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新能源信息速递(2017-09-04)

2017-09-04 15:13:51 5e

江苏首个中高温太阳能项目开工

江苏首个大规模太阳能中高温利用项目日前在常州经开区开工建设,该项目预计10月底可投入使用,每年可节约980吨标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568吨。与一般太阳能转化成热能相比,太阳能蒸汽项目是直接将太阳能转化成蒸汽,需要的时候就使用,不需要的时候则暂时作为热量储存起来。

东北规模最大一次建成光伏电站并网发电

辽宁省大连庄河市永记水库100MW渔光互补光伏发电站,8月25日成功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该光伏电站总投资8.3亿元人民币,并网发电后年发电量可达1.3亿度,是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一次建成光伏电站。

国内首个商业化运营交直流混合微电网投运

国家863课题“高密度分布式能源接入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关键技术”示范工程在浙江上虞投入运行。该工程将直流负荷直接接入直流微电网,省去大量交直流变换环节,实现节能增效。同时,为目前分布式能源发展存在的间隙性、波动性较大等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

郑州首个物流园+光伏发电开建

8月24日,郑州第一个采用物流园+光伏发电模式的项目在荥阳开建。河南阳光油脂集团物流园规划仓储10万平方米,将在仓库顶上安装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该项目共有13800块组件串联,总装机约4兆瓦。

中国电建风光储柴微电网系统应用工程启动

中国电建湖北工程公司设计院风光储柴微电网系统应用示范工程日前正式启动施工。湖北工程公司设计院风光储柴微电网系统应用示范工程位于公司金银湖办公基地,项目集“风光储柴微电网系统”的应用与科研于一体,旨在促进风光储柴微电网系统的实际应用。

中国电建贵州首个“水光互补”项目投产

由中国电建设计施工的牛栏江象鼻岭水电站两台机组近日正式投产。同时,象鼻岭一期光伏工程同期投产,作为主要承建单位,集团所属水电三局、水电八局、贵阳院员工分别组成方阵参加了投产仪式,标志着贵州省首个“水光互补”农业光伏电站项目投入商业运行。

中电建设计承建贵州首个"水光互补"项目投产

由中国电建设计施工的牛栏江象鼻岭水电站两台机组近日正式投产。同时,象鼻岭一期光伏工程同期投产,作为主要承建单位,集团所属水电三局、水电八局、贵阳院员工分别组成方阵参加了投产仪式,标志着贵州省首个“水光互补”农业光伏电站项目投入商业运行。

江西泰和:滩涂不毛地变身光伏发电场

8月30日,赣江畔的江西泰和县展宇光伏发电站全面投入运行。该电站总装机容量为30MW,项目总投资约2.4亿元,占地面积约900亩,年均发电量2840万KWH,年收入约3300万元,实现税收约900万元。年均节约标准煤约0.93万吨,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2.8万吨。

湖南最大单体地面光伏电站在零陵并网发电

8月30日上午,永州华威冶木塘100MV光伏发电项目正式并网发电仪式在零陵区举行,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张严出席并宣布电站正式并网发电。项目全部完成后,年新增发电12440万千瓦,年增收1.2亿元,税2000万元。节约标准煤2.8万吨,减排二氧化硫996吨,二氧化氮364吨,二氧化碳6.6万吨。

青岛建成新能源风力发电生态圈

位于莱西市马连庄镇军武河畔的青岛沃尔新源风力发电一期项目10万千瓦风电场正式投产,该项目启动后,年发电量将达到2.4亿度,每年可节约标煤约7.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9万吨。至此,青岛沿海、即墨温泉、丰城和平度、莱西等地,已经形成新能源风力发电生态经济圈。

中广核在英国首个自主建设风电项目正式动工

中广核欧洲能源公司与英国JonesBrosCivilEngineering公司日前在法国巴黎签署了英国布雷尼格项目的配套设施以及电气系统合同,土方工程也正式动工。布雷尼格项目是位于英国威尔士地区的陆上风电项目,项目由16台2.35兆瓦风机组成,装机容量为37.6兆瓦,预计于2018年完工。

总投资50亿元的风电产业项目落户曲周

曲周县经济开发区与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近日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新疆金风科技公司将在曲周建设集风电开发、设备制造、特色风电公园于一体的现代化风电产业园项目。该风电开发项目总投资50亿元,其中,风电装备产业基地投资15亿元。

云南首批100辆新能源智能送水车投入使用

8月28日,100辆白底绿字的新能源送水车首发仪式在昆明珍茗•嵩阳生产基地。据了解,首批100台绿色新能源车为纯电动箱式货车,一次充电可行驶200公里,车上装备了专用货架、蓝牙电话、倒车雷达、GPS定位、智能调度系统,此外,车上还配备了水机清洗包等增值服务套装。

首座氢燃料电池生产基地建成

我国首个氢燃料电池生产基地落地河北张家口,该基地项目总投资10亿元,占地45亩。全部完工后,年产能可达到一万台。目前,该生产线生产的氢燃料电池产品已经到了实验的阶段。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