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可试行发电权交易

2018-03-05 17:57:56 5e

近日重要与能源相关新闻,首先是国家统计局2月28日发布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国全年能源消费总量44.9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2.9%。煤炭消费量增长0.4%,原油消费量增长5.2%,天然气消费量增长14.8%,电力消费量增长6.6%。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60.4%,比上年下降1.6个百分点。二是根据海关公布数据,2017年全年共进口煤炭2.7亿吨,同比增长6.1%。三是专家认为发展可再生能源应推动发电力权交易。

统计公报初步核算,全年能源消费总量44.9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2.9%。煤炭消费量增长0.4%,原油消费量增长5.2%,天然气消费量增长14.8%,电力消费量增长6.6%。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60.4%,比上年下降1.6个百分点;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20.8%,上升1.3个百分点。值得关注的是,煤炭消费量增长0.4%。这是自2013年中国对污染宣战以来煤炭消费量首次增长。部分专家认为这是格外寒冷的冬季和天然气短缺进一步增加了煤炭需求。而根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2017年全年共进口煤炭2.7亿吨,同比增长6.1%。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7%。

宏观经济数据方面,统计公报显示,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827122亿元,比上年增长6.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5468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334623亿元,增长6.1%;第三产业增加值427032亿元,增长8.0%。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9%,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0.5%,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1.6%。

公报数据还显示,全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58.8%,资本形成总额贡献率为32.1%,货物和服务净出口贡献率为9.1%。全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9660元,比上年增长6.3%。全年国民总收入825016亿元,比上年增长7.0%。

人口数据方面,统计公报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13900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37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81347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8.52%,比上年末提高1.17个百分点。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2.35%,比上年末提高1.15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1723万人,出生率为12.43‰;死亡人口986万人,死亡率为7.11‰;自然增长率为5.32‰。全国人户分离的人口2.91亿人,其中流动人口2.44亿人。

居民收入消费和社会保障方面,统计公报数据显示,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74元,比上年增长9.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3%。2017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6%。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6.3%。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8.1%。

人口增长、经济增长和城镇化率上升,表明中国能源需求仍在增长,这对能源界是利好消息,但原油、原煤、天然气进口增长和部分地区天然气荒,表明中国仍面临能源安全挑战和环境安全挑战。中国需要大力发展清洁可再生能源和调整能源结构。专家认为多数可再生能源发电具有随机性、波动性和间歇性,新能源高比例接入电力系统后,增加了系统调节的负担,常规电源不仅要跟随负荷变化,还要平衡新能源的出力波动。中国电源结构以火电为主,占比达到64%,抽水蓄能、燃机等灵活调节电源比重不到6%,中国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先天不足是必须要补上的一课。2017年中国能源结构优化,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据总发电量比重30.2%,可再生能源装机总量稳居世界第一。新增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创历史新高达8988万千瓦。

目前中国传统化石能源直面清洁高效转型压力,清洁、可再生能源消纳受阻,弃光、弃水、弃风甚至弃核时有发生,专家认为,中国在跨省区消纳新能源时,可能会出现一个省已经没有消纳新能源的调节手段,但相邻的省份有,受地方保护省间壁垒影响,或者是计划合同电量约束,可能出现一个省在弃电,相邻的省煤电还在运行,这种情况就是煤电挤占了新能源发电空间。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行业发展与环境资源部副主任张琳认为,防范和化解煤电产能过剩风险,应坚持用好存量、控制增量、淘汰落后、优化布局的原则,促进网源协调发展,保障煤电行业良性发展,推动解决弃光、弃风、弃水问题。

张琳表示,通过发电权交易,可引导发电成本高的机组将其计划合同电量出售给发电成本低的机组替代其发电,化石燃料机组将计划合同电量出售给可再生能源机组替代其发电。在当前严重弃水、弃风、弃光的情况下,加大发电权交易,给予煤电机组适当补偿,通过价格杠杆手段,打破省间壁垒,增加清洁电力供应,是非常必要的。

中国还应借鉴、试行欧美近年来出现的负电价以促进能源工业结构调整,负电价本质上是鼓励用户改变用电模式的一种经济激励手段,激励用户抓住“用电赚钱”而不是“用电付费”的机会,这才是还原电力商品属性的应有之意。这对于能源消费密集型工业企业来说意义更加重大。而负电价还对储能产业有极大的激励作用,这是在峰谷电价之外更具备激励性的奖赏。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