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应重视弃风弃光弃水问题

2017-04-05 15:49:59 5e

近日与能源相关重要新闻,首要是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召开了2017年经济形势与电力发展分析预测会上,会上获悉,2016年可再生能源弃电近1100亿度。二是西屋公司已于美国东部时间3月29日正式启动破产重组程序。三是3月30日公布的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报收于605元/吨,环比下行1元/吨,结束了连续四期的上涨局面。五是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法令,叫停奥巴马政府的《清洁电力计划》。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近日召开2017年经济形势与电力发展分析预测会。会上传出信息,2016年全国“弃水、弃风、弃光”电量共计近1100亿千瓦时,超过当年三峡电站发电量约170亿千瓦时。清洁能源消纳问题成为会议关注焦点。数据显示,2016年国家电网公司调度范围内风电、太阳能装机已突破2亿千瓦,在16个省区内,新能源已经成为第二大电源。

预计2017年全国基建新增发电装机1.1亿千瓦左右,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将达到6000万千瓦。届时,非化石能源发电累计装机将达到6.6亿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38%,其中水电、并网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分别达到3.4亿千瓦、1.7亿千瓦和9700万千瓦。据介绍,2016年,为促进新能源消纳,东北电网深度挖掘火电调峰能力,增加风电消纳64亿千瓦时;西北电网优化梯级水库发电,为新能源创造更大空间。

同时,最大限度利用抽水蓄能电站,2016年抽水蓄能电站平均综合利用小时数3186小时,同比增长78%,到达有史以来最高水平,增加消纳新能源电量103亿千瓦时。中电联常务副理事长杨昆也坦言,“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消纳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有效解决,2016年全国‘弃水、弃风、弃光’电量近1100亿千瓦时,造成清洁能源投资的极大浪费。清洁能源大规模开发的送出和消纳问题,仍将是今后一个时期需要高度重视、着力解决的突出问题。为实现我国碳排放对外承诺目标,未来较长时期内,清洁能源仍然需要保持较快增长。我国80%以上的风能、太阳能分布在西部和北部地区,85%以上的待开发水能资源分布在西南地区,当地用电负荷有限,需要跨区跨省消纳。”韩君给出了更加具体的数字,“2016年,国家电网调度范围内弃风电量约396亿千瓦时,主要集中在我国东北和西北地区;弃光电量69亿千瓦时,以西北为主。”在新能源集中开发地区,本地消纳不足,区域内电源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我国‘三北’地区的电源以煤电为主,抽水蓄能、燃气等灵活性调节电源的比重不足4%,火电调峰能力不足50%。特别是在东北地区,供热电源占比59%,调峰能力更差。”对于跨省区输电能力问题,韩君也指出,2016年“三北”地区新能源装机合计1.7亿千瓦,但外送能力只有3696万千瓦,仅占新能源装机的22%,同时还要承担部分煤电的外送任务。

对此,国家电力规划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吴云进一步提出,电网的定位和建设也要和当地的能源格局相匹配。“搭建外送通道固然重要,但只有能源结构上是需要外送的,电网才需要加强外送。例如我国东北地区,在能源格局上主要是自给自足。所以,在电网格局上就不应过分强调外送。现在虽稍有部分电力剩余,但也只需少量的调剂余缺的外送电力,如果将其定为持续大规模外送就是不对的。同样,西北地区则是典型的外送电为主,而华北电网则既是送端又是受端,电网建设都应遵循本地的能源特点。”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易跃春也指出,新能源开发本身也需要调整格局。“以风能为例,目前我国风能技术开发量达到102亿千瓦,但已开发量仅为1.49亿千瓦。在巨大的潜力下,更应结合具体情况加快东部和南方中低风速的资源勘探和开发。另一方面,中东部虽不存在限电问题,但是否具备开发所需的土地、水和环境条件,也应当引起行业的重视。”同样,在光伏领域,易跃春也表示,多元化利用将是未来太阳能发展的重要思路。韩君介绍,2016年全年完成新能源省间交易电量36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4%。但当前,我国电力市场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刚开始放开发电、售电环节,调峰补偿、价格响应等市场机制尚未建立。有部分中长期双边交易,尚未建立现货市场,新能源边际成本低的优势难以体现。跨省跨区输送新能源的现货市场机制还处于研究阶段。”中国理应加速推进电力改革以避免弃水、弃风、弃光进一步增长,保障中国环境安全。

核电巨头西屋正式启动破产重组引发媒体关注。西屋公司已于美国东部时间3月29日正式启动破产重组程序。西屋已在纽约市纽约南区破产法庭申请按照美国破产法第11章进行破产重组,并已从第三方获得一笔8亿美元DIP融资(debtor-in-possessionfinancing),用以在重组期间维持其核心业务继续运营。日本东芝公司为西屋母公司,2月中旬,东芝曾预计西屋核电资产将减记7125亿日元。西屋主动申请破产重组称对中国AP1000项目无实质性影响。西屋称,由于美国AP1000电厂项目带来的一些财务及施工挑战,公司正在努力进行战略性重组。

西屋破产重组也牵动着中国的“神经”。3月30日,西屋公司再次声明称,此次重组不会影响到中国AP1000项目的推进和完成工作,将在保证安全和质量的情况下,全力以赴完成位于浙江三门和山东海阳全球首批AP1000的建设的收尾工作。作为西屋最大的股东、持有西屋公司87%股份的东芝,主动对西屋进行破产重组,被外界认为是断臂求生。

2005年,东芝通过竞价,以高达54亿美元、3倍溢价控股西屋电气,完成收购后不久,西屋就中标了中国的三代核电项目,随后的2013年,东芝又耗费16亿美元将西屋电气的股份增持至87%。然而,2011年的福岛核事故令全球核电市场重挫,随后,AP1000在中国和在美国的项目都严重拖期,成本超支严重,不仅拖累了东芝的财务状况,更致使美国AP1000项目的工程建设企业ChicagoBridge&Iron(CB&I)发生财务危机。

2015年12月,西屋以2.29亿美元收购CB&I的核工程业务,但危机并未解除。2016年12月,东芝称,考虑就旗下西屋收购美国核电业务计提数千亿日元的商誉减值损失,随后股价暴跌,危机一触即发。多位核电行业人士均认为,西屋的危机正源于上述收购。在上述收购CB&I中,西屋从核电项目的设计方、采购方一跃成为总包方,并且与项目业主签订了锁定总价的合同,即超支的风险将主要由总包方来承担,但西屋成为总包方后,工期拖延问题依然没解决,随着超支风险不断累积,最终导致危机爆发。2006年为促进中国核电事业发展,国务院决定在第三代核电技术上采用西屋公司的AP1000反应堆,并为此专门成立了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作为引进和吸收AP1000技术和中国第三代核电技术自主化的实施主。

AP1000技术依托项目四台机组分别为浙江三门核电站和山东海阳核电站的1、2号机组。根据西屋电气今年3月15日的公告,截至目前,西屋AP1000的技术转让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已向国家核电交付了超过24万份文件和图纸等。值得注意的是,同其美国项目遇到的问题一样,作为AP1000的全球首堆,浙江三门核电1号机组因主泵问题工期不断延迟,至今都未完成并网发电。而按照原计划,三门1号机组最早应在2013年建成并投产发电,如今这项计划改为今年,也意味着比原工程节点延后了4年。但与美国项目不同的是,西屋在中国项目中承担的只是设计方、采购方的角色,总包方为国家核电下属的国核工程有限公司。

对此,国家核电公告表示,西屋公司申请重组,对国内AP1000依托项目建设、后续CAP1000批量化建设、CAP1400示范工程建设等三代核电自主化工作不会产生实质性影响。目前,西屋公司派驻浙江三门、山东海阳及上海的管理和技术专家队伍稳定,状态良好,AP1000依托项目建设和调试各项工作正在按计划有序推进。西屋声明称,公司将继续与中国客户和中国的合作伙伴开展甚至是扩展核电领域的合作。

3月28日美国总统签署法令叫停《清洁电力计划》,以增加美国境内化石能源生产特别是煤碳生产,这个法令并不涉及美国2015年签署的巴黎协定,但专家指出特朗普计划生效,就几乎肯定美国无法履行对这份减缓全球变暖协议的承诺。环保人士认为这危及每个美国人的健康与安全。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国坚决信守减排承诺。有专家认为美国放弃在减少温室气体污染全球行动中的主导地位,其他国家特别是中国将主导即将来临的清洁能源经济,中国应当加速改革与能源结构调整,减少弃风弃光充水,加速可再生能源发展,以保障中国能源、环境安全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