持续回升,预计后期其补库需求将不断提升。
二是,10月份,大秦线将进行秋季检修,往年检修期间,大秦线日发运减量约15万吨,每日发运量在100-110万吨左右,港口煤炭资源将较为紧张,预计下游部分终端会在检修前拉煤补库。
三是,进入九月底,北方地区气温降低,为迎接即将到来的供暖季,下游电厂冬储煤补库需求将陆续释放。
● 综合来看:由于短期内主产地市场煤资源存在偏紧预期,集港发运成本或将维持高位,同时终端补库需求仍存,但需要注意到,由于近期环渤海港口下水煤现货交易价格上涨较快,天津市、秦皇岛市、唐山市、沧州市,辽宁省锦州市等多地发展改革委对港口煤炭企业开展专项调查,要求严格执行已签订的电煤中长期合同价格,严禁以“阴阳合同”等方式额外加价,将煤炭价格保持在合理区间,预计在政策端强力调控下,后期煤价将趋于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