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减少煤炭消费增加清洁能源使用

2018-04-10 09:48:34 5e

近日重要与能源相关新闻,一是4月2日中央财经委员会举行第一次会议,研究打好三大攻坚战的思路和举措,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方面,要明确目标任务,到2020年使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在能源领域提出要调整能源结构,减少煤炭消费,增加清洁能源使用。二是近日公布的《中国清洁能源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17年度)》指出,2017年我国光伏发电、风力发电成本均有明显下降,弃风、弃光问题明显改善,未来清洁能源发展前景广阔。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研究打好三大攻坚战的思路和举措并研究审定《中央财经委员会工作规则》。会议主题就是三大攻坚战——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和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环境问题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能否得到人民认可的一个关键,要坚决打好打胜这场攻坚战。会议指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要明确目标任务,到2020年使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要打几场标志性的重大战役,打赢蓝天保卫战,打好柴油货车污染治理、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渤海综合治理、长江保护修复、水源地保护、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确保3年时间明显见效。要细化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大举措,尊重规律,坚持底线思维。各级党委、各部门党组(党委)要把污染防治放在各项工作的重要位置,层层抓落实,动员社会各方力量,群防群治。要坚持源头防治,调整“四个结构”,做到“四减四增”。

一是整产业结构,减少过剩和落后产业,增加新的增长动能。二是要调整能源结构,减少煤炭消费,增加清洁能源使用。三是要调整运输结构,减少公路运输量,增加铁路运输量。四是要调整农业投入结构,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增加有机肥使用量。要坚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体现差别化,体现奖优罚劣,避免影响群众生活。

调整能源结构,减少煤炭消费,增加清洁能源使用,就必须发展清洁可再生能源和推广节能减排,推动低碳经济发展,加强国际清洁能源交流与合作。据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杜祥琬介绍,本世纪前15年,中国能源强度下降了30%,但2016年中国能源强度仍然偏高,是全球平均水平的1.55倍,是典型发达国家的数倍。与此同时,我国低碳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占比将于2030年超过35%,到2050年将达55%-60%。政策引导下,能源结构向绿色低碳转型是中国能源革命的核心,是能源供给侧改革的特征。能源转型和新型发展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但方向是清晰的,是国家目标、百姓诉求、全球大势。新公布的《中国清洁能源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17年度)》指出,中国清洁能源近年来获得了瞩目的成就:水电、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已稳居全球首位,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已突破6亿千瓦,自2012年以来,中国清洁能源投资额连续5年位居全球第一,中国核电、光伏、风电领域投资比重占世界30%。中国正在领跑全球清洁能源发展。2017年,中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风电开发布局得到进一步优化,多个光热发电示范基地规划方案通过审批,生物质发电装机量和发电量同比增长均超20%。去年中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新增装机53.06GW,同比增长53.6%,连续5年居世界第一。分布式光伏新增19.44GW,同比增长3.7倍。截至2017年12月底,全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30GW,其中,光伏电站100.59GW,分布式光伏29.66GW。2017年中国光伏发电、风力发电成本均有明显下降,弃风、弃光问题明显改善,未来清洁能源发展前景广阔。

2017年中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53.06GW,连续五年位居世界第一,同比增长53.6%,远超市场预期。2017年中国光伏发电度电成本已降至0.5-0.7元每千瓦时,与火电差距大幅缩小,朝着平价上网的目标再进一步。光伏企业能够更好地适应补贴退坡的政策环境,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2017年风电布局进一步优化,长期困扰行业发展的弃风、弃光问题有了显著改善。中国风电开发布局得到了优化,中东部和南方地区新增装机占比达到50%。风电平均千瓦时电成本已经下降到0.5元,接近火电0.42元的水平。《报告》显示,去年在全国风电发电量同比增长26.3%的情况下,全国弃风电量和弃风率分别下降了15.7%和5.2%,实现了“双降”,风电平均利用小时数大幅增长。其中,甘肃弃风率下降了10个百分点,吉林、新疆、宁夏、内蒙古、辽宁下降超过5个百分点。报告预计2018年中国光伏装机规模将在40GW至50GW之间,产业布局将持续向中东部地区转移,用户分布式光伏、光伏扶贫、“领跑者”项目以及智能化等将成为行业发展重点。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已经进入大范围增量替代和区域性存量替代的发展阶段,可再生能源技术和商业化模式创新也趋于多样化。中国下一步,将更加注重可再生能源消纳,形成促进可再生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新机制。发展可再生能源是全球能源革命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国高度重视可再生能源发展,刚刚过去的2017年是中国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的一年,也是全球能源变革快速推进的一年。数据显示,2017年底,中国水电装机达到3.4亿千瓦,风电装机达到1.64亿千瓦,光伏发电装机达到1.3亿千瓦,非化石能源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14.2%,可再生能源发电占全部发电量的26%。同时,随着技术水平的快速提高,光伏、风电的成本和价格快速下降。中国将积极推进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优化开发利用布局,确保实现2020年、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20%的目标,以建设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可持续能源体系为长远目标。

中国已经提出到2020年实现“风火同价”的战略目标,国家将加快完善可再生能源发展环境,建立完善风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标准和激励机制,探索大规模消纳机制,保障可再生能源持续健康发展。此外,还将不断深化可再生能源国际合作,与国际社会一道深化合作、加强交流,促进全球可再生能源持续快速发展。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令人欣慰,但2017年中国煤炭消费量与产量在多年下降后出现回升,令人有所担忧。据中国煤炭协会数据,全国原煤产量自2014年以来首次出现恢复性增长,全年原煤产量35.2亿吨,同比增加1.1亿吨,增长3.3%。另据海关数据2017年中国进口煤炭27090万吨,同比增长6.1%,大体上中国煤炭消费量上涨了3.8亿吨。中国控制煤炭消费依然任重道远。此外中国年进口原油4亿多吨,原油进口依存度接近70%,天然气进口依存度达39%,中国需要更加努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才能保障中国能源安全和环境安全,并进而保障中国经济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