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油气
  • 综合
  • 关士聪:我国著名区域、油气地质学家

关士聪:我国著名区域、油气地质学家

2017-12-29 13:44:00 中国能源网

简介:关士聪(1918.1.3-2004.4.5),中国科学院院士;1935年毕业于天津市南开中学;1935年在北京大学地质系学习,同年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6年春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秋转为中国共产党员;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地质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40-1950年,考入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工作;1950年在南京地质调查所工作;1952年奉调地质部,任地质工程师;1954年任地质部内蒙古棹子山地质队队长兼主任工程师;1955年任地质部633队主任工程师;1956年任地质部石油地质局、区测司、地矿司主任工程师;1961年任地质部石油地质局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1982年任地质矿产部科学技术顾问委员会委员、高级工程师,中山大学等多所大学兼职教授,地质矿产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高级研究员和地质矿产部石油地质研究所、海洋地质研究所学术顾问;历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四至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79年以后,任中国地质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石油学会多届常务理事、主任、副理事长等职。

中国科学院院士关士聪,系我国著名区域地质学家、油气地质学家。早年主要在秦岭、新疆、东北和内蒙古等地进行地质矿产调查。自20世纪50年代起,主要从事油气地质勘查和科学研究工作。在30多年的找油实践中,为我国一系列油气田的发现和开发做出了贡献,成绩卓著。《中国中新生代陆相沉积盆地与油气》是其代表作,还有《中国含油气区地质与生油层系特征》、《中国古海域沉积相与油气》等著作,都具有指导意义。他工作领域广,在油气地质学、石油地层学、构造地质学、沉积学、矿床地质学等方面,也取得了开拓性的成果。

立志献身地质事业 投身开发矿藏实践

关士聪1918年1月出生于广东省南海县。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关士聪流亡于济南、武汉等地,继续从事抗日救亡活动。由于到处颠沛流离,失掉了与党的联系,后历尽艰险,于1938年入西南联合大学继续攻读地质,以报效祖国。1940年从西南联合大学毕业后,关士聪考入中央地质调查所。先后被派往秦岭、滇南、新疆等地工作。当时中国的地质事业条件艰苦,生活、生命缺乏保障,但关士聪以开发矿藏报效祖国的赤诚之心,对地质事业坚定不移,冒着生命危险奋战在人迹罕至的深山大漠。1940年,他与叶连俊一道,靠着数步量距,测绘出秦岭中段路线地质图,撰写了《甘肃中南部地质》专刊,对秦岭地质提出了重要论述,是一份至今仍很珍贵的参考资料。1943年关士聪只身一人赴新疆工作,横穿人烟稀少、条件艰难复杂的东天山,填绘了数条路线地质图,为中国编制第一张第一版1∶300万中国地质图中的天山部分,提供了唯一的地质资料。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关士聪立志献身地质事业,一往无前地投身到开发矿藏的实践中。先期,为天成铁路建设进行水文工程地质调查,为其设计提供地质资料。继而随侯德封对东北辽宁金铜矿、吉林铜矿进行复查,提交了《辽宁清源金铜矿地质》、《吉林盘石石嘴子铜矿地质》报告,更正了过去某些陈旧的成矿概念,重新作出评价。1952年夏奉调地质部,任地质工程师。主持华北和西北地区的一些中生代煤田的普查勘探工作。曾到山东对淄博等老煤矿进行了复查,为老矿的恢复和合理开发,提出了可靠的地质根据。1954年,为配合包头钢铁基地的建设,由他任地质队队长兼主任工程师,率领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和地质人员对棹子山地区进行煤田地质普查,提交了《内蒙古棹子山地区普查报告》及《内蒙古伊克昭盟鄂托克旗棹子山煤田卡布其井田地质》等资料。估算了地质储量,提出勘探开发棹子山煤田的规划方案,为乌海市煤都的建立和棹子山煤田的开发做出了贡献。1973年关士聪被乌海市首届科学大会誉为“乌海市的奠基人”。

1956年后,关士聪在地质部石油地质局从事和主持全国石油地质勘查的技术工作,长达26年。历任主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兼国家科委地质专业组、国家能委顾问团成员。他从新疆的塔里木盆地到东海之滨,从松辽平原到雷琼地区,跑遍了中国的含油气盆地及可能含油气地区。他对所属各石油普查勘探队的工作进行了技术业务指导,从区域普查的战略部署和突破盆地出油关的战术部署都提出了有意义的指导性意见,为中国一系列油气田的发现做出了重要贡献,成绩卓著。他是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大庆油田发现奖的主要获奖人之一。1963年和1964年,关士聪两次应邀赴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协助部署和指导石油地质普查。他踏勘了朝鲜北部的中新生代盆地,提出了首先在安州盆地进行石油地质普查的建议,并为朝鲜石油地质队选定了第一口钻井井位。

1982年关士聪离开生产第一线,改任地质矿产部科学技术顾问委员会委员、高级工程师。虽然退居二线,但为了满足国家对能源资源的渴求,他仍奔波在油区矿田,进出于科研院校,以能解决找油问题为乐事。他夜以继日,精研学理,苦钻新知,即使在患病期间,仍手不释卷,晨夕思考,坚持进行新地区新领域的找油和开拓新能源的研究,为国家寻找新的油气勘探开发基地,呕心沥血,恪尽其责。

关士聪积极参加学会工作,热心各种学术活动。早在20 世纪40年代他就参加了中国地质学会,曾任学会理事、常务理事长达20年之久。他善于发挥学会的作用,为寻找油气矿产资源服务。在担任地质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职务期间,紧密围绕加强油气勘查和寻找新能源的需要,组织了油田水地球化学、蒸发岩与油气、煤层气、碳酸盐岩与油气和煤化沥青与油气的大型学术讨论会,交流和探讨有关油、气、水的形成,演化和赋存规律及其与有关矿产的关系,有效地促进了油气勘查工作。1989年他被推选为中国石油学会副理事长。1963年担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

地质成果显著突出 实践经验丰富厚重

关士聪一贯重视石油地质工作的总结。他善于依靠广大科技人员对中国油气勘查历程中每一阶段所取得的巨大地质成果和丰富实践经验,并及时进行总结,借以指导新的油气勘查。

为了更深入认识盆地地质特征和油气规律,更有效地指导松辽及其他地区的油气普查,在关士聪的积极参与下,地质部石油地质局于1962年发出立即组织编写松辽盆地石油普查阶段总结报告的指示。为了完成此项任务,他多次到地质部第二普查勘探大队和物探大队指导工作,强调总结要以地质为基础,把研究地质规律放在第一位。对总结中遇到的地质问题,他亲赴野外调查,亲自领导对报告的审订工作。仅历时两年,就完成了松辽盆地石油地质普查阶段总结报告的编写工作。报告全文约40万字,附图90余幅,是一部巨型陆相含油气盆地总结,也是第一部深刻系统阐述陆相油气生成和赋存规律的专著,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随着中国东部一些油区的相继突破,在1963年济南石油普查工作会议上,关士聪适时地提出编制《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地质图集》的意见。经地质部批准,成立了以旷伏兆副部长为首的石油地质图集编委会,领导编图工作。作为主持者,关士聪亲自制定编图方针和工作计划,组织编写规范和实施细则。在他的精心组织、严格要求、具体指导下,经过500余名科技人员的齐心协力、通力合作,历时三年,一部赫赫大观的巨著按计划完成。分别编辑出版了松辽、华北、江汉、四川、鄂尔多斯、滇黔桂、苏北、东南近海区和上海等13个地区的石油地质图集,总计800余幅,并附各种原始数据和钻井成果。该项成果得到地质界的高度评价,获首届全国科学大会奖。

1979年初,关士聪在南宁组织召开了“全国石油地质学术讨论会”,近200名中老年科学家到会,提交论文达400余篇。会议着重对区域含油气评价、地质构造与油气、地层古生物在找油工作中的应用、沉积相与油气、石油地球化学研究及油气运移聚集等方面进行了交流和探讨。关士聪在会上作了《中国东部中、新生代陆相沉积、构造与油气前景》和《中国晚元古代至三叠纪岩相古地理与油气》的重要学术报告,会后由他负责编辑出版了《石油地质论文集》7册,为繁荣中国石油地质理论研究增添了光彩。

掌控详尽地质资料 深入理论研究创新

在找油实践中,关士聪对中国中新生代陆相盆地的地层做了详尽研究,积累了丰富的地质资料。研究中所提出的中国中新生代地层划分对比意见与方案和对一些重要的地质问题的认识,都具有很高的学术水平和应用价值。他结合石油地质学原理建立的“石油地层学”概念,在研究内容和工作方法上,都具有独创的学术见解。鉴于中国中新生代地层都具有一定可比性的客观事实,他从构造地质学角度,提出“以沉积间构造幕对地层进行划分对比”的新见解。

80年代以来,关士聪根据中国海相碳酸盐岩找油的需要,致力于沉积相与油气的研究。他运用现代沉积学原理,系统地编制了中国新的一套岩相古地理图,探讨了从晚元古代至早、中三叠世的海域沉积与油气关系,重塑了中国各地史时期海陆展布与变迁,为中国开拓海相碳酸盐岩的油气勘查,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

几十年来,关士聪发表的论著和报告达400万字,其中选择主要论著46篇,约35万字,作为《关士聪地质文选》出版。他的文风朴实无华,读来亲切实用。发表的论著和报告,都是来自科学实践,是科学结合生产、面向生产的典范。

关士聪治学严谨、实事求是,从不满足已得成就,从不以专家自居,不以学者自傲。他平易近人,对人生活上体贴入微,有求必应;在学业上诲人不倦。关士聪在中国石油地质界,深受广大科技人员的爱戴和尊敬,他的思想和品格,堪称地质工作者的楷模。




责任编辑: 李颖

标签:油气,关士聪,油气地质学家,地质勘查,科学研究