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要与能源新闻,一是内蒙古自治区目前风电最大发电负荷已突破1000万千瓦。二是国家电网公司累计实施“电能替代”重点项目4万余个,完成替代电量1428亿千瓦时,相当于在终端消费环节减少燃煤近8000万吨。三是媒体5月31日报道中国省级电网输配电价改革6月底将完成。
据媒体5月31日报道,内蒙古自治区目前风电最大发电负荷已突破1000万千瓦。内蒙古电力公司称,这也是中国首次在风电领域实现最大发电负荷突破1000万千瓦,创造了中国新能源运行领域最高纪录。消息显示,目前内蒙古电网新能源消纳刷新历史纪录,新能源单日发电量超过2亿千瓦时,新能源最大电力达到1156万千瓦,其中风电最大发电负荷突破1000万千瓦,达到1038万千瓦。作为中国重要的千万千瓦级风电输出基地,内蒙古自治区已连续三年在风电装机和外送电量上稳居第一。内蒙古电力公司认为,此次风电最大发电负荷突破1000万千瓦,对于中国电力企业未来“走出去”,在国际市场上扮演重要角色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中国在大力发展风电、太阳能等等可再生清洁能源同时,应重视弃风弃光弃水问题,增加电网消纳能力,保障风电太阳能发电健康调整发展。另据媒体报道,中国七大风电基地中,除河北与江苏外,当前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弃风率居高不下,为解决这一问题,国家也正在大力建设风电外送通道,尽可能地将弃风率降低到合理水平。
因此,在2016年颁布的“十三五”规划中明确规定,到2020年底,风电累计并网装机容量将确保达到2.1亿千瓦以上;风电年发电量确保达到4200亿千瓦时,约占全国总发电量的6%;有效解决弃风问题,“三北”地区全面达到最低保障性收购利用小时数的要求。国网公司今年初也推出20项措施,明确提出到2020年根本解决新能源消纳问题,弃风弃光率控制在5%以内。未来的3年时间,无疑将让以风电为代表的新能源行业充满期待。
另据新华社5月31日报道,从国网公司获悉,2016年以来,公司在居民采暖、生产制造、交通运输、电力供应与消费以及家庭电气化五大领域,累计实施“电能替代”重点项目4万余个,完成替代电量1428亿千瓦时,相当于在终端消费环节减少燃煤近8000万吨。
当前,中国电煤比重与电气化水平偏低,大量散烧煤与汽车、靠港船舶等燃油消费是造成严重雾霾的主要因素之一。2016年八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推进电能替代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实施电能替代对于推动能源消费革命、落实国家能源战略、促进能源清洁化发展意义重大。
江苏5月1日首次将岸电系统建设列入立法的《徐州市港口条例》颁布实施。不少船主坦言,以前船靠码头后用柴油发电机辅助发电,燃油贵,而且污染、噪音大,空调等大功率电器也没法开,所以船里夏天像蒸笼,冬天像冰窟。改用岸电驱动后,省钱又舒适,环境也大幅改善。在河北,工业生产制造、农业、电采暖等领域的“电能替代”也在全面推进。
国网冀北电力公司副总经理葛俊告诉记者,公司以廊坊地区“煤改电”为重点,投入28.55亿元加快配套电网建设,提高电能终端消费比重,确保百姓用上安全放心电。专家认为在提高电能替代的同时,应当更加重视清洁可再生能源发展比例,以保障中国环境安全。
据北京商报5月31日报道,中国省级电网有望在6月底实现输配电价改革试点在省级电网全覆盖。中国电网一直存在“两头垄断”的局面和企业电费过高的现象,为改善这一现象,国家发改委对我国省级电网输配电价实施了一系列改革。目前,有安徽、湖北、北京、冀北等11家省级电网输配电价标准已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执行;有15家省级电网正处于输配电价测算阶段,预计今年上半年实施批复。此外,南方电网公司也在五省区开展了改革,这意味着上半年我国将实现输配电价改革试点在省级电网全覆盖。
据介绍,输配电价指销售电价中包含的输配电成本,相当于电的“运费”。电网公司的收入主要来自于低价向发电公司买电与高价向电力用户售电的费用之差,也就是实际的输配电价,它不包含任何的区域或阻塞信号,中间环节的输配电价并不需要单独核定。
据了解,为逐步打破电网企业的“两头垄断”局面,国家发改委曾在2015年“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管住中间、放开两头”,提出对电网企业实行总收入监管。在今年1月颁布的《省级电网输配电价定价办法(试行)》又明确了独立的输配电价体系,提出要按照资产和实际运维核算输配电成本,同时建立“准许成本加合理收益”的激励机制。
依据“准许成本加合理收益”的办法核定,电网企业可按照核定的输配电价标准向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的用户收取过网费。有业内人士指出,此举将一改此前电网“两头垄断”的局面,企业电费或将大幅降低。
国海证券分析师谭倩也认为,输配电价的改革,有利于疏通整个电力从发电到终端售电的全市场定价体系。使发电企业的成本能够有效传导至终端,将中间输配环节成本尽量压缩到最低,用户能够享受到电价下调的实惠,使发电企业成为真正的公用事业企业。
对于电价的核定,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指出,目前国际上核定电价的标准普遍会依据电压等级和输送距离两方面因素。而目前,我国的电网输配电价的核定仅依据价格的等级,没有考虑距离,这也导致对电网企业的成本核算的精确度偏低。
对此,韩晓平认为,我国对省级电网输配电价的改革还需继续完善。而此次电网输配电价改革的目的和意义就在于,通过改革促使有交易能力的电网企业逐步由政府定价转变为市场定价,并逐步确立核定电价的合适方法。此外,韩晓平还指出,对于电网企业而言,电网输配电价改革能够打破企业以往的双重垄断局面;对于用户而言,因为改革而降低的税费能够使用户享受更低廉的电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