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要与能源相关新闻较多,一是6月7日第八届清洁能源部长级会议和第二届创新使命部长级会议在北京开幕。此次会议吸引了二十余个成员国及国际组织参会,讨论推动全球向清洁能源经济转型。本次会议就加速全球清洁能源创新和转型,提升清洁能源全球共享领导力;鼓励世界主要公私部门投资和分享知识,建立公私合作机制,合力推动清洁能源变革等多项重要议题达成共识。二是环保部公布环境公报,中国城市空气质量达标城市只有约25%,而不达标城市高达75%。三是日本澳大利亚联合研发褐煤变氢气技术,值得关注。四是6月8日公布的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报收于562元/吨,环比下行18元/吨,刷新自2016年9月中旬以来的最大波动幅度。价格指数已连续十期下跌,累计下跌44元/吨。
第八届清洁能源部长级会议和第二届创新使命部长级会议在北京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致贺信,对会议召开表示祝贺。信中指出,发展清洁能源,是改善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这次召开的两场重要会议,体现了国际社会对清洁能源技术开发和利用的高度关注,体现了全球对建设清洁高效能源体系的积极向往。信中强调,中国高度重视清洁能源发展,为此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效。中国将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积极发展清洁能源,提高能源效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和生活方式,努力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希望会议分享发展和推广清洁能源的认识和经验,共同推动全球走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之路。
中国国家副总理张高丽在第八届清洁能源部长级会议和第二届创新使命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表示,中国将利用好这两个国际合作机制,推进全球能源可持续发展。清洁能源部长级会议和创新使命部长级会议是目前清洁能源领域重要的国际合作机制,两个机制共26个成员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球的75%,清洁能源投资占全球的90%,这对全世界的能源的转型,它所占的比重至关重要。我们要切实利用这些机制,促进国际清洁能源技术合作与转移,加快构建更加高效、快捷、智能的新型清洁能源服务体系,共同防范和消除全球性的能源危机,推进全球能源可持续发展。”另据相关人士介绍,出席会议的美国能源部长佩里在会上强调,虽然美国已宣布退出全球变暖对策国际框架《巴黎协定》,但将继续致力于开发和普及清洁能源。
据媒体从会上获悉,中国的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149GW(1GW=100万千瓦),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达77GW,规模均居世界第一;半导体照明产业规模超4200亿元,成为全球最大的产品研发生产基地和应用市场,实现年节电约1000亿度……中国在清洁能源领域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连续五年成为可再生能源的最大投资国。能源结构的调整及低碳化、绿色化、可再生、高效率的提升,本质上是科技的价值体现,科技创新在促进清洁能源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而关键的支撑作用。在刚刚过去的五年间,中国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降幅,都超过了政府规划的预期。据测算,“十三五”期间,中国能源消费的增量约有68%来自非化石能源和天然气,可再生能源总投资规模将达2.5万亿元,带动就业人口将超过1300万人,清洁低碳能源将成为能源供给增量的主体。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和联合创始人艾瑞克•海茨说,中国在清洁能源方面已是全球领导者,不仅有全球最大的清洁能源市场,也是最大的清洁能源生产地。这表明中国发展清洁可再生能源取得巨大进步,但相对于环境安全,中国还需要做进一步努力。
环保部6月5日发布《2016中国环境状况公报》。2016年,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84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占全部城市数的24.9%。254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超标,占75.1%。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第一阶段实施监测的74个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74.2%,比2015年上升3.0个百分点;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比2015年下降9.1%。由于化石能源消费是造成空气污染和温室气体上升的主要原因,中国与世界需要共同努力发展清洁可再生能源,减少化石能源消费以保障环境安全。
据媒体6月6日报道,日本澳大利亚启动联合项目研发褐煤变氢气技术。合作通过用褐煤制造氢气,用于火力发电和燃料电池车,此法不会产生二氧化碳。联合项目将煤炭转变成不排出二氧化碳的氢气能源。新技术就是用褐煤制造氢气,然后运往日本,用于火力发电和燃料电池车。氢气燃烧后不会产生二氧化碳。当地期待该项目能够带来数百人的就业机会。之前日本国土交通省与澳大利亚海事局签署了备忘录。双方确认,将在日澳两国推进确认能否安全运输褐煤产生氢气的实证研究。中国偢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消费国与生产国,也应当关注、追踪这一技术,以保障中国能源安全与环境安全,促进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