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四川光伏产业艰难复兴

2013-06-21 13:03:28 索比太阳能光伏网

2012年,全球光伏产业低迷。2013年,光伏产业持续低迷,国内光伏产业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中国光伏产业大省的四川,由于其产业链几乎将整个光伏产业上中下游的主要产品都涵盖在内,因此所受到的影响则格外明显。据成都海关数据显示,2012年1-10月,四川累计出口太阳能电池239.7万个,同比增加59.9%;出口价值达6377万美元,同比大降82.6%;出口平均价格每个为26.6美元,同比下跌89.1%。

出口单价持续下降

成都海关发布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1-10月,四川累计出口太阳能电池239.7万个,同比增加59.9%;出口价值达6377万美元,同比大降82.6%;出口平均价格每个为26.6美元,同比下跌89.1%。

统计数据显示,自2012年6月四川太阳能电池以104.5万个的出口量创单月历史新高后,出口量连续3个月减少,9月仅出口2.9万个,10月当月出口41.8万个。与此同时,四川太阳能电池出口均价继续处于低位运行态势,10月当月出口均价为每个1.4美元。

其中,四川对欧盟出口太阳能电池207万个,增加62.1%,占同期四川太阳能电池出口总量的86.4%;对印度出口6.8万个,2011年同期为零,占2.8%;对台湾省出口6万个,2011年同期为零,占2.5%;对东盟出口4.5万个,2011年同期仅出口0.3万个,占1.9%。

记者查阅此前成都海关发布的数据,2010年1-10月,四川出口太阳能电池120.9万个,价值2.5亿美元;出口均价每个为207.3美元。2010年前6个月,四川太阳能电池出口稳步攀升,7、8月逐月下滑,在9月当月出口猛增至52.6万个,创历史峰值后,10当月出口量急挫跳水至8.9万个,环比大幅下降83.1%,同比大幅增长97.8%;与此同时,出口均价前5个月小幅逐月走高后,6至10月呈现宽幅振荡,10月当月均价每个为393.6美元,环比激增4.2倍,同比增长6.6%,量价背离严重。

实际上2011年,四川省太阳能电池出口就已经开始呈现出量增价跌的态势。2011年,四川出口太阳能电池170万个,价值4亿美元,出口均价为每个234.3美元,下跌30.1%。2011年,四川太阳能电池各月度出口量呈现单驼峰形态,出口均价则呈整体下降态势。2011年12月当月出口量继续维持在10.2万个的水平上,环比增加6.1%;与此同时,出口均价继续下探,12月当月为每个115美元,环比大幅下跌45.5%,接近历史最低值。从这些数据不难看出,四川省出口太阳能电池的价值在急剧缩水。

光伏业受冲击

2012年,在包括四川瑞能、四川永祥等在内的四川龙头多晶硅企业,全部停产技改后,川内总计约三万吨的多晶硅生产线“戛然而止”。

多晶硅企业的全面停产也殃及到了四川双流光伏产业的发展,大多数公司收到冲击。据了解,双流太阳能光伏产业主要依赖新津、乐山一带的硅材料。

在光伏发电产业链中,多晶硅的生产是最重要的环节,也是含金量最高的环节。以乐山、雅安为代表的四川光伏产业极,蕴藏着丰富的硅资源,乐山同时还拥有丰富的磷矿,阿坝州、甘孜州有着全国最丰富的锂矿资源,而这些都是发展光伏产业链必不可少的矿产。

据悉,双流西航港工业园区内的四川天威新能源有限公司的一组数据显示,2012年1—7月四川天威新能源光伏组件累计销量同比下降6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同比下降81%。

随着能源紧张和环境问题的加剧,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成都市确立的十大产业集群发展规划中,光伏光电产业即是其中一项。

天然气也是多晶硅提纯过程中重要的生产要素,而四川拥有全国最大的天然气田,充足的天然气资源为多晶硅企业的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再次,川西北地区有充足的太阳能资源和相对富集的土地资源,利用荒地荒坡优势,建立太阳能光伏电站,将发展新能源和改善电力布局有机结合起来。四川的水能资源丰富,占全国四分之一左右,巨大的水能资源创造了源源不绝的电力,是发展光伏产业的动力。

自2008年以来,按照产业发展规划,双流县被确定为成都新能源产业主要功能区。该功能区以双流县西航港经济开发区为主要承载地。双流西南航空港经济开发区作为成都市新能源产业功能区的核心承载区和天府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起步引领区,正着力发展太阳能、核能、风能、生物质能、风光电一体化照明,储能、智能电网等为重点的新能源产业,和以物联网产业链为核心的新兴电子信息产业。

据悉,2015年成都新能源主营业务收入将增长至1100亿元,其中太阳能产业年主营业务收入达660亿元。

如何止血

光伏产业作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之一,过去几年经历了高速增长,四川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人才资源和雄厚的产业基础,在打造全国光伏产业核心基地道路上不断取得进步。但是由于全国光伏企业产能过剩,以及需求急剧下降,没有掌握核心技术等问题的存在,政府必须及时对光伏产业进行政策引导和调整,防止其重蹈其他产业“暴生暴滥”的覆辙。

“目前整个产业都处于亏损或微利的状态。这对于一个产业而言,是不可持续的情形,其终究要回归理性。”也有业内认识对市场仍充满期待。而针对近几年来光伏企业的现状,光伏企业该如何“过冬”?市场人士则给予诸多建议。

首先,政府制定了产业政策调整光伏产业的发展,据《太能能光伏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指出,政府将通过实施工业转型升级和可再生能源等相关规划,统筹制订产业、财税、金融、人才等扶持政策,积极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

具体来讲,在资金和人才上着力支持企业技术进步,在国家光伏产业“十二五”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地区自身优势制定光伏产业发展目录:哪些该重点发展,哪些该优化发展,哪些应该限制发展的相关规划。

“政府要帮助企业度过行业低迷时期,在法律框架内进行适当的补贴和支持。但主要还要靠企业自身,不然光伏企业又可能成为别人反倾销反补贴的对象了。”一业内人士表示。

太阳能光伏产业链长,包括从硅矿开采、工业硅冶炼、多晶硅生产和切片到太阳能电池片、电池组件等,不仅对硅矿资源要求大,还要求各环节都有配套的工业基础,其中更涉及到氯碱化工和副产品的开发利用等。

由于光伏属于电池行业,在一些设备方面可以互相兼容。专家建议,一些光伏产业的配套企业可以暂时转行做其他产业。但是纯粹做新能源的企业,现在就应采取技术研发投入、降低成本;适当裁员、适当降低产量;适当去掉一些财务开支,争取平稳度过,实在不行就瘦身通关,再不行就兼并重组。

专家表示,对于具有资金和技术密集性特征的光伏产业来讲,在产能过剩的局势下,太阳能光伏企业如果低价出货,短期内企业利润率必会受到不同程度影响,但是依据现阶段技术的快速进步,在一定时间内有可能改变目前的低迷市场。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

标签:光伏产业,太阳能电池,太阳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