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6月5日下午主题对话

2019-06-13 15:07:02 中国能源网

主题对话:智慧:未来能源的跨界融合趋势

对话主持人:韩晓平-中国能源网首席研究员

对话嘉宾:

Frank Eulitz-西门子气电集团创新技术副总裁

余红光-IBM大中华区能源与公共事业总经理

马立-德勤中国合伙人

主持人韩晓平:请大家就坐!

其实我们今天这个话题主要讲的是跨界的问题,当然刚才各位专家们都讲了在跨界的过程中,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实现,而且在大的环境下,在全球应对气侯变化这样一个人类共同面对的挑战的情况下,每一个企业都面临着转型,而且在转型的过程中,其实各种新的技术应用变得非常的重要。

那么接下来我们还是请余红光余院长,其实刚才你还有几个话没有讲完,尤其是IBM做的几个范例没有讲,你能不能现在给我们讲讲这些范例在我们应用新技术方面有什么意义?

余红光:我在讲之前,其实刚才咱们北燃有一个非常好的演讲,我觉得就是一个非常好的范例,过去北燃也是我们的一个服务对象,它的数据中心,它的ERP等等,是信息化建设。我今天看到它做的综合能源服务这个平台建立,包括它有很多示范的项目,特别现在它把一些指标体系能够讲的这么清楚,而且是实实在在发生的,这个我觉得非常好。

IBM呢,我前面讲的都是一些观点,我们怎么看工业物联网跟能源物联网,能源物联网其实从我本身来讲,我们是做这个能源,为能源企业,因为我们本身不会成为一个能源的公司,我们是为企业服务的,帮助这些能源企业,如果说要真正做的比较好的,本来我想举几个都是我自己参与的项目,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在国外我觉得比较好的一个就是英国的国家电网,这个国家电网当然因为咱们国家电网这么大,但是大家知道英国电改制比较早,这个电网它有的属性还是保留着,而且这个电网的资产大家知道电力都有一个特点,就是资产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

其实我们能源物联网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不要大家觉得一关联就是简单性的关联,它确实是有一个数据,包括电力、电流的关联,信息的关联,包括这个里面知识的关联。我们现在为什么能源产业大幕刚刚拉开,其实我们这一块还是不像零售、交易,包括吃饭啊、买卖这些东西走的那么快,变革快,包括电讯发展的很快。我们这个产业里面它有非常重要的行业的,而且是很深的属性,不管是刚才讲的天然气、石油,包括我们电力资产,包括核电等等。

包括我讲我们是顺着ERP之后构建一个大数据,基于云的我今天云讲的少一点,因为作为外国公司,云我们没有在这里落地,云的数据中心我必须要找到合作伙伴。但在国外我们是可以基于这个云平台顺着ERP往业务上面去拓展,这里面首先第一个就是解决它的资产运维,我们现在不管是发电企业也好,电网企业也好,咱们不要老是说政策、煤价或者电价,你作为一个企业也必须得要通过你这个技术创新来提升你的竞争力,包括你的成本能不能降下来。就是呼应到我前面讲的这些我们的观点,我们做的实践,英国的国家电网做的,我们是把它构建了一个顺着ERP人财物再往业务来拓展。前面我们说的两化融合嘛,我们也是从信息化进入到这个。这个也跟我们传统电力的技术,相应的这些结构化的,包括它已经有的设备、厂商,包括运营结合起来。

在新能源里面,我们在维斯塔斯(音)风电是老大,因为风电变化非常快,这个系统管理上很困难,我们通过天然气、气象,就是大数据的分析预测,构建了这样一个平台的话,提升它的精度,包括符合的需求。这里面对它的提升,业务啊,因为精度提升之后,它效益是非常高的,这个也是一个例子。

当然还有跟核电,我们的路径都是从ERP这个平台,反过来,包括西门子的同行,包括GE,他们也是从另外一个设备,电力的行业里面构建一些,比如说GE,虽然现在变化很大,但是它那个其实也是一个路径,它可以从原来的OT这一块,比如说设备这个技术,再向构建数据平台把你所有做的实践都得要打通。那在国内,我们还做了华为,因为华为不属于我们这个领域,能源这一块儿跟国家电网的合作主要在过去信息化,但在企业转型金风科技是我们一个非常好的例子,当时我们也是希望把它打通IPD,首先建立IPD,就是研发管理体系,这个研发管理体系,咱们看还是非常重要的,为什么华为那么强?因为它首先就把研发体系建好了,它在全世界都可以对接的,可以跟高校合作、科研里面的合作是非常容易。你看我们深圳的企业,体系化的东西建立起来以后,是非常有力量的,因为它确实帮助很大。

不单单是研发体系,这个研发体系向外伸出去的,它的供应链体系,它的销售体系,它的财务管理体系,它的甚至HR体系,人才体系,品牌体系,都要把它建立起来。当然我们不单单是跟这些国企、央企,也包括一些快速成长的,刚才说的金风科技也是民营,当然一部分也是国有的。

比如刚才我听北燃讲的时候,我马上想到我们当时跟农机泰和做的那个合作,当时我们也帮它搭建一个整个河北省节能服务的中心,它是数据几百家,甚至上千家的大型企业节能服务,它这个条件是具备的。那么我们在技术上面,跟它有一定的合作,但是确实这一步可能中国能源网韩晓平先生也在帮他们做一些非常好的指引,但是我觉得他们其实本身也可以像北燃一样,在综合能源服务里面,确实像知识图谱,我们IBM也是一样,我本人是从行业出来的,IBM本身不是一个行业的公司,我们是一定要跟专业的公司结合起来,才能够把这个做好。

主持人韩晓平:其实他刚才说的云,其实最新的词不叫云了,叫物,物计算。对于我们行业来说,可能应用创新变得非常重要,在应用方面有的时候我们可能并不需要那么先进的技术,而且这些技术其实够用就行,他刚才说的农机泰和,在这个公司做独立董事,也是在香港上市的。我们一开始就做了一个河北大企业的一个能源管理,通过能源数据把这个传上来以后,帮助它进行分析,帮助它进行节能服务,帮助它进行需求的管理,然后帮它优化整个能源系统,最后帮它去买电卖电。当时想的挺好,但是实际上后来发现整个发电生态还是有一定问题,所以在这方面的进展速度或者盈利,满足上市公司还是有问题的。

后来我们转变了方向,去做分布式光伏,大家都知道分布式光伏,大家屋顶上的太阳板哪块是好的哪块是坏的,大家都不清楚,如果你都不清楚,你跟银行借钱就借不出来的,银行说把钱借给你,如果发不出电,我的钱怎么还啊?所以它就把这个电应用在了分布式光伏上,让每个分布式光伏的智能表数据传上来,它通过数据的比较就知道哪一个电站到底运行的怎么样?如果有问题,它的检修马上就可以到现场帮你去修理,因为这样一个机制建立之后,银行就可以把钱带给千家万户,打通了这样一个产业链。实际上就是应用的创新,当然了这个数据也很重要,IBM刚才余总讲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他们是给人提供服务的,缺乏数据,这一点我想西门子做的更好,所以我想问一下Frank Eulitz。

西门子公司搜集了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如何去应用?如何通过数据提升企业的管理能力和它的服务能力?

Frank Eulitz:其实数据已经是在很多会上大家都说了是未来的石油,数据确实是很重要的资产,我其实也想举一个例子,跟刚才韩总您讲的这个屋顶太阳能的例子是比较像的。

其实我们过去也用我们的技术来做数据分析,另外利用我们的软件来去联合我们的太阳能光伏的设备,这样的话,我们可以去动态的监测我们的屋顶太阳能的表现,另外和我们的热电联产配合,同时如何进行远程的控制?而且现在我们做的更加的智能了,我们甚至可以去看一看每单个的太阳能电池,它会在什么时间可能出现故障?也就是说我们利用人工智能去做提前的故障预测。我可以看一看这个太阳能电池板它过去发电的一个表现,可以去动态的分析,来去预测哪一块儿电池板需要提前去更换。

所以刚才大家也介绍了比较好的一些用户界面,其实我虽然说对于这种大数据和能源互联网并不是专家,但是我觉得像银行这样的一些贷款方、融资机构,如果你给它清楚的展示它投资的资产现在表现的是如何的,那么毫无疑问是一个很大的帮助。所以我可以把数据转换成价值,我可以把这些数据放到公有云上,或者是放到私有云上,可以让国家层面的管理机构去看一看我们如何能够更灵活的服务好客户。

我们有一些软件套装,我们有负责数据收集的传感器,包括图像识别,包括神经网络,刚才我说的这个屋顶太阳能就是利用神经网络来去计算的,我们拿着这些能力和我们客户共同开发,同时也和客户的团队去组建一些联合的科研力量,来为客户进行定制化的一些开发。比如说一些小的电厂和大的能源企业,它的需求是不一样的。比如说像大工业的客户,它可能还会用到一些自动化控制的一些功能。谈到自动化,我觉得像西门子或者像GE的自动化解决方案,以后会整合到更多的系统当中,会有更强大的能源管理软件,能够更好的去实现针对不同客户的服务自由化,实现灵活的能源管理。所以这个话题还是很大的一个话题,我觉得我们可以通过具体的例子,可以最直观的感受到它的好处。

我再举一个例子,比如说我们还建设过这种虚拟电厂,其实我们在北京燃气的例子当中,也听到了相关的介绍,就是在虚拟的平台上建一个一模一样的平台,然后你去动态的监测你的资产状况。这样的话,我的发电机组就能够在运行过程当中更加灵活,我不用说定期的去停产去检修,我可以在边生产的过程当中去动态的维护。同时,你还可以做到一个提前的预测,包括像这个生产力提前的预测。这里面就蕴含了很多的价值,其实也可以去影响到我们的运行成本,去吸引投资。

还有一个例子,我们叫竞争性的竞价,我们可以去看统计数据上的偏差,比如说我们就每一个电厂去开发一个解决方案,我首先要看的就是它过去比如说10年的气侯,包括它过去10年整个运行的数据有什么特点?然后我们不是像过去那样的这种确定性的投标,我们去做一个竞争性的投标。看一看这个环境当中的机组它应该具备哪些特性?这个就是充分利用了现场的特性和特征,它的价值,这个就是大数据能带来的好处。

主持人韩晓平:非常有价值!

其实讲到数字化,刚才马立女士也讲到在"一带一路"中的发展思路,刚才她讲的时候我就一直在想,其实很多问题在"一带一路"中通过数字化是可以解决很多问题的,因为我们也承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一是发展绿色,另外是没有腐败的,应该是透明的。因为这样的系统建立以后,真正能够帮助这些国家,而且能够让更多的国际合作者,通过这种透明的系统来共同参与,大家的利益也可以得到充分的保障。所以在如何发展,在"一带一路"发展中如何利用数字技术,用最新的理念和新的技术来帮助这些国家的发展,其实意义非常大。

其实我们一直在想,有些地方它社会发展其实我们是包容,我们不能用我们中国人这种拼命埋头干活,这样一个工作生活方式来解释,来要求别人。有些地方发了钱以后就是想去唱歌、跳舞,开派对,他是一种文化,你不能说这是错的。

但是如果你的系统基于这样的话,可能运行起来就会遇到一些问题,解决问题的时候也是通过数字技术、智能技术都能够比较好的解决这样一些问题,也可以保证投资者的收益是能够有保障的。而且这些还款能够按期来还,不会造成债务的压力。所以在这方面,我想其实你刚才讲了,但是没有讲的更展开,能不能马立再给我们展开的讲一讲。

马立:好的,谢谢韩总!

因为今天是未来能源这样一个大会,我们实际上德勤参与到咱们中国的能源转型这一块,我们也是非常积极的,包括五大电力它们走出去的"一带一路"的项目当中,我们也是非常积极的去参与了。前面讲没有展开,像巴基斯坦它有一个项目,这是咱们五大电力之一去做的这个事情。现在这个项目基本已经建成了,前期最初的像财务咨询、税务咨询,包括还有整体的一个项目的评估,这个是我们当时参与进去来做这个工作的。

我刚才也讲了,我们做这个事情的话,中国公司也越来越重视这个透明度,也越来越重视它的投资回报。这样的话,第一我们走出去是帮助到的"一带一路"的这些国家,同时的话,我们自己也保证我们自己商业机构的这么一个盈利的初衷和目的。这样的话,我们在前期做的这些工作,实际上是对未来它的盈利预测,然后对它什么时候可以开始赚钱,因为前期投入很大,这个其实就是对商业机构来说,实际上是很重要的。

这个的话,我得稍微的多介绍一下,我们德勤的话是一个大的咨询机构,我们现在是五大咨询服务板块,包括了税务和法律咨询,包括刚才我讲到的财务咨询,还有企业管理咨询。企业管理咨询这一块,其实我们也有很多跟IBM一起的合作,因为我们做前期的这样一个高阶设计,这个设计做完了以后,IBM它们有产品,有软件,他们可以去做系统实施,然后做软件提供商。所以这块我们其实跟华为和阿里,我们都有很好的合作。 最后一块是我们的风险管理咨询。  

整体从咨询的链条来看,我们涵盖了企业所有的发展需求,他们在从生到中间发展,一直到最后,可能未来企业要发生一些转型,那么他们可能要做清算,我们都会有整体的服务,刚才讲到的这几个业务板块。

这样的话,因为德勤是1917年进驻中国,到中国已经一百年,在全球我们是一共有28万的专业人士,为各个行业,就是重要的这些能源企业都是我们大的客户,来提供这些服务。在中国的话,我们目前实际上有16000多员工,为各个行业包括能源企业在提供这些服务。

这一块我们讲走出去这一块,首先在财务管控这个方面给客户提供这些前期的咨询,中间的话,还会有税务方面的服务,后续我又讲到,包括我们有一个战略和运营管理这一块,也会把这些先进的理念在走出去的同时,也带给我们能源企业和我们能源企业合作的这些对象。在走出去我们自己谋发展的同时帮助我们"一带一路"的这些发展中国家成长的过程中,也把这个先进理念带到全球。这么走的目的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个体现。

另外的话,我们在做数字转型的这个过程中,刚才也提到了云计算、大数据的这么一个运用,我们现在跟华为也是战略合作伙伴,刚才余院长也讲到了,华为在技术研发方面有很长足的进步,我们的合作也是基于我们是来做咨询,整体从全方位的给客户一个非常全面的考量,包括它的财务,包括它的管理运营,也包括它的数字化管理。

现在很多能源企业它们除了公有云以外,它们还有一些私有云,有一些数据是比较敏感的,可能企业他们要放在他们内部先做一个内循环,之后有一些监管机构允许放出去的数据才会放到公有云上,我们在这一块也是可以给到这些企业提供私有云的解决方案,这一块德勤做的还是非常非常出色的。

刚才也讲了,我们实际上是一个提供专业服务的这么一个机构,我们也是从能源管理这个角度也好,从其他的,比方说还有客户的管理的角度,其实是一个综合的全方位的,给到我们的能源企业的一个服务。

说到这个能源转型这一块,我们现在目前,包括电力体制改革,我们中国也在尝试着去做,其实德勤在全国,包括美国、欧洲,还有澳大利亚,在英国,我们其实在能源转型和能源电力管理的这一块,其实是有非常非常深厚的一个管理基础,一个咨询基础。我们现在目前也是在这方面做一个非常深入的研究,因为中国的市场跟其他的发达国家的市场毕竟目前还不太一样,所以的话,这个还是在一个进行过程中,跟着我们的政策,跟着我们国家进一步的开放,我们把海外的这些先进经验、先进理念同时带入进来。也希望未来我们在"一带一路"的建设过程中,能源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把越来越多的先进理念也带出去。

谢谢!

主持人韩晓平:IBM多少年了?它以前我记得好像IBM历史也是有将近70、80年,将近100年。

余红光:100多年了。

主持人韩晓平:你们看看他们三个公司都100多年了,跟他们一起的公司很多都没有了,什么意思?适应,这么伟大的企业,这么棒的企业。而且Frank Eulitz刚才讲,在管理H级的燃机,那是皇冠中的明珠。转型,每个企业都在转型。

也不是我说的,但是这有一个金句,你们可以记下来,智慧是不能代替能源的,但是智慧的能源一定会替代那些没有智慧的能源,有智慧的能源企业最终必然替代那些没有智慧的能源企业。所以不管在能源企业的哪个环节,如果你今天不加以智慧的技术,最后也是死,尽管你可能是最先进的清洁能也好,太阳能也好,可再生能源也好,可能是最先进的,但是如果没有信息技术的融入,最后也是死路一条。

咱们今天有华电分布式能源,也是咱们中国最大的分布式能源企业了,能不能也给我们讲讲你们在转型方面在做的一些什么?

华电分布式能源:谢谢韩主任!

我是华电分布式能源公司的姓宋,我叫宋洪涛,我们公司应该说从2000年以后就开始介入分布式这个领域,最主要的华电集团是从2007年-2008年附近,最近这十年已经做了大量的分布式能源工作。但是由于天然气的价格和量比较受一些限制,中国电网也比较强大,所以我们也在做一些综合能源转型的工作,也主要是在能源的控制、管理,用户侧的数据的整合,以及和可再生能源的结合方面,都做了很多工作。

其实我还有一个问题,一会儿想问一下余总,就是说现在我们也非常关注能源物联网的建设,但是从我们电力行业来说,应该说我们是能源的生产测为主。目前,我们手里头应该说具有大量的数据,但是哪些数据更有用?这些数据怎么采集?怎么整合怎么使用它?这方面其实还有些不太完善的一个地方。不管电力行业是怎么样的高资本,高垄断,但是我们认为能源物联网,数据的透明化,利润的透明化,成本的透明化都是必然的一个发展方向。像IBM这种公司,应该说在算法上,可能会更有更多的一些想法,会有更多的一些优势。不管怎么样,数据+算法,最终才能形成大数据,才能真正的为社会为用户为企业创造利润。

我想问的问题就是在这个数据和算法上,这两个行业,电力行业和IBM这种平台性公司,怎么样结合,是内向外,还是外向内,还是怎么样去融合会更有利于这个行业的发展?谢谢!

余红光:谢谢!

我首先赞同你的观点,要充分利用好透明,其实我们也看,华电在分布式来讲是走在全国的前面的。不管是在迪斯尼上海,包括上海也做了很多分布式的,用波音的那种飞机来做,包括三联供,在广州也是走在非常前面的。分布式,包括综合能源服务。

我为什么赞同呢?你刚才这个思路就非常好,一个发电企业,传统的发电企业,比如说我们现在说构建云,包括大数据平台,它实际上是一个投入,这个投入还是比较大的,你怎么能够让它产生这种业务价值?刚才说把它运维、成本啊,能不能降下来?运维的效率能不能提升?但是往往有的时候,你在把这个项目报到领导,他首先就要问你,我投入个几千万能够带来什么?

你刚才的思路马上延伸出去到一些新能源,到一些甚至是跟电力分布式相关的,甚至水,甚至一些跟环保有关的,这个我觉得是有一个存量跟增量的问题,你解决了这些,帮上忙了,带来商业价值了,同时又产生一些新的业务出来,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我们也在观察。其实也包括之前我们在看一个新奥,它是做燃气的,也是做综合能源服务做了很多年,当然也希望把它业务转型。

紧接着,你把这些业务这种技术,还有这里面一个商业模式,就有一个数据很关键的问题,比如说设备厂家它是有数据的,用户严格来讲,它用户的数据不管是什么钢厂还是商场,这个数据是属于他们的,包括数据一系列的,它这种商业里面的,包括隐私的,社会的这种你怎么使用它?怎么让它产生业务价值?我觉得现在把问题提出来,我们也是看在全世界各地,各个行业,现在都在,你比如说形成了一些非常好的监管体系,怎么样做到比较标准的模式,现在都很难讲,大家都在尝试着不断的往前推进。

但是确确实实,你刚才提到一个,要用好这个数据,这里面就涉及到如何建模,当然我们也注意到有很多能源企业,包括各行各业,其实有很多自己的团队,有软件的能力,不要说西门子、GE,它们恨不得自己已经变成软件公司了,其实有很多新兴的,包括我们国内的企业,它也自己开发了一些自己的软件,成本也比较低,也能快速响应市场。这个里面可以列一堆国内这样的企业,也包括全球的。

IBM的特点呢,我们还是有一些体系化的,比如我们做资产管理,我们有一些个体系化的软件,包括软件平台,可能我们过去用电厂运维做清单的,基于这个上面可以做生产管理,而且这个软件的体系化平台不是说在一个地方做,我可以复制到全世界各地,包括在其他地方的对接都是非常顺畅的。因为有的时候我们说做一个这种管理,可能自己开发的在某一个地方非常好,但是你运用到别的地方去,你就遇到一个有没有可复制的问题?坦率的说,因为我们不是靠数据做商业模式,我们是帮助平台建模,包括我们可以按照业务的需求,可以创新的找到一些解决方案,我们也是要收费的,这个费用某种意义上面,一开头对我们来讲是个挑战,对企业来讲也是个挑战。但是我们有一点好处,我们都希望找到一些引领的企业,帮助他把能力建立起来,因为我们自己不会去做分布式能源,不会去做综合能源服务的业务,这是IBM可能在这里面只是一个合作的,可能现在有的企业走的非常快。

包括我举一个例,比如说远景能源,它自己有非常好的团队,全球开展业务。最近它也在跟我们谈合作,因为它觉得在国外的合作里面遇到一些比如说IBM的体系,这个平台。比如说综合能源服务,其实我们也有一个很好的东西,就是这个平台在大型的商业集中的楼宇,比如说综合性的,像大虹桥。我们这个平台做能源服务,我们可以不单单是哪些可以管理好,错开,包括哪些楼宇里面的用电可以提供一些节能的建议,甚至办公室哪一个座位,你要租出去,你的光线,你的用电的能量,我的租金都是不一样的,可以做到这个程度。

当然这个也是非常需要做一个大的复杂体系,你一个简单的那是用不着的,包括涉及到一些采购,刚才德勤讲的涉及到财务共享,"一带一路"的这些,其实我们也跟着咱们国内的,比如说国电投,它们在巴基斯坦的项目,它这块业务已经伸展出去了,我们跟着给它做财务,做ERP,做项目管理。

我就补充一点,为什么这个平台很重要?我们做国际业务的时候,有很多大的企业在海外业务,这个项目的水平就是取决于那个项目经理的水平,这个项目经理好,这个项目可以做的非常好,如果这个项目经理不好,这个就变得很难控,这个项目说不定就出现大的问题了,它的成本。我们这个标准搭起来,就可以保证它是标准化的,不会因为某个人的能力,甚至这个人要离开这个岗位了,我还是有一套体系去支撑它。

我先说到这里,不知道有没有回答你的问题,谢谢!

主持人韩晓平:说的非常好,其实跟我们分布式能源很相近,这个项目好不好,也取决于我们的项目经理,其实背后的数据支持也很重要。感谢宋洪涛宋总也感谢余院士给的回答。

其他人有没有什么问题?

其实我们今天讲的是一个跨界的问题,也讲的是一个转型的问题,因为转型跨界实际上是相互关联的事情,今天有一个老朋友在这儿,是我们国家电投环境科技院的刘志坦院长,他虽然管环境,但是他涉及的面非常广,而且做了很多创新,在我们行业里是很有影响力的人物。

因为现在国家电网也在转型,提出了要建设泛在能源物联网,而且这样的话,可能对我们整个电力的生态会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所以这方面我想听听您怎么看这个问题,或者你们的公司在做一些什么?


刘志坦:首先感谢韩总对我的过誉。

第二个韩总抛出这个问题我觉得太宏大了,恐怕很难以回答,但是我试图从我的理解吧,还有学习,谈一点粗浅的想法。

就是刚刚韩总讲到了,国家电网公司今年应该是在国网公司的年度会上,寇伟董事长比较系统的阐述了国家电网公司建设三型:平台型、枢纽型、共享型,两网,一个是坚强电网,一个是建设泛在电力物联网的这样一个比较全新的也是一个比较宏大的构想。

坦率的想,他的构想提出来以后,通过微信把整个报告我也学习了一下,包括微信上对这个泛在物联网的分析和评价,学习的还是不够。但是我感觉,首先国家电网公司提出泛在物联网的想法,我觉得首先它的想法肯定不是仅仅局限于国家电网公司内部,其实这个想法的提出,可能是对我们整个的电力行业,电力行业因为是个产业链,包括上游的输发电,包括中游的电网,包括下游的用户,甚至可能除了电力行业以外,对我们相关的能源行业,因为电力其他上下游,可能都会有比较大的影响,这是第一个想法。就是这个概念的提出,可能应该讲是对我们整个电力行业的生态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或者一个更新的视角,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我自己试图理解,我认为可能从寇总的想法上来说,我觉得他可能就是一个转变,原来是国网公司,更多是在于主网,对这方面更重视,叫做坚持的特高压电网。原来在配电领域关注的不是太多,但是通过这个泛在物联网提出以后,我觉得可能是把这个视角更多的专项于配网,专项于用户侧,更多是关于用户侧,原来坚强的特高压电网更多是从供应侧考虑这个问题,现在是从消费侧来考虑这个问题。所以这个电力泛在物联网我觉得它其实就是一个能源物联网在电力配网里面的一个具体的应用和一个拓展。

所以现在电网公司提出一个电力泛在物联网,包括原来的综合能源服务,其实我觉得可能更多的说坦白一点,其实电网公司在做一些我们原来看来是我们发电企业在做的事情,将来我觉得有可能会有重叠和交叉的地方,因为现在国家电网公司的每一个省级公司都有综合能源服务公司,也在做原来咱们说的天然气,就是分布式能源,包括以电动汽车为核心的一个综合能源服务。其实电网公司也在悄悄的改变,也在做这方面的事情,所以这个我觉得一方面是好事,可能对于我们未来,我们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推进是有好处的。我跟韩总进入这个行当将尽快10年了,如果是上游的油气集团,包括下游的电网公司涉及进入这个领域,肯定对这个行业是有好处的。

如果站在传统发电企业角度来说,这两个比如强势的,特别是电网进入以后,可能会对于其他的企业从事这项工作,可能从竞争方面来说,可能带来的更多的是一种挑战和一种压力,所以这个可能也对未来的分布式能源领域的一些发展的格局,可能会产生一些影响。

所以我想第三个就是电力泛在物联网从技术层面,可能也会有更多一些新的变化,因为最近像寇总是在跟腾讯做交流,因为在电力行业工作了22年,我们电力行业的人基本上是在圈子里面自己玩儿,很少走出电网,很少走出电力行业,去跟IT行业,特别是一些消费侧做IT这个领域的企业打交道,但是现在电网公司也在走出去,包括腾讯啊、华为啊、阿里巴巴。实际上电力行业和原来所谓的信息行业也在进行一些融合,所以我想这个电力泛在物联网的概念推出,对于未来整个这个领域的技术可能也会产生比较大的一个影响。

因为时间关系,加上我个人的水平有限,谈的也是粗浅的想法,也不一定非常系统,仅供各位在座的嘉宾参考,欢迎大家拍砖,谢谢!

主持人韩晓平:谢谢刘院长,非常感谢。其实我们在转型上,我们还有一位很重要的嘉宾,就是我们的綦安训綦总,他们是奥德燃气,是一个燃气公司,现在转型为一个能源公司了,它在我们分布式能源里头第一个采用了燃气补燃锅炉,以前我们很努力想说服每家企业做这件事情,但是大家都不去做,原因是什么呢?其实就是说我不去考虑用户的变化,不去考虑天然气管网的变化,我就是这么过,用户就这么过,电就这么发。但是今天它这个变化,其实反映了一个非常深层的问题,就是说我跨界过了以后,我要按照用户的要求来做。

我这些能源能不能就地使用掉是最重要的要素,我想听听您,你们如何向信息化转型,能不能给我们提供一些你的经验?

綦安训:好,谢谢韩总!

我作为一个民营企业,你看今天都是国企啊,都是大公司,以前我在新奥是最早做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从2016年开始,现在因为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随着国内的一些先进技术的变化,整个能源生态都在改变,前一段时间我听说像东方园林的一些天然气业务要出售,还有一些伊利天然气的业务都在出售。目前来说整个在能源行业单一做能源的,可能它的边际收益率基本都成为传统能源了。

今天上午一个领导说的,未来能源它不光是技术的创新,还要伴随着分布式模式的创新,还有管理的创新,还有一系列的创新,伴随着它发展。

奥德,我们因为是民营企业嘛,包括习大大说的供给侧、需求侧、技术、体制的革命,作为一个民营企业一定是站在客户需求为导向的。奥德有300多个园区,很多客户需要蒸汽,你比如说医药、纺织、食品、化工,这些客户需要蒸汽,因为我们在用燃气轮机的时候,它有一个配电比。你怎么知道客户需求,大部分客户有的像离散式的电子产品,它是纯用电比较多,这一类就是光伏+储能。还有一部分用天然气比较多,用电比较少,你比如说我们在山东有各客户,他用13兆瓦的电得用60吨的蒸汽,你像一般的燃气轮机的话是13兆瓦的燃气轮机,正好配28吨、30吨左右的,这样的话你怎么比呢?你弄了13兆瓦的燃气轮机可能出26、27吨蒸汽的话,你那30吨还得用天然气直接烧,那你成本不高了嘛。

我们去德国考察,我们为这个项目延迟了3个月,正好用13兆瓦的燃气轮机能出来60吨蒸汽,这就像咱们汽车涡轮增压一样,能把效率提高92个点。这样的话,我给园区供应的热度能从26-60吨的大部分范围都能调了,这样极大的满足了我们园区客户的需求,你30吨也能供,40吨也能供,50吨也能供,60吨也能供。所以我们通过这个项目,看到山东也是动能转换的一个示范省,去年山东省拿了21亿投资这个科技,今年拿了118亿,涨了6倍。我们做了两个示范项目,都和山东大学合作了,一个是企业牵头的给两千万,还有一个山大牵头的给五百万。

所以说国家都在鼓励这种创新,并且我和科技厅的领导说,在中国怎么搞呢?他说你不管再高新的技术,你一定要通过一个项目把你的多能源体现出来,然后再根据这个人工仿真也好,算法也好,你搞一个创新,你这个创新就是国内最领先的。所以我们现在做了6个项目,签了有20多个项目,做完了以后,把全球最新的元素加进去,然后做成软件系统开发出来。那目前就是最新的,我们国际商务中心是七位一体的示范项目,山大一个老院士,一个课题2012年报的,现在都交不了题,副省长找他都不行,见了我,晚上喝酒喝到9点多,必须合作,合作完了他就结题了。他们大学也需要我们这种创新性的企业,就是高科技领域,我们和他谈,既门当户对,又要两情相约。以前你有研发,我有示范项目,我可以选择山大,也可以选择更好的研发机构合作。

好,这是我的情况。谢谢!

主持人韩晓平:不管怎么样,我们现在面临这个时代,面临着挑战,但是应用好现有的技术,把技术用好,用到极致,其实就是我们能够做的最好的一件事情。因为你用了这些先进的技术,你马上就能够提高你的能效,减少你的浪费,然后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你的人员员工能够实现最有效的工作,最终这些经验加上这些数据,都会为你形成新的发展模式。

所以看看大家还有没有什么问题?如果没有的话,我们时间也到了,谢谢各位嘉宾,也谢谢今天的很多能够给我们应答的一些嘉宾,大家掌声来结束我们今天的讨论。

(会议结束)
 




责任编辑: 江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