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要与能源相关新闻,最重要新闻是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4月25日正式印发《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2016-2030)》,提出非化石能源2030年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20%左右,2050年,能源消费总量基本稳定,非化石能源占比超过一半,能效水平、能源科技、能源装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二是山西煤炭企业不再实施276个工作日制,恢复正常时间。三是中国核能协会4月25日透露中国已投入商业运行的核电机组共36台,运行装机容量达到34718.16MWe(额定装机容量)。
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4月25日正式印发《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2016-2030)》,提出到2020年全面启动能源革命体系布局,推动化石能源清洁化,根本扭转能源消费粗放增长方式,能源自给能力保持在80%以上,基本形成比较完善的能源安全保障体系。
2021年至2030年,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60亿吨标准煤以内,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20%左右,新增能源需求主要依靠清洁能源满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达到目前世界平均水平。到2050年,能源消费总量基本稳定,非化石能源占比超过一半,能效水平、能源科技、能源装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战略》要求结合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同步推进电气化和信息化建设,大力推进城镇以电代煤、以电代油。加快制造设备电气化改造,提高城镇产业电气化水平。提高铁路电气化率,超前建设汽车充电设施,完善电动汽车及充电设施技术标准,加快全社会普及应用,大幅提高电动汽车市场销量占比。
《战略》提出在推进煤炭行业去产能的同时,推动煤炭高效利用。适度推进煤炭向深加工方向转变,适时开展现代煤化工基地规划布局。在能源增量需求方面主要依靠清洁能源。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推动煤层气、页岩气、致密气等非常规天然气低成本规模化开发,推动天然气水合物试采。
《战略》要求,未来,东部地区将发展核电、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和海上风电;中部地区降低煤炭生产规模,加快发展煤层气,建设区外能源输入通道及能源中转枢纽;西南地区大力发展水电、天然气、生物质能源;西北地区,建设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大型综合能源基地;东北地区,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实现供需平衡,完善国外能源输入通道。
《战略》要求,为提高能源使用和输送效率,未来将大力发展智慧能源技术。推动互联网与分布式能源技术、先进电网技术、储能技术深度融合。加强新能源并网、微网等智能电网技术研发应用,完善并推广应用需求侧互动技术、电力虚拟化及电力交易平台技术等。发展可变速抽水蓄能技术,以及高性能燃料电池、超级电容等化学储能技术。重点推进能源交换路由器技术、能气交换技术、能量信息化与信息物理融合技术、能源大数据技术及能源交易平台与金融服务技术等。在全面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技术的同时,全面放开竞争性环节能源价格。未来将推动形成由能源资源稀缺程度、市场供求关系、环境补偿成本、代际公平可持续等因素决定能源价格机制。稳妥处理和逐步减少交叉补贴。加强政府定价成本监审,推进定价公开透明。
分析人士认为,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的发布将利好于集中供热、生物质发电、地热、可再生能源等等各类清洁供能方式。
据媒体4月24日报道,山西煤炭企业职工恢复正常工作时间;不再实施276个工作日制。在压减低效产能的基础上,今年山西省将新增优质产能7000万吨。从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了解到,随着煤炭市场企稳回暖,煤炭供需关系明显改善,山西省今年将稳步释放优质产能。“就近期煤炭市场的价格走势来看,供求关系得到明显改善,煤价较长时间处于稳定回升的态势,因此,煤炭行业今年不再实施276个工作日制度。”
煤炭交易中心相关专家向记者介绍说,去年山西省在各大煤炭企业推行的276个工作日产能储备制度,是保障市场稳定、保证能源安全、减少损失浪费、避免煤价大起大落的重要基础制度。鉴于今年以来煤价一直处于合理区间(电煤合理区间在每吨500元至570元)之上,且供给处于平稳状态,相关部门综合对当前煤炭市场供需、价格等行情分析后,确定今年煤矿减量化生产措施将不再大范围执行。今年山西省还将稳定推动优质产能的释放,确保煤价不出现“大起大落”。
在前期不断淘汰落后低效产能的基础上,山西省将加速推动大型现代化煤矿优质产能的入市步伐,由此确保全省煤炭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供应能力进一步增加。山西省拟新增加7000万吨先进产能,以扩大先进产能的保有量,促使煤炭市场供需形势趋稳宽松。另有亏空指出,中国煤炭开采多为矿井,停工时通风、抽水不能停,矿井矿工一般采用轮休方式,有利于降低成本。专家表示,煤炭价格过低、有悖于价值规律,不利于行业发展;同样,价格过高,也不利于行业发展;价格短期过快上涨,也不利于市场平稳运行。因此,保持煤炭价格的长期相对稳定,着力维护市场供需平衡,是促进煤炭行业及其关联产业健康平稳发展的重要基础。
中国核能协会4月25日发布了2017年第一季度中国核电运行情况报告。截至2017年3月31日,中国已投入商业运行的核电机组共36台,运行装机容量达到34718.16MWe(额定装机容量)。各运行核电厂严格控制机组的运行风险,继续保持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今年一季度,全国累计发电量为14587.20亿千瓦时,商运核电机组累计发电量为549.67亿千瓦时,比2016年同期上升了16.80%,约占全国累计发电量的3.77%;累计上网电量为509.97亿千瓦时,比2016年同期上升了16.26%。与燃煤发电相比,核能发电相当于减少燃烧标准煤1714.97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4493.22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硫14.58万吨,减少排放氮氧化物12.69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