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10月,我国光伏制造业继续保持高位运行。根据光伏行业规范公告企业信息和行业协会测算,全国硅料、硅片、电池、组件产量同比增长均超过60%。下半年以来国内光伏产品价格连续走低,1至10月,多晶硅、组件产品价格降幅分别达60%和40%;部分光伏产品出口增速有所放缓,其中组件出口额同比下降4.6%。中低端产能过剩风险需高度关注。
12月10日,国家第一批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之一——中国广核集团兴安盟300万千瓦风电项目全容量并网,成为我国在运最大陆上风电基地。据介绍,中广核兴安盟300万千瓦风电项目共安装701台风电机组,每年可提供清洁电能超过100亿千瓦时,等效减少标煤消耗约29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802万吨,相当于植树造林34.5万亩。
近日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我国首座商业化分布式氨制氢加氢一体站——广西石油南宁振兴加能站建成并成功试投产。该一体站采用中国石化自主研发的分布式氨制氢成套技术,每天能产出500公斤99.999%的高纯度氢气,制氢规模为同类型最大,可满足40多辆氢燃料车的用氢需求。相较于广西之前的用氢方式,成本降幅达60%,为解决我国氢能产业发展面临的运输存储难题提供了新路径。
12月10日,随着35千伏国家电投阿拉尔光伏一电站成功并网,新疆2023年新增新能源装机达到2011.8万千瓦,突破2000万千瓦大关,年内新增并网规模位居全国第一。截至目前,新疆电网总装机137879万千瓦,新能源装机规模达到6203.8万千瓦。其中,风电装机规模3136万千瓦、光伏装机规模3067.8万千瓦。
12月13日,国家能源局在京召开绿证核发工作启动会,12家申领绿证的发电企业和10家绿色电力用户代表现场获颁国家能源局核发的首批绿色电力证书。国家能源局首批核发绿证约1191万个,涉及项目1168个、发电企业755家。随着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和发电量不断攀升,实现绿证核发全覆盖后,我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绿证供应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