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下谷企业家文化研究所所长 杨鹏
企业家平常最关心的是什么?就是会计报表。我们完全可以将会计报表视为企业家的《圣经》。会计报表是企业老总管理企业的重要工具,反过来,会计报表也有力地塑造着企业家的灵魂。会计报表的内容就是企业家的真正自我。会计报表反映出了一个什么样的精神世界呢?
一、用货币来计量和控制一切
会计核算主要依靠货币计量,它将一切与企业有关的价值量化为货币单位进行处理。这使企业家一目了然地了解企业运行的状态,同时,它也影响了企业家的人格,企业家习惯把一切有价值的东西都转化为货币度量来处理。长此以往,企业家已不习惯处理那些不能转化为货币语言的价值。所谓企业家精神,首先就是将一切按货币收支来判断。
货币是什么?可以购买住房和车,可以招买劳动力,其实货币就是一种控制力量。这个世界只关心以货币表示出来的成本与收益,只关心利润的变化,只为金钱而奔忙。说到底,就是为发展控制力量而奔忙。不能转化为货币计量的东西,不能增加控制力的东西,就没有多少价值了。会计报表是一个纯粹的追求控制的世界,纯粹的算计货币利害的世界,身处其中,企业家逐渐形成一种心理习惯,一切都可以转化为货币来处理,货币完全可以搞定一切,控制一切。
二、资本所有者权利至上
过去对资本主义这个概念的理解还比较抽象,而当我仔细看了看会计报表,才感到摸到了资本主义的真实脉搏,这脉搏就是资本所有者权益至上,会计报表是资本主义精神的表格化。
其实,要使关于资本主义的争论有些意义,不如围绕会计报表展开。资产负债表有三个最重要的数据:资产、负债和股东权益。表达的核心就是资本所有者权益。利润分配表有三个最重要的数据:净利润、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未分配利润。仍然是资本所有者权益表达。
企业家是企业经营的支配者,他可能是职业经理人,也可能是资本所者,一般情况下是两者皆而有之。无论如何,面对这样设定的会计报表,企业家的使命就被导向了资本增值,提高资本所有者权益成为他关心的首要问题。我们的应试教育制度使教师的职业使命就是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我们的会计报表制度使企业家的使命成了扩大资本增值量。
企业经营离不开职工,但职工在会计报表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呢?在会计报表的科目中,职工问题只是一个工资福利费用问题,被设为“应付工资和应付福利费”,总之,概念上就是费用和成本。股东问题则被设为一个明确的“股东权益”科目,概念上就是权利和利益。为什么股东科目是“股东权益”,而职工科目并不是“职工权益”呢?权益是不能侵犯的,费用是可以压缩的,企业家天天看这样的报表,他就明白,那些人是不能侵犯的,那些人是可以压缩的。企业家心中的职工问题,只是一个讨厌的费用压力,他心中还会有职工权益意识吗?看来,历史上的工人运动,劳资矛盾的激化,可能就是被会计报表搞出来的。
生产过程中,企业要从自然环境中获取原料,进行加工,向自然环境排出垃圾和废物,这样就会对生态造成压力。企业能源和物资的消耗总量有多少?企业的资源使用效率有多高?企业向环境排出了多少垃圾和废物?企业生产过程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情况怎么样?会计报表中没有这些科目设定,所以企业家不关心环境和生态问题。由此看来,中国企业资源使用效率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也可能是会计报表搞出来的。
会计报表科目中没有职工权益和环境责任,因此不关心职工权益,不关心环境生态责任,惟资本权利是图,就成了企业家的普遍特点。
三、历史合理性的来源
会计报表的人格形象,虽然给人一种冷酷和邪恶的感受,但是,为什么这样的会计报表会通行于世,它的历史合理性在那儿?要回答这样的问题,我们不得不来看一看资本积累。资本积累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财富的发展,意味着愈来愈多的物质能量被人控制和利用,意味着人与人的关系随着物质财富总量的膨胀而日趋和平。蛋糕做大了,分配上的矛盾就缓解了,经济发展因此而具有了至高的历史合理性和道德尊严性。相对于人类几千年静态循环的无发展的历史,经济发展作为一种规模化的现象出现,并非历史的常态,而是历史的全新转型。
人类几千年历史,都生活在一个封闭的静态的经济社会之中。这种封闭的静态循环,在十六、十七世纪开始被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打破。我们今天的会计报表形式,逐步形成于十六、十七世纪的西方。这是资本主义来临的早期,这是人类第一次进入大规模的发展阶段,在新科技和新大陆发现的刺激下,工商业者开始取得历史地位,他们全力冲破种种封建政治、文化的阻挠,全力发展和积累资本。发展的要求将资本权益提升到历史最高点,就是将经济发展的历史合理性提到历史最高点—发展至上=资本至上。
人口增加,生存资源紧张,如果没有科技的持续进步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就只有人吃人。在资本稀缺的时代,一切就得为资本积累让道,这也就是说,为资本所有权和企业家让道。资产阶级革命成功后,就会把我们今天看到的会计报表推向全世界,让全世界给资产阶级让道,由货币力量来控制一切。在货币力量的覆盖下,宗教、诗歌、家族祠堂逐渐被扫出了生活中心,甚至政治也被严格地管束了起来,一个以保护资本为核心的法治社会出现在现实之中。我们使用这样的会计报表,其实早被马克思所预言,他早说过:“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的文明,即变成资产者。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一个世界。”企业家们天天关心的会计报表,就是资本阶级的真实面貌。
四、探索全要素增值报表
在今天,资本日趋丰裕,而有两个要素的稀缺性开始上升,一是创新精神要素,二是环境生态要素。正是在这样的时代,人才的价位愈来愈高,环境保护的声浪愈喊愈大。这就使得当前的会计报表显示出了缺陷,生产要素比较优势的潜在变化,没有能够有效地透入到会计报表之中。
在主流会计报表的影响下,一般企业老总心中就只有那些资本负债、现金流动、利润情况,而他们对人才队伍变化、职工素质、受教育程度、家庭生活情况、身体情况的变化,从来没有全面、及时和清晰的了解。
今天的中国企业家应当超越会计报表的狭隘精神,要围绕人力保值增值建立起一套报表系统,这个“人力报表”要像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利润表一样重要,纳入总的会计报表系统。
在社会环境意识日超提升的今天,将环境要素纳入经营管理范围,也应当成为企业家探索的范围。企业的物资能量的消耗总量变化,单位产出的能耗物耗变化,垃圾和废物的处理,对环境的压力变化,这些数据应当及时清晰地反映到企业家头脑中来。如何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如何降低生产经营中的环境压力?这应当成为企业家不得不开始关心的问题。企业家既要对股东权益负责,要对职工权益负责,还要对资源生产率和环境责任。
这些责任要素综合起来,就意味着企业应当探索全要素增值报表,这样的报表需要三个核心要素:资本、人力和资源。在会计学上,会计可以采用三种量度工具,这就是货币量度、实物量度和劳动量度。全要素增值报表,可以将这三量度结合起来,使企业家超越传统资本家的狭隘的纯资本化人格特征,对企业的可持续经营和长远利益,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中国企业要赶超世界,中国企业家要引领中国全面发展,就必须改造和完善现行的会计报表制度。当前的会计报表和可能的全要素增值报表,反映出两种全然不同的精神,也会塑造出全然不同的企业家人格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